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美国前:世界灯塔!人与人相处融洽!环境好!空间大!吃好喝好玩好!

去美国后:宁古塔!冷宫!落魄妃子没人管!养条狗做个伴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或许就是不少赴美华人的真实写照,毕竟这些年受到各路吹捧,美国这个国家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是“世界灯塔”般的存在,而去了美国以后才发现,“灯塔”的意思原来是在茫茫大海上孤独伫立,在美国,寂寞和孤独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尤其是对于天生外向的中国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是孜然之于烤肉,芝麻酱之于涮羊肉,辣椒之于重庆火锅,缺少了这个就缺少了灵魂。

在北京你看见邻居、朋友会亲切地问一句:嘿,吃了吗您呐?

而在美国,你和人说一句古德猫宁!人家都未必搭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如果深夜犯猪瘾,你可以去楼下的夜市逛一逛,吃点小烧烤,弄碗小炒饭。

而在美国,你只能看看冰箱里的鸡蛋有没有坏,能不能做个水煮蛋。

有没有夜市咱先不说,深夜独自出门在自由美利坚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这个时候你才发现,中国人最爱的“烟火气”,原来真的是独属于我们的“情绪催化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怪不得有人说,来美国的人,用不了几年,80%都得成神 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美国的网友真实分享,她邻居的女儿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每个礼拜一,垃圾车来社区里清运垃圾。

因为只有这时候才能看见陌生的人,难以想象,这得孤独寂寞到什么程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点,但是对于来美国的老年人来说,这里的孤独寂寞才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国内带孙子的流程大抵是,早上起床赶早市,上午去逛公园,下午去小朋友聚集地,和其他看孙子的同龄人聊聊天,晚上还能去广场跳跳广场舞,生活简直多彩又丰富。

而在美国带孙子,早上在家待着,中午在家待着,下午在家待着,晚上在家待着。

实在忍不了了,出门转一圈回来才发现,还不如在家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上很多人说,如果孤独分等级,那一级就是一个人去超市,十级就是一个人做手术。

我觉得比起在美国居住,这些孤独都是小儿科了。

如果一个人做手术就是十级孤独,那在美国一个人做手术一定是百级孤独了,因为你做完手术会发现,我去咋这么贵?还没有医保可以报销。看着报价单,不光人孤独,心都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美国留学的学子,最怕的不是什么挂科、迟到、延毕。

而是同胞的一句安慰或者亲切的话语。

正如这个小伙子,去了一家中餐馆吃饭,老板的一句“欢迎回家”直接把小伙子干破防了。

留学生:呜呜呜杀我别用感情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也不要觉得孤独是小事,北卡大学的博士齐太磊枪杀自己导师这件事不少人都知道。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高知留学生也在承受着孤独的生活。

他的社交平台分享的全是一些自言自语,虽然能做得一手好菜,却每次只做一盘菜。

翻来覆去地看,他的社交平台主页通篇写着两个大字——“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在国内的时候,厌恶人际关系,厌恶和人交往,厌恶各种人情世故,甚至认为这是糟粕。但是当这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却又无比的想念。

所以啊,不少在美华人都会不自觉地扎堆,隔三差五地聚聚会、聊聊天,分享下自己的生活。满足一下自己那无处发泄的“倾诉欲”。

再不济养条狗,虽然它听不懂你说话,但是起码能听你叨叨,而不会不耐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说我们国家这不好、那不好,欧美国家哪哪都好。

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当国外的面纱被揭开,滤镜被解除,我们才知道了赴美华人的真实生活。

很多时候除了肉眼能看见的孤独,还有很多其实是心理上的孤独,毕竟本地人的生活,即使你想融进去,别人也未必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一看,好像还是在国内舒服些。

起码不开心了能和朋友撸串吹牛,开心了能和朋友逛逛商场。

晚上饿了夜市炒面,早上饿了早市油条。

就算半夜在广场闲逛,也不用担心biu biu biu。

不得不说,这才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生活状态啊!

本文作者 | 初一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