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某些时刻,我们会突然问自己:

每天浑浑噩噩地养家糊口,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现在努力做的事情,真的很最重要吗?

自己真正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问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迷茫,内心有一种漂泊感。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戴蒙在《目标感 》一书中指出:迷茫源于缺乏目标感。

目标感,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注入了灵魂,也是找到了自己。

建立目标感,可以校准行动的步伐,找到人生的方向,实现自我的价值,发现生命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标感,是内心的灯塔

有句谚语: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很难获得幸福和满足。

书中一位17岁男孩,是个“毫无目标感”的年轻人。

他对现在学的东西没有积极性,只希望混着毕业就行。

他对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读个什么专业,都没有考虑过,对未来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也漠不关心。

他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自己不在意,事情就不会找上门来,就这样吧,管它呢。

对于这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来说,他的烦恼是没有方向感,他对自己很失望,对生活很沮丧,精神上很空虚。

具备目标感的人,注定比这些手无方向盘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他们意识上知道自已真正想要什么,行动上心无旁骛,朝着它一点点靠拢。

女孩黄惠滟出生在偏远农村,家庭贫困。

10岁时,奶奶离世,姐妹4人和爷爷来到父亲打工的城市生活。

在新学校,开始她很不适应,没有朋友,学习也跟不上。

在母亲的鼓励下,她沉下心来,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在初中成为年级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惠滟自小喜欢画画,学习压力大时,经常通过涂鸦舒缓压力。

升高中时,她思虑良久,决定将画画进行到底,选择了艺考之路,并树立了一个目标:考清华大学。

高中时为了兼顾专业课和文化课,她付出了别人双倍的努力,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在绘画集训中,她不惧压力,勤奋练习,最终成绩超过了清华单招的分数线。

在高考冲刺阶段,她每天在灯下奋进,不懈努力,翻烂的课本和无数空管笔芯,在诉说着她对实现目标的渴望。

黄惠滟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目标感就是把你和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真问题,它是一只直指人生目的地的罗盘。

它能使人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不会轻易被失败击倒,在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拥有目标感,会行动有方向,人生有干劲,事事能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标感,决定人生高度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人类最伟大、最光荣的杰作就是如何怀着目标生活。

但是对于很多缺乏目标感的人来说,“享受生活”是他们所拥有的最接近长远目标的事情。

书中一个20岁的女孩,认为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新鲜事物,每天都是崭新的开始。

她有两个持久的关注点:“交朋友”和“减肥”。

这两个关注点都是被享乐主义的欲望所驱动,交朋友是为了找乐子,减肥是为了看上去漂亮。

她也相信完成大学学业很重要。

因为,有了学位,就能赚更多的钱、过得更快乐,可以买辆法拉利、享受14天游轮旅行之类的。

她知道职业发展的各种不同可能,但却无法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选择。

她的关注点,并没有给她带来方向感。

而有目标感的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为了实现目标,自己应该做哪些努力。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持久的投入,激发全身心力量,发掘出从未想过的潜力,获得更快的成长。

妮娜5岁时,是个热心且爱说话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遇到一个因为抽烟患上癌症,将喉部切除的男人。

他丧失了说话能力,让妮娜很惊讶。

这段经历赋予了她一种目标感,她想让人们都认识到烟草的危害。

为了寻找有效改变现状的方式,19岁时她加入了美国癌症协会。

她投身于防癌和抗癌的工作,专注于医药和科学研究,推动癌症预防与卫生保健的立法活动。

她为了让更多的年青人参与进来,促成美国癌症协会成立了青少年分会。

她还促成西弗吉尼亚参议院通过了重新设定烟草公司结算基金目标的议案,使那些正在和烟草引发疾病做斗争的人可以获得救助。

妮娜说:“我总会为世界带给我的事物感到惊奇,我感激生活的特别和精彩,想与人们分享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我就是这样发现意义的。”

拥有目标感,可以推动对职业认知的发展,获得坚定的自我认同。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磨练自已,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目标感,眼光要放长远

拿破仑说: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短期目标,可以让人跨越当下,但不能明确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确定人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无法产生让人持久满足的前进动力。

有个男生是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有天他找导师诉说自己的困惑。

他觉得学书法没出息,有点不想学了。

导师问他学书法多少年了?

男生说学了5年。

导师问:“学了5年觉得没有成就,是不是因为卖字卖不到钱?”

男生说是没人要。

他花了很多钱学习书法,现在写的字没人要,那还学来干嘛?

导师指出他目光太短浅,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没有对人生做长远的规划。

导师从大学到博士后,一共读书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读博士后的某一天,才突然有种感觉,以后讲课能有点自己的体会了。

这个男生只付出一点点努力,就急着想要回报。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而且还会对所做的事,轻易放弃,重新变得困惑和迷茫。

把眼光放长远,以充满意义的目标驱动,才能培养未来所需的各项技能,才能拥有达成目标的活力,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董宇辉毕业前,拿到两家知名企业的offer,都给了不错的年薪。

他不知道该选哪个好,就回家问父亲。

父亲说:“人是万物的尺。你造了很好的汽车,很贵的手表,把它们卖给有钱人,自已有很好的收入。

但是十年后,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吗?你自己有什么价值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董宇辉意识到:

能够影响、改变和成就人的工作是最有价值的,便决定去做教育。

父亲的长远眼光,帮助董宇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无论是当英语老师,还是卖货、卖书,他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

他用渊博的知识,踏实的作风、真诚的态度,一直在影响着他人。

即使在过程中,受了委屈,被人误解,遇到困难,他依然在坚持,朝着目标一步步靠近。

具有目标感的人,不会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双眼,不会被当下的困境束缚住手脚。

他们目光坚定,心中有光,脚下不停,一路向前。

加里宁曾说:只有向自已提出伟大理想,并以自己全部的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建立目标感,能够点燃想象力,通往最高理想,实现远大志向,激发内驱力。

走出迷茫,朝着目标奋进,找到生命的意义,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

| 诗漫·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