高考结束后,随即而来的就是志愿填报,在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家长经常会看到“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线和投档排位”、“退档”、“滑档”、“服从调剂”等词,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详细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的基本单位。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多个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假定某院校共设置6个专业组:

专业组1( 物理专业组):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工程类等。

专业组2( 物理+化学专业组):化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3( 物理+生物专业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4( 物理+政治专业组) :政治学类等。

专业组5( 历史+专业组) :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

专业组6( 历史政治专业组) :政治学类等。

因此考生的选考科目和可选专业组的关系为: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2、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生物、地理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政治时,可以选择专业组5、专业组6中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图,图源央视新闻

投档

投档是指省招生办将考生的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投放给某个院校专业组的过程,投档是录取的第一步,考生只有投档成功,才有可能被录取。

投档线和投档排位

开始录取后,省招生办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将考生档案投档到各个专业组。当全部上线考生投档结束后,计算机自动统计各个专业组里,排在最后一名的同学的成绩和全省排位,就是该专业组最低投档分数和最低投档排位,简称为投档线、投档排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录取线≥投档线,被录取的同学只可能是投档成功的同学,但考生就算成功投档进某个专业组,也有可能被退档。

退档

退档是指考生已经成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了,但因为各种原因,院校无法分配专业给考生,最终将档案退回省招生办。

退档大多数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专业组投档分(也就是说被某院校专业组投档了),但所填的6个专业都比较热门,全部录满了,且又没有服从调剂,这时候学校没法给考生调剂安排专业,就只能被退档。

二是考生的档案投进了某一个学校专业组,却因为单科的成绩或身高或色盲、色弱等条件达不到要求从而被退档(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所以要避免退档,首先建议服从调剂(特别是“冲”的专业组),确保有学可上;其次,考生一定要认真看今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因为学校招生的所有条件和要求都在里面。

滑档

滑档就是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组志愿都没能投档成功,滑档的后果与退档一样。

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有合理的志愿梯度,除了有冲和稳的学校以外,还是需要选择一部分比较中意的低分学校作为保底

服从调剂

服从调剂指的是当考生的志愿组被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之后,所填的专业都满人的时候,考生是否同意调配到同组的其他缺额专业学习。

如果不服从调剂,该学校所填的6个专业都满人了,考生又不同意调配去其他专业,就会被退档;如果服从调剂,将把考生调剂到本组内还未录满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老师都建议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毕竟能够增加录取机会,而且入校后有些高校也都有转专业的机会。

但是考生如果确认“服从调剂”,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对此要有心理准备。要不要勾选“服从调剂”,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还需要参考当地的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