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发展已进入“下半场”,高阶智驾将逐步实现规模化量产,海量数据处理及高效挖掘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数据闭环是推动智能驾驶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闭环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主机厂及Tier1都开始搭建自己的数据闭环体系,通过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迭代智能驾驶算法,有效提高智驾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背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智驾数据闭环的发展背景、技术应用现状、产业竞争格局以及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等,亿欧智库撰写了《2024中国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应用新生态分析报告》,并针对新生态智驾数据闭环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

一、公司概况:完成华丽转型,实现扭亏为盈

1.1 公司以跨界合作模式发展新能源车业务

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业务的综合型制造企业。公司成立于 1986 年,最 初主要业务是电器簧、微车坐垫等;2003 年与东风公司建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汽 车工业;2007 年成立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4 年发布风光 360,这是东 风小康在乘用车里重要的里程碑;2020 年,公司与华为联合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截至 2023 年底,已相继发布 M5、M7、M9 三款 AITO 品牌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主要业务可以分为整车业务和供应链业务两大方面。整车业务方面,产品覆盖传统车型和新能源车型,代表车型包括问界 M5、问界 M7、问界 M9、东风小康 EC3611、瑞驰新能源 EC35、风光 380 等。供应链业务方面,包括三电产品及发动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 经历多年投入,2024 年 Q1 实现扭亏

历经八年新能源研发与三年跨界合作,公司于 2023 年 Q4 迎来业务大幅增长, 并于 2024 年 Q1 实现扭亏为盈。2019、2020 年,受到整个汽车行业因素与外部不 可抗力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随着公司新能源转型效果逐渐显现,2021 年 公司营收上升,并在 2022 年发布问界 M5、问界 M7 后达到 341.05 亿元,同比上涨 104%;截至 2024 第一季度,公司单季度营收 265.61 亿,年化增长近 3 倍。利润端, 由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高投入,以及在跨界商业合作上敢为人先的探索,公司在 2020-2023 年承受了较大亏损,随着公司核心车型 AITO 系列热销,公司成为 新能源豪华车市场的新标杆,并逐渐向商业成功迈进,2024Q1 归母净利润 2.20 亿,实现扭亏为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业务为主要业务,近五年境外业务占比明显提升。公司产品营业收入结构 中,汽车业务占比超过 90%,2022 年新能源车的贡献达到 73%,其次是燃油车,占比达到 19%;随着公司新能源业务不断发力,预计 2024 年起整车业务将以新能源车 为绝对核心。地区方面,2021 年、2022 年境外业务占比分别达到 16.62%、11.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研发创新,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持续快速增长。近五年,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 2023 年,共有科研人员 4955 人。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4 年 Q1公司单季度研发费用 9.54 亿元,超过 23 年全年研发费用的一半。公司加大新能源整车及各专项产品的研发投入,包括平台架构、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系统、智能 网联、自动驾驶、底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整车业务实现新能源转型与高端化升级

