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有专家提出A股4000点之前应避免做空,一度引发市场热议。我们认为,在市场还不成熟以及机制不完善之下,适时避免做空是很有必要的。既能稳定市场,也能提振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股市的活跃。不过,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并非避免做空就能走好,更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下,优化投资者结构、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培养持续优质的上市公司等措施下,才可能真正的走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00点之前应该避免做空

近日,有专家提出:“我的观点还是主张活跃股市,就是要把中国的股价搞起来,要拉到4000点,这是我们当前唯一的主要任务。”“我们在4000点之前原则上就应该避免做空,所以对于限售股或者非限售股的转流通问题,必须果断的采取措施……”

专家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A股市场的机构做空机制下,散户是很容易被收割的。在A股“T+1”的交易制度面前,散户投资者往往只能通过做多来赚取差价,但很多机构投资者,却可以利用多方优势,在日内“T+0”的基础上做高频交易等,来回赚取差价。至于此前备受诟病的转融通做空,也确实给市场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市场机制不完整之下,需要适当控制市场的做空,并在适合的时候暂停做空,维护市场的稳定,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股市停滞不前不济并非是因为做空

诚然,做空机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指数的表现。但做空属于交易机制,从中长期看,交易机制并不能阻挡市场整体的趋势。

以中国股市长期往返3000点为例,实际上市场整体的停滞不前,是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比如,制度方面,我们习惯于把沪指当做A股的对外指数,但对于沪指来说,或许并编制上就和多数国家不同,我们的指数是最实在的,因为样本标的几乎全部是沪市上市公司,而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等,实际上样本股仅是少数的一些龙头公司……再比如,我们上市公司良莠不齐,上市公司当中周期股比重较大、上市公司整体分红率低、退市率低、股价上涨就遭遇减持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抑制股价持续上涨以及提振股指上行的重要因素。

因此,做空机制等仅仅只是影响市场情绪、抑制市场阶段上行的因素,但并非是股长期表现不好的核心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股生态正在重塑 深化改革之下长牛格局有望呈现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A股一些诟病的不断优化,市场的生态正在重塑。而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之下,股指大起大落以及长期停滞不前的态势或将迎来转变,A股市场也有望迎来长期的牛市格局。

这其中,尤其是在“活跃资本市场”、“三端改革”、“建立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等目标之下,随着强监管的到来以及“新国九条”的落地,我们看到更多的制度在优化和完善,而市场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A股市场还有诸多的问题和不完善的,但我们坚信,只要强监管不停、只要发展资本市场的目标和目的不变,只要改革的力度不减,资本市场整体向好都是时间问题,A股市场整体的稳定和健康也是指日可待的,我们也或将看到中国股市的长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