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家长抱怨说孤独症孩子老是来回摇晃身体、傻笑、拍手、咬手指甲、发出怪声音等等,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和孩子的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以及感官的过度敏感相关,而且大部分的孤独症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改善和减轻此类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我刺激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是常常发生在孤独症孩子身上的一种重复性行为,比如不停地晃动手指、长时间凝视发光旋转的物体、反复拍打纸张、不停地来回摇晃身体等。

自我刺激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但通常是孩子觉得无聊或感到紧张焦虑时出现特别频繁。

自我刺激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主要分三种:

● 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本体觉相关,比如来回奔跑、拍手、不停地晃动手指、长时间凝视发光旋转的物体等。

● 利用物体进行感官刺激,比如指尖绕线、反复拍打纸张等。

● 属于强迫行为或是仪式化行为,比如走同样的路线、必须按照规则排列物体、总是要穿相同的衣服、坚决不让挪动某物等。

自我刺激行为其实在一般正常孩子身上也有,但表现会相对隐蔽,而且因为能控制住,不会太影响学习和健康。

而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常常会严重干扰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和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所以就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改善孩子自我刺激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避免孩子无聊

给孩子任务,用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填充他的时间。比如外出时请他帮忙拿东西、提东西,不让他有空闲去做那些奇怪的动作。

另外,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消耗旺盛的体能。比如将小区里的游乐设施利用起来,还可以带孩子在楼下拍拍球、垫垫排球、跳跳绳。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家里放个弹跳床或绑个秋千活动起来。有空还可以做感觉统合的游戏,这些活动不仅能避免孩子无聊,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给予替代性感官刺激

这样做之前必须先清楚:

孩子在这些行为中的真正感觉是什么,是属于视觉、听觉、触觉还是味觉的。

如果孩子爱动手指并盯着手指看,那么更像是视觉寻求,可以学做一些手部的动作和游戏。

孩子喜欢看光线的变化,可以给孩子看万花筒或玩有丰富视觉变化的电脑游戏。

如果孩子喜欢吃鼻屎之类的异物,那他可能喜欢咸咸的味道,属于味觉寻求,家长就给他盐巴吃,他就不容易再挖鼻屎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发生自我刺激行为时,可以同时让他做另外一件他喜欢的事。

比如孩子喜欢背诵广告词、诗词、发出怪声音、乱叫,这是听觉自我刺激,同时他也喜欢听音乐,那么就在他发出无意义声音时给他听音乐,从而转移他的自我刺激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缓解焦虑

如果是焦虑,找出孩子焦虑的来源,帮他舒压,鼓励孩子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歌曲、看书、画画、吃喜欢的东西,找人说话等等。尽可能避免接触感到不舒服的环境或焦虑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无意义变有意义、游戏化

把自我刺激行为变成有学习功能的互动。比如孩子喜欢开关电灯、开门关门,那就教他说请开门、关门,电灯亮了、暗了,或代入假想、玩角色扮演游戏。

比如假装自己是电梯人员,帮客人开门关门,将无意义的行为转变为互动及有意义的学习。

又比如,孩子喜欢摆放物品,将物品摆成一条直线,家长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教他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如何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衣物、餐具、文具等,整理归类到相应位置,这样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也能够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强化技能,提升能力

对于大龄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暂停多久时间没有自我刺激时可以给奖励,一开始可以时间短一些,逐步变长。

比如孩子喜欢开灯关灯,可以预先把一些玩具或日常用品放在灯开关下面,让孩子先把东西收拾一下。

例如把玩具放到玩具箱里,把日常用品放到相对应的地方,然后再玩开关。这样在孩子玩开关之前加入一些有目的的项目去进行,孩子玩开关的时间也就逐渐变少了。孩子做得好及时给予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

津拓慧儿童发展中心是一家以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为主,专注于为2-14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智力语言发展迟缓等发育障碍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本中心教师多为特教专业毕业生,立志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成功的大量个案经历。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2023年成为甄岳来社会性康复教育工作站。

本中心课程包括“一对一”教学和集体融合教学,中心设有个别训练室、感统训练室、游戏社交室、集体教室等。并且根据其具体情况定制合理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进行家庭训练,使得孩子持续改进,最终提高其社会功能,达到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融入社会的目的。

负责人联系微信号:13299976093

天津自闭症发展迟缓儿童家长qq群:65890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