公司布局整车业务较早,车型产品线覆盖广,目前旗下车型已经聚焦在 AITO 问界系列上,围绕 25-60 万元豪车价格带,重点发力 B/C/D 级别 SUV 车型。公司 通过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东风小康后开始进军整车业务,过去多年的整车业务中, 形成了瑞驰、东风小康为代表的商用车产品线,以及以东风风光为代表的乘用车产 品线。公司进军新能源并进行跨界合作之后,重点推出 AITO 问界系列获得好评,公 司后续产品战略也将聚焦在 25-60 万元豪华 SUV 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界发布交付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爬升。21 年底、22 年初问界 M5 的发布和交 付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上升,并且在2022年8月份新能源占比达到峰值71.89%。2023 年 9 月份新问界 M7 发布,同年 10 月份销量大涨,之后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2023 年末,旗舰车型 M9 发布后备受关注,目前累计订单已超 8 万辆,后续在交付 端,M9 占比有望超过 M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大智慧工厂为产品交付保驾护航。两江和凤凰智慧工厂依据工业 4.0 的标准 建造,分别负责问界 M5、问界 M7 的交付,年产能约 15 万辆。其中,两江智慧工 厂关键工序实现 100%自动化,获评 2021 年重庆“灯塔工厂”。赛力斯超级智慧工厂 于 2024 年 2 月份投入生产,当前主要承担问界 M9 的交付,现有的产能 15 万辆, 规划产能预计 40 万辆。赛力斯超级智慧工厂占地约 2000 亩,可实现全平台车型生 产,为现有的问界全系车型以及后续增量车型提供保障。在超级智慧工厂园区内, 宁德时代、文灿等核心供应商建立产线进驻,确保供应链安全并有效节约物流成本。公司实际产能具备强大潜力,双班制情况下,可以释放双倍产能,凤凰工厂在近半 年的密集交付期采用双班制稳健运行,一季度交付 M7 近 7 万辆。产能充分释放情 况下,预计两江、凤凰工厂年产能各有 30 万辆,超级工厂产能预计 70 万辆,公司 豪华车合计产能潜力预计达 130 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力斯智慧工厂以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为核心。赛力斯智慧工厂采用先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及制造工艺流程,以实时在线的响应方式,快速精准地进行规模化定制生产。工厂执行严格的品控标准,以高水平智能制造实力为高质量交付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产能充足,供应链稳定,超级工厂具备深厚的交付潜力,从 M5 到 M9全新车型的交付时间逐渐缩短。问界 M5 从 2021 年 12 月上市到交付用时 72 天,问界 M7 交付时间缩短至 51 天,问界 M9 交付时间继续缩短至 40 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核心业务聚焦 25-60 万元豪华 SUV 市场

2.1 20-40 万元:扛鼎之作 M5/M7,强产品力形成护城河

20-40 万元价格带 2023 年国内市场规模超过 600 万辆,占比约 29.5%。2018-2022 年,20-40 万元价格带销量规模持续扩容,从 407 万辆增加到 649 万辆, 市场份额从 19.31%增加至 32.94%。2023 年由于汽车行业竞争加剧,该价格带销量同比下降 4.97%。20-40 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中,超过一半的销量来自于 SUV,SUV 的车辆级别 上,主要为 B 级车型。该价格带 SUV 占比最高为 55%,其次是轿车占比为 38%,MPV 仅占 7%。在 SUV 车型中,B 级车型占比最高为 52.37%,其次为 A 级车型,占比约 26.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40万元赛道中,赛力斯问界系列主要依托 M5/M7 布局 B/C 级 SUV,23 年全年销量排在第十六位;2024 年第一季度,随着 M7 的集中交付,问界在 20-40 万元赛道全品类销量排名第七,SUV 品类销量排名第三。23 年前五的品牌分别为大 众、丰田、特斯拉、本田、比亚迪,占比共 50.15%。其中大众销售 83.93 万辆,占 比 13.59%,丰田紧随其后,2023 年销量为 67.34 万辆,占比 10.91%。问界销量为 9.24 万辆,占比 1.5%。2024 年第一季度,AITO 问界系列在 20-40 万元赛道已经进入前 十大品牌,在 SUV 品类中,问界销量仅次于大众和特斯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界 M5 近期周度销量已有所改善,新款 M5 将于 5 月 15 日起进入大规模交付 阶段,预计销量会有进一步大幅提升。24 年第 19 周即 5 月 6 日至 5 月 12 日,M5 销量 392 辆,环比增长明显。5 月 15 日,新款 M5 开启全国大规模交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款 M5 采用了家族一体化设计,全系搭载了智能驾驶系统,价格相比老款进一步下探。新款 M5 外形经过了重新设计,更具年轻和动感。配置上,主打运动与驾驶,结构件、底盘用料扎实。三电系统优秀,后驱增程版综合续航达到 1440 公里, 顶配增程版本动力澎湃,百公里加速 4.3 秒。新款 M5 全系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价格和老款智驾版相比进一步下探,更具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界 M7 在 2023 年改款之后,销量大幅提升,目前公司重心向 M9 倾斜,M7 周度销量有所回落,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M7 月度销量在 23 年 9 月改款之后, 大幅提升,在 24 年 1 月达到近期月销量高点 3.13 万辆。M7 的周度销量随着 M9 的 大规模交付,近期有所下滑,但也维持在每周 2300 辆左右的行业较高水平。

