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式海岛悬崖” 位于大鹏半岛杨梅坑鹿嘴山庄的鹿嘴崖。在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济州岛” “不用去济州岛,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不用出国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瑞士”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白石龙音乐公园,在社交平台上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镰仓” 官湖村素有深圳“小镰仓”之称,这里不仅有唯美的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马尔代夫” 洁白银沙温柔如月,湛蓝海水清澈如水晶,被誉为

“不是济州岛去不起,而是深圳蛇口更有性价比。”“深圳桔钓沙,更适合中国人的马尔代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自己去过的“平替”旅游目的地,甚至有网友还贴心整理出了“热门旅行地深圳平替攻略”。深晚记者观察发现,最近旅游行业刮起了一股“平替风”。在深圳也能找到“瑞士”“济州岛”“镰仓”“马尔代夫”等平替,远处风光变得触手可及,成了“家门口”的风景。

“平替”是指消费过程中,为了追求性价比而寻找大牌产品的平价替代品的现象。和其他消费领域的“平替”类似,所谓“平替旅游”,其实并非新鲜事物,“小众旅行地”“小众景点”“穷游”都曾是它的代名词。

实际上,随着消费观念的创新,这种追求性价比的旅行方式也促进了旅游方式的转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传统的长途跋涉、跨国旅行固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开始追求更为轻松、便捷的旅游体验,寻求在“家门口”领略体验异国风情,享受旅游的乐趣。“这种旅游便捷舒适、成本低、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假期安排和消费习惯的现状,才能成为众多人的‘心头好’。”袁帅说。

借着热门旅游城市的名头,“平替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打开社交媒体,比起国外景点,不少年轻人更爱收藏“平替”国外景点的国内“冷门”小城旅游攻略,比如东北延吉、云南芒市、海南万宁、山东威海等被称为“韩国平替”“东南亚平替”“日本平替”的地方。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涌现出不少被市民游客誉为“瑞士”“济州岛”“镰仓”等热门旅游地的“平替”选择。

“旅游平替”现象的出现,正是当下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反映。同程旅行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平台也加大了对这类目的地的推广力度,未来平台将进一步完善“平替”旅游产品的服务体系,包括提供定制化的旅行方案、优惠的门票和住宿预订等。

把握“平替旅游”的契机,也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平替”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替代,更是一种对旅游品质和体验的追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掘和利用身边的旅游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行选择。“平替”目的地的崛起,也将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