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了,小伙伴们最爱的游泳季节也来了,一听到游泳这词儿就让人感觉到阵阵凉意;“浪里小白条们”已经摩拳擦掌做起伸展运动,准备在泳池里来一场“翻江倒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有的小伙伴在游泳后出现了耳朵疼痛、闷胀,甚至听力下降的情况;让一些跃跃欲试的小伙伴打消了游泳的念头。

夏季,人群中高达96%的人曾患分泌性中耳炎,且复发率高,但大家不必过度担心,因为一部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绝大多数经过合理治疗也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仅部分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我们有个常识性的误区:急性中耳炎是因为泳池水进到外耳道里导致的,其实不然,通常进入耳朵的水都被外耳和中耳之间的一道“门”阻挡,医学上将这道门称为:鼓膜。

通常鼓膜完整、外耳道没有创面的情况下,外耳道进水是不会引起中耳炎。

但如果游泳过程中发生呛水,水通过咽鼓管到达我们的中耳,正好泳池的水消毒不到位,那就有可能引发中耳炎。

小小中耳炎

为什么会要命

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朵流水流脓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并到医院检查。急性中耳炎只要经过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但是该病一旦发生急性向慢性的转化,这意味着会反复发作,使治疗难度加大。同时,病人症状也会加重,由最初的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发展为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等。如若脓液流进颅内,可造成脑膜炎、脑脓肿,甚至威胁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耳疾有很多,那么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患有中耳炎呢?

很简单,如果你有以下征兆,中耳炎的可能性最高!

1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

2耳痛

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中耳炎严重者,耳膜、耳神经也会受到损伤,造成听力受损甚至是永久性耳聋

2、耳部炎症,也会引发人体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

3、鼓室相隔头颅很近,容易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病症造成生命威胁。

4、中耳炎引发持续性耳痛,耳鸣,重听,导致癌症发生,变成中耳癌。

5、中耳炎拖延治疗,还会引发乳突炎、面瘫、败血症、痉挛、记忆力减退等疾病。

提醒

游泳引发的中耳炎,青少年易高发,因为青少年的咽鼓管发育不成熟,一旦鼻腔呛水,细菌或霉菌很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造成感染。

因此,青少年游泳时应戴上耳塞、鼻夹等防护措施,不要进行高空跳水和扎猛等容易呛水的动作。

如果耳外道不慎进水,应立刻将头向入水侧倾斜,辅以单脚跳动,让其自然流出,再用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擦拭干净;如果出现耳闷、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