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预期,2024年欧洲杯正为德国经济注入活力,这一积极势头对于刚从数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困境中复苏的德国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然而,这一盛事的红利并未能惠及德国东部地区。赛事主要集中在西德城市举办,导致了东西部间收益的不均衡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柏林墙倒塌已三十五载,全球视德国为经济与政治力量的象征,但德国国内东西部间的裂痕依旧暗流涌动。这种分歧鲜少被公开讨论,却在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中显露无遗。

据经济研究所(Ifo)预测,2024年欧洲杯期间,国际游客的涌入将为德国经济贡献约10亿欧元,有望推动GDP增长约0.1%。Ifo的研究员杰罗姆·沃尔夫指出,2006年世界杯期间,德国的外国游客量及过夜住宿分别增长了25%。假设2024年欧洲杯产生相似效应,未来数周或将新增约150万个过夜住宿需求,随之而来的是餐饮和酒店行业的销售额与价格上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届欧洲杯选定的10个主办城市,如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和汉堡等,均蕴含巨大经济潜力。仅柏林一地,预计在未来几周将迎来约250万游客,其中近190万为国际访客。但细看这份城市名单,不难发现仅柏林和莱比锡位于原东德区域,且参赛队伍大多选择在西部设立营地,仅克罗地亚和英格兰例外,分别驻扎在勃兰登堡州和图林根州。

为何东部地区未能分享这份“盛宴”?部分原因在于,东德地区符合欧洲杯这类大型体育赛事要求的大型足球场寥寥无几。此外,在申请成为欧洲杯承办地的城市中,东部城市也屈指可数,除柏林、莱比锡外,仅有德累斯顿在2017年向德国足协表达了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莱比锡的球场是本届欧洲杯中最小的,仅能容纳42000名观众,远小于西德多个城市的场馆规模,如汉堡的Volkspark球场(约50000座位)和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75000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德凭借其原本的经济优势,在此类大型活动中进一步扩大了与东德的经济差距,这一趋势若无改变,恐怕会在未来德国举办的每一次重大活动中重演。举办欧洲杯不仅为了直接经济效益,更关乎国家形象的提升,尤其是在赛事通过电视转播覆盖全球210个国家的背景下。柏林旅游局强调了这种“无价的宣传效果”,而东德则相对较少受益于此。

考虑到极右翼政党AfD在东德城市的强势表现,若国际游客对德国政治有所关注,这一背景信息恐已不陌生。欧洲杯之后,思想和经济上的东西差异是否会继续扩大,仍有待时间验证。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前景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