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鱼叔试毒了不少内娱热播剧。

着实有点心累。

那咱们换换口味,聊点别致的:

周星驰,做短剧了。

此前消息一出,就已万众期待。

大咖「下凡」,这是要整顿短剧的架势?

不久前一上线,播放量迅速破百万,热度破亿。

直接登顶短剧最热榜首,声量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几集之后,骂声如潮。

播放量一路锐减,热度断崖式下跌。

又一部消费情怀的诈骗烂剧,在差评中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心而论,鱼叔觉得周星驰作品一直以来都「自带时差」。

他的很多电影,当时口碑一般,后来品出嚼劲儿。

所以,这次会不会又是一场错位?

为此,鱼叔点开短剧检验了几集。

看完只能说,我想太多了——

《金猪玉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剧火,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共识。

今年年初就有相关报道,周星驰决定踏足短剧领域,干一票大的。

为此与抖音合作,特地成立短剧厂牌「九五二七剧场」。

周星驰亲自把关出品,扶植合作创作者探索短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猪玉叶》就是「九五二七剧场」出品的第一部作品。

创作团队个个能打。

合作监制易小星,曾参与创作 《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等系列短剧。

论资历经验,算得上互联网最早一批成功的短剧制作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请来不少这两年颇有热度的喜剧人参演。

自带笑点,加持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中还大规模致敬周星驰作品。

埋下不少彩蛋,情怀直接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制片人自己的话说,整部剧都是顶流配置

怎么看,都有刷新短剧印象、吊打同行树立行业新标准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这般,怎么还能扑了?

这就要从头说起。

这是一部诈骗题材的爱情喜剧。

女主角叶小莱(夏若妍 饰) 的姐姐,遭遇了情感类诈骗「杀猪盘」。

被骗光了所有财产,绝望之下跳楼自杀,幸在未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小莱身为一名律师,于公于私都决心帮姐姐找到并严惩诈骗犯。

为此,循着线索从台北一路追到了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所谓的嫌疑人朱浩(史元庭 饰) ,只是个普通的主播。

是有人盗用了他的身份照片行骗,真凶另有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小莱眼看就要无功而返。

却恰好碰上其他受害者也找上门来,又有了新线索。

于是,叶小莱为了姐姐,朱浩为了洗脱嫌疑,二人一同踏上了追凶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得出来,这部剧主打看点就是追凶+喜剧+周星驰元素

之所以被骂,正是这三个看点一个都没拍好。

所有追凶线索,都给的比笑点还硬。

比如叶小莱发现,犯罪者曾提到一段童年回忆。

而这段经历只有朱浩与发小知道,这说明诈骗犯就在这些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有嫌疑的,是帮朱浩办过保险的小妹。

谁料二人追踪而去,却被保险小妹三言两句说服,打消了怀疑。

她给出的理由是:

「我要是卖你信息,有必要(在公司)卷成这样吗? 我冒充你干啥,你一男的我一女的」

所以呢?说服力在哪?这就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别说,男女主还真信了。

还顺着保险小妹给的线索继续追踪。

接下来的其他线索,同样各种牵强各种降智。

鱼叔甚至进行了自我反思:是不是咱要求太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会说,短剧而已,又是喜剧,没必要过分要求逻辑,有笑果就行了。

确实,有时候能让观众笑出来就够了。

不巧的是,很难笑。

剧中大部分笑点设置,一靠尴尬的错位。

比如叶小莱误以为朱浩在搞「杀猪盘」犯罪时,男主角朱浩家业刚好是屠夫。

包袱全靠「杀猪」的双重意义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了,除了错位,笑料输出还靠低级谐音梗。

南侧/男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过时的口音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无数网络流行词和热梗的堆砌。

观感仿佛提前过年,早早享受到了春晚小品式的无聊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中确实有不少喜剧人面孔。

但有的在演小品,有的在说漫才,有的在单纯恶搞。

挺热闹的,就是表演风格割裂,经常性幽默未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周星驰元素,也多是单薄的道具。

停留在「提了一嘴」的程度,穿插在台词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明明是一部喜剧,鱼叔竟然越看越着急。

因为放眼望去全是尴尬,纯粹到没有一丝笑点。

总能让人想到徐志胜那句:

「说了这么多句,一个梗都没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话说回来,鱼叔以上这些评价更多是基于故事片标准。

《金猪玉叶》毕竟是一部短剧,创作模式确有不同。

碍于每集5分钟左右的时长,短剧节奏更多追求情绪刺激和反转设置。

就像如今很多大热的短剧,讲究几秒一个高潮,让观众不知不觉上瘾。

那以短剧标准来看,这部剧如何呢?