M7 工信部备案焕新版车型,热销车将迎来进一步改款,销量有望恢复前高。24 年 4 月,M7 改款车型部分细节信息在工信部网站公示,改款的 M7 采用的家族 一体化外观设计,可装配更小的进气格栅。余承东在 5 月 16 日微博中表示,问界 M7 即将迎来新版本的发布,后续官宣 M7 焕新版将于 5 月 31 日发布。热门车型的 快速迭代,有望再度挖掘新增的订单,恢复 M7 销量。

M9 的成功为自主豪华车和新能源豪华车树立了新的标杆。M9 强大的产品力, 一方面得益于华为体系的智能化加持,如高阶智能驾驶、智能车载光、智能座舱等, 另一方面来自于车型在安全、舒适、实用上的精巧设计,使其同时兼顾了高端用户 在商务和家用上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 20 万元以下:传统产品线战略收缩,蓝电承担转型重任

公司的传统产品线东风小康、东风风光、瑞驰新能源布局在 20 万元以下价格带, 随着公司战略向新能源豪华车转移,传统产品线有不同程度的战略收缩,降低了公 司资源的低效消耗。瑞驰新能源近年来已经近乎停滞,仅在 23 年 12 月有一定的销 量。东风小康 22 年全年销量超 10 万辆,随着公司战略转移,23 年销量仅约 5.89 万辆。东风风光 22 年销量约 8.48 万辆,23 年全年销量仅有 3.24 万辆,且 24 年 1 月销量再度环比下滑。

公司在新能源转型中推出了蓝电子品牌,主打 15 万元及以下市场。公司在 2023 年 3 月推出混动车型蓝电 E5,在 2023 年 11 月推出纯电版蓝电 E3。主要覆盖 15 万 元及以下价格带。蓝电E5外观动感,定位中型SUV,主打舒适家用。

蓝电E5是一款电混中型SUV, 五座或七座布局,4760mm 超长车身和 2785mm 超长轴距,车内空间转化率达 90.63%;搭载高保真星空音响,12 个扬声器,实现 360°全场景环绕,超 300 处静音设计和 深海级的静音标准,配备穹顶天窗。23 款蓝电 E5价格区间在 13.99 万元-15.39万元, 24 款 E5 补充了更具性价比的版本,价格区间 9.98 万元-12.28 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5 具备出色的续航能力,可实现鸿蒙系统万物互联。蓝电 E5 采用赛力斯集团 DE-i 超级电驱智能平台,其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1150 公里,纯电续航里程最高 110km, 并将成为首批深度搭载 HUAWEI Hicar3.0 的车型,为用户带来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态;如果到郊外度假,还有营地供电 V2L 模式。

蓝电 E5 的底盘设计采用了先进的架构和材料。蓝电 E5 采用的前悬架是麦弗逊 式独立悬挂,后悬架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兼具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底盘调 校偏软,可以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并为家庭使用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这种调 校更适合家庭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电系列有较大的销量潜力亟待挖掘。蓝电系列所在的 15 万元及以下市场,具 备较大的空间容量。15 万元及以下市场仍处于新能源车替代阶段,新能源车空间依 然在扩容。现阶段,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15 万元以下市场正在面临剧烈竞争, 这也意味着此赛道中的参与者正在出清。目前 15 万元及以下混动、纯电 SUV 市场 的头部品牌均为比亚迪,蓝电和头部车型尚有较大差距。蓝电 E5 具备较强产品力和 高性价比,有望进一步挖掘 15 万元及以下的新能源市场。

三、核心优势:研发与治理优势,叠加华为赋能

3.1 自身研发实力强,魔方平台布局未来

公司自 2014 年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以来,持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 入。截至 2023 年底,公司拥有近 5000 名技术研发人员,领导着新能源汽车及各系 统专项产品的研发工作。公司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机构,形成了系统的研发能力, 涵盖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系统、智能网联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主研发智能增程控制系统和多场景识别能力。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2 日发布 了自主研发的纯电驱动智能增程平台 DE-i,具备高性能、低能耗、安静和安全等特 点。DE-i 平台支持 4 秒级零百加速,并具备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的长续航特性。引入行业首创多场景识别的智能增程控制系统,以场景化来定义平台的控制策略, 可自动识别 864 种场景,具备全域全季的适应能力。

自主研发智能发电机组和最佳动力组合,提升汽车性能。公司的集成式智能发 电机组,实现每升油发电 3.2 度,比行业提升 20%。动力采用黄金电驱组合,具有高 集成、小体积、大扭矩特点,提供更强动力、更低能耗、更安静的驾乘体验.

