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很多,因此伤亡惨重。随后,我方从苏联购买了一批秘密武器,组建了一支绝密部队。该部队神出鬼没,使用秘密武器让10万联合国军丢了性命。美军遭受重创后,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我方向苏联购买的神秘武器是什么?绝密部队又是谁,在朝鲜战争中立下了哪些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向苏联购买的神秘武器,叫“喀秋莎火箭炮”,由当时的军事强国苏联所研发和生产。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发现自家的战斗机威力与其他国家的相比落后很多,便开始想办法在战斗机上装备威力更大的航空武器。然而,大口径的机枪、机炮重量和后坐力太大,战斗机承受不住。不过,这难不住聪明的俄国人。没过多久,工程师们就想出了航空火箭。但高层认为工程师们的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不相信自己的技术,所以不允许兵工厂研发航空火箭弹。

直到“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决定研制航空火箭弹,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人力。1921年,苏联特意成立研制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经过不懈努力,工程师们研发出了能稳定飞行400米、射程为1300米的火箭弹和航空火箭弹。研发出炮弹,这只是第一步,还得想办法设计出适合火箭弹发射的载车。

1938年10月,苏联工程师开始火箭炮载车试验。次年3月,位于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8导轨的喀秋莎火箭炮试制成功,能携带16枚BM-13火箭弹。喀秋莎是一种非常适合打击暴露、密集的敌方有生力量集结地、防御工事和集群坦克火炮,它比其他火炮能更迅速的将大量炸药倾泻到目的地,杀伤力大、范围广,造价更低,方便生产,二战期间苏联大规模生产喀秋莎。它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装弹比较费时间,需要6到7分才能完成。喀秋莎的精确度较低,而且因为火箭炮发射时会产生很明显的火光,加上没有防护,所喀秋莎不太适合在敌人炮火比较大的地方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全力生产喀秋莎,并成立炮兵连。1941年,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占领了苏联重镇奥尔沙。当德军在忙着清剿物资时,苏联红军对他们使用了喀秋莎武器,一阵密集的炮火把德国纳粹和物资炸得粉碎。德军来不及反击,苏军就已经撤离了。德军一头雾水,不明白苏军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能发射这么多炮弹。“莫斯科会战”时,德军缴获了一些喀秋莎,才明白苏联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因为有了喀秋莎,才使得苏联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军,否则苏联可能亡国。

1951年初,我国领导人决定向苏联购买更先进的武器,提高志愿军的战斗力,同时减少我军伤亡。我方花大价钱买了120门喀秋莎火箭炮,分期付款。除了购买武器,我国还特意组建炮兵第21师。该部队由前四野第48军143师改编而来,战斗力强,作战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烈士董存瑞就是出自该部队。21师原本是步兵师,之前基本上没有见过火箭炮,连常规火炮都没接触过,更别说知道如何使用火箭炮了。

21师接收到喀秋莎火箭炮后,立即组织部分军官到沈阳炮校集训,学习如何操作它。作为卖家,苏联自然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派了一些专家到中国指导战士们装载、发射炮弹。一个月后,军官们基本上学会了使用喀秋莎。随后,全师开始装备BM-13,一个团配备24门,一个营12门,一个连4门。师长吴荣正对部队进行为期两周的动员后,2月带领全师奔赴朝鲜半岛作战。21师以及喀秋莎的到来,与其他志愿军一起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令骄傲自负的美军闻风丧胆。21师,就是那一支绝密部队。英雄部队配上先进的作战武器,战斗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注定21师将在抗美援朝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志愿军第21师入朝后的第一个对手,是美军的王牌部队第7师。该部队是装备良好的装甲部队,同时也是美军最早的部队之一。他曾参加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经验丰富。第7师参加朝鲜战争后,凭借装备优势,给志愿军制造了不少麻烦,令我军很头疼。在夏季、秋季攻势中,第7师表现突出,在“三八线”附近与志愿军、朝鲜人民军激战了10天,笑到了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日夜晚,第7师的2个营打了一天仗,身心俱疲。而且前两天,他们占领了志愿军的后洞里阵地,并击退志愿军。美国大兵们紧张作战了好几天,误以为志愿军被自己赶跑了,不会回来,于是紧绷的神经开始松懈。入夜后,他们打算好好睡一觉,休养生息,调整状态。美军怎么也没想到,睡过去之后再也没能醒过来。趁敌人放松警惕,21师给予了他们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