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炎炎,走进位于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的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种植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幽幽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棒上朵朵长势喜人、纹路清晰的香菇破棒而出。菇农们手脚麻利地将已经成熟饱满的香菇采收、搬运,一派忙碌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对香菇挑选把关的人叫陈改琴,是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有着十多年种植经验的陈改琴对香菇品质始终保持着严苛的要求,从香菇的种植、注水、采摘、分拣到加工,每个环节她都要亲自监督,严把质量关。今年4月起,陈改琴的香菇基地产量平均每天就达400到500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改琴:我今年种了10万棒香菇,主要品种是“丰菇8号”。因为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特别好,所以基地的香菇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目前一天1采,最多一天能采2000多斤,畅销延安、甘泉、湖北、河南等地。加上四五十农户前来购买香菇菌棒,年销售额可达5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陈改琴夫妇从宝塔区来到我县劳山乡林沟村,创办了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又由2014年的批发别人的香菇棒收获微小的利润,到2016年一边种植香菇,一边生产加工香菇菌棒,实现了由香菇种植户到香菇菌棒生产大户的转变,年收入也由2014年的5万元到2016年获利翻番,再到今年预计收入50万元。陈改琴用11年的辛勤劳作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也拓宽了周边群众的增收渠道,群众在这里不仅有了工作,也学会了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村民 陈宏琪:我在这里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主要负责给香菇注水、采摘。以前一直在东北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外面工作也不好找,还好在家门口有这么好的企业让我们来上班,又轻松,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真是感谢陈改琴,我对以后的生活也更有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改琴:老乡在这里又可以挣钱,又可以学技术。学会了他们自己干,又成了我的合作伙伴。技术问题乡政府也经常邀请省市专家前来给我们实地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目前种植面积60余亩,先后累计带动了200余户村民发展香菇产业,生产旺季的时候可以提供务工岗位20余个。一朵朵鲜嫩的菌菇如花绽放,撑起了一把把助农增收的“致富伞”,让农民在家门口奔出好“钱”程,同时也为调整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努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菇”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泉县劳山乡人大主席 马彩娟: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香菇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在大户带动,香菇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准备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一是进一步提升、改进香菇种植技术,邀请市县专家对该大户和散户种植户进行现场的手把手培训,尤其是在控温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等给予指导,提高亩均收入;二是充分发挥大户带动优势,动员更多散户种植,壮大香菇种植规模。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在加工、销售上下功夫。之前我们只销售鲜菇,今年购进了烘干机,做烘干香菇。通过劳山产销服务中心线上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利用中通、韵达进驻我县的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搭上智慧物流的快车,让劳山香菇走向全国。

(记者 景浩源 编辑 崔春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制|高延平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 辑|崔春娥 高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乡村行 看振兴】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乡村行 看振兴】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小香菇撑起“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