公司自主研发供应链业务,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技术。公司成立了东风小康汽车 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全面完善公司研发体系。全资子公司淮海动力与国内外 研发机构合作,逐步升级汽油发动机产品,其中 DK 系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电池方面,采用 SF MOTORS 独创电驱动技术。SF 公司开发的高能量密度电池, 其专利系统续航里程超过 500 公里,并具有领先的安全特性。新一代电池可使用激 光焊接快速将单体连接成电池模板,以实现快速制造,大幅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控方面,公司采用先进独特算法电控。电机控制器采用的算法能进行瞬时扭矩控制,更好地管控性能优化。同时,车辆控制器提供四轮驱动的扭矩输出,安全 网关还将为车辆提供稳定的数据保护屏障和空中软件(OTA)更新。公司在 2024 年春季北京国际车展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魔方平台,获得市场关 注。魔方平台作为公司最新的新豪华汽车研发、设计、制造架构,秉承了全景安全、 多元动力、百变空间、智慧引领四大理念,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业内的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全方面,不同于行业普遍的安全理念,魔方平台兼顾了生命安全和隐私安全, 在智能网联时代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魔方平台可覆盖 150 以上的场景,集成了 200 以上的安全功能;在保证生命安全上,一方面训练 AEB 等功能保持主动安全, 另一方面采用 9000 吨一体化压铸技术,12 处采用 2000MPa 热成型钢,确保车身的被动安全。针对用户信息数据,采用“只检测、不收集”的策略,确保不同账号 之间数据相互隔离,并设有车辆和云端数据一键清除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力方面,魔方平台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模式,做到了行业唯一。魔方平台同时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模式,做到当前主流新能源动力模式 全景覆盖。其中 5.0 增程系统,热效率达到 45%,油电转换率 3.65kWh/L,业内领先水平。高集成化的七合一电驱动总成,可使整机减重 15%,体积减少 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间方面,魔方平台可覆盖 BCD 级别的轿车、SUV、MPV,可实现统一平台 下多尺寸、多类型的车辆设计、生产。魔方平台下,B-D 级别的轿车、SUV、MPV 可以实现统一架构下的共线生产,该平台下车型、销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大 幅节省成本,提升各车型之间制造端、供应链上的切换效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 升主机厂对供应链的议价能力。魔方平台可以覆盖豪华、舒适、基础多种车型,在当前底盘配置基础上,提升至可兼容双腔空悬和 CDC 减震器的底盘,可以进一步提升后续车型的豪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化方面,魔方平台进一步增强了赛力斯车型在智能网联上的优势,电子架 构进一步迭代、系统应用持续升级。魔方平台的中央计算架构,可以支持最高超过 1000TOPS 的 AI 算力。优化电子架构设计,从硬件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稳定性, ECU 减少了 50%,线束的使用减少了 30%。车机系统应用端,进行快速 OTA 升级, 目前已经可以支持 5000 以上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钛祺智库 ·

1、本篇报告共43页,因篇幅有限,仅发布部分内容,如欲获取完整版PDF文件,可以关注钛祺汽车官网—>智库,也可以添加钛祺小助理微信,回复“报告名称:“2024赛力斯企业研究报告(公司概况、核心业务、核心优势、驱动力等)”

2、钛祺智库目前已收录900+篇汽车行业最新技术报告,供行业朋友查阅、参考。

3、钛祺智库持续更新、收录行业深度技术文章、研究报告,并不定期上传行业专家特约文章,为汽车行业朋友提供专业支持。

扫码添加“钛祺小助理”,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