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重视,《国民抑郁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患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率已达15%~2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狭隘“关心”

大多数时候,关心是温暖有力量的;但对成绩不理想、学习压力过大的孩子来说,过多的关心可能就成了压力。尤其是在每年6-8月,父母、亲戚、朋友、邻居都会谈到中高考的相关话题“考了多少分?”“准备报哪个学校?”高强度的学习生活,残酷激烈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被过度关心引起的愧疚,让孩子变得极度脆弱。---优艺墨堂心理 咨询有限公司

被否定

“妈妈:同事家的孩子XX这次就考得很好!”“XX连补习班都没报,为什么你还没有他考得好?”在面对“挫败”(社会标准的、家庭标准的、个人标准的失败)或“无能”或“无前途”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父母用言语行动建造出“无助”的环境,让他对生存产生恐惧。

自我否定

“我比很多人都努力,为什么没有别人考得好?”“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都比我学得轻松?”挫败下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经常因达不到标准而自责内疚。而在面临考试失败这一足够触碰内心“自我否定”按钮的重要事件时,就成为了高风险学生们的点火索之一陕西优艺墨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助

1.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2.情绪变化: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3.行为变化: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4.学业变化: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5.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办?

1.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实现。

2.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3.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

家庭应该是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4.宽容约束要平衡,允许孩子适当犯错

过分宽容会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和师生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做事。

同时,要允许孩子适当犯错,没有经历过痛苦,孩子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

5.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把表达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

6.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多参与实践活动

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7.找专业机构帮助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根据孩子个人的情况分析孩子,个性化的方案去帮助孩子,她们拥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放心的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陕西优艺墨堂心理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完整的青春,考试失败不代表人生就很失败,他们的未来还长,我们作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多帮助孩子,并不是一味的去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