抱歉,也很难看。

反转老套,走向大多都能被观众猜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钩子也并非传统「霸总」「复仇」短剧那样,抛向愤怒、逆袭这样的直接欲望。

而是另辟蹊径,大搞温情。

比如寻找诈骗犯行踪的过程中,热心替单身大姐圆爱情梦,让家人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怀自闭症儿童,看到她家庭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全剧贯穿两岸关系话题,主打一个「回家」主题的煽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种种小单元剧情,原本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但放在一个短剧里,碍于时长无法充分铺垫纵深。

只能单薄地像元素大拼凑,更显无聊。

明明一集只有五分钟,还能让人生出按下倍速之心。

且支线篇幅远远大于追凶主线,侧重失衡让短剧吸引力大大流失。

极速下滑的数据,说明了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别说整顿短剧了,搞不好还输人一大截。

这个时候,不少观众如梦初醒。

明明打着周星驰的招牌,整部剧却好像跟周星驰一点关系都没有。

被辜负的情怀与期待,让作品也像一场「杀猪盘」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每次写烂剧,就有不少鱼友心疼鱼叔,为一部这么烂的剧还要写这么多。

其实鱼叔也挺煎熬的。

但坚持干掉烂片烂剧,一方面是为大家排雷,另一方面是每一部烂剧的成因里都藏着不少行业问题,反映着内娱乱象。

就像看了这部短剧后,我去扒了扒创作背后。

发现这部剧结果如此,是因整个创作过程都透露着拧巴。

首先,易小星起初拒绝了短剧创作邀约,出于抓住与周星驰合作的机会才接下制作。

但周星驰作为出品人只把控宏观层面,并不参与核心创作。

且在短剧领域,熟悉度更多依赖制片人和拍网大为主的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共识更多在于,即便是网剧也要保证质量。

所以并未选择画面信息量小的竖屏,依然采用横屏格式。

整个故事框架也没依照传统短剧创作套路,而是以拍喜剧电影的思路,先拍长片体量,再切分成24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虽然这部剧在镜头质感上确实优于竞品。

但整体拍摄思路依然沿用故事长片模式。

只是做到了时长相似,却并未真的融入短剧创作。

体量与制作思路上的分野,让作品有了莫名其妙的违和感,成了一次失败的实验品。

也让电影大咖的「下凡」变成了笑话,周星驰招牌掉落,观众的期待也无奈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电影大咖「下凡」水土不服早已不是新鲜事。

即便是大导,也有不少人一换赛道就水准不保。

像是冯小刚拍电视剧,一部既傲慢又过时的《北辙南辕》就狠遭观众嫌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纵然如此,这种「下凡」也渐成趋势。

《无限超越班》里就提到,现在影视行业隐形的鄙视链正在现实中瓦解。

王家卫拍电视剧,周星驰做短剧,节目里的尔冬升也开始频频出现在综艺里。

横店变「竖店」,不管何种形式,电影人「下凡」都成了一种识时务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似乎潮流如此,聪明人自然懂得顺势而为。

但鱼叔总觉得这背后有许多难言的无奈。

不顺势,还有路走吗?

一方面,短剧来势汹汹,国产电影市场却略显疲态。

前者短短几年之内,市场规模就已逼近全国电影票房总额。

某种意义上讲,创作者想要拥有更多观众,就要做好改变的准备。

但市场到底残酷,许多不愿也无法适应新规则的创作者,会因嵌不进新的游戏规则里而碰壁挫败,磋磨创作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即便不少电影人坚守阵地,但风险今非昔比。

国产电影在变味。

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化电影频频收获惊人票房,但质量却一言难尽。

热搜式剧本、 奇观化视听、符号性人物,让电影变得工具化。

电影院又何尝不是慢慢变成了现实里的短视频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形态风云变幻,好电影越来越少,做电影难上加难。

诚然这世道确实会奖赏聪明人。

但仍愿留给一些人不聪明的选择余地,留给电影人与观众在电影里相遇的机会。

有些故事五分钟讲不完,有些事慢慢做才更快。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