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来了

大家准备好了吗

面对杂多的知识点不用慌

快来看看各科学霸复习法

提高复习效率

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科记忆内容多

背诵工作要做好

做好复习计划

万事可期

文科

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思维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范璐瑶,绩点4.23,位列专业第一。

范璐瑶针对思政专业的特点总结了复习方法。思政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强,这时应回归课本,严格依据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细致整理,可以利用B站上的优质资源,如考研类视频和知名教授的讲义,但也要避免网络信息的误导。

范璐瑶建议整理提纲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确保质量。作为师范生,她还需要学习一些师范类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方法,这类课程偏向教学实践,需要跳出课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印象,范璐瑶通常使用希沃白板软件并结合以往比赛经验进行复习。此外,她认为思政学科的体系框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各门课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应注意交叉知识点,可以横向对照总结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试要求100分,我会准备200分的内容。”在整理好提纲之后,范璐瑶开始多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覆盖知识点,她要求自己深入且广泛地把握知识点,模拟考场答题理顺思路。第二轮则开始书写,结合默写与背诵强化记忆,“所以我每次期末备考都会用掉很多笔芯和草稿纸”。第三轮范璐瑶会边背记边提炼关键词,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思维导图,便于在复习最后阶段查漏补缺。

“文科一定要脱离死记硬背,注重搭建框架以及构建答题思路。”最后,范璐瑶希望大家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在备考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祝愿大家都能获得好成绩。

“计划”与“执行力”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薛润妮,绩点4.31,位列专业第一。

谈及自己的复习经验,她认为“计划”与“执行力”最为关键。文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记忆性的东西会更多,所以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在制定计划时,如果遇到了时间不够难以全部复习的情况,可以抓住重点,根据科目的重要性、知识体量以及学科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安排。用最少的时间去复习更多的内容,最大效率地利用这些时间。

在执行计划方面,薛润妮也会经常面临每日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她在制定计划时会将计划分为日计划和周计划。她强调“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也不要太苛责自己。”没有完成的日计划也可以分配到当周的其他时间,最后只要确保周计划全部完成即可。

在背诵技巧方面,薛润妮所习惯的方式是“滚动复习”——通过对知识的多轮次背诵达到加固的效果。在对知识的第一遍记忆中,她只会记忆一个简单的框架,随后在不断地重复背诵中丰满这个框架。在每次具体的背诵过程中,可以将内容的关键词“挖空”来强化自己的记忆。

除去以上技巧,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小组也十分重要。在薛润妮的备考过程中,她以寝室为单位,一起整理复习提纲、互相加油打气,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

精准计划 高效执行

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劳逸结合 张弛有度

是坚持的重要策略

理科

精准计划,高效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理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练迪威,绩点4.22,位列专业第一。

练迪威认为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有效的执行是重中之重。在制定复习计划时,练迪威会先根据考试日期和不同学科的学分占比来安排复习顺序与时间。

其次,他会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学分占比,将重难点进行复习优先级的排序。在制定计划后,练迪威会制作一个复习清单,并在每天学习结束后检查每天是否按照复习计划完成了学习进度。“如果达到了,我就会知道我这个计划是合理有效的,如果没有,我会再去调整我的复习计划,确保它符合我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练迪威说道,“我也会和同学互相分享学习进度,让学习搭子督促自己完成计划。”

在记忆抽象的概念时,练迪威会结合书本制作思维导图,对不同的概念进行联想,打通知识脉络,而对于繁琐的计算,则需要加强练习,并适当请教老师同学,提高自己的计算思路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在制作错题时,练迪威会先将不同的题目分类,再找出错误的原因,发掘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并针对薄弱处进行复习。

除以上技巧,练迪威还提及劳逸结合同样十分重要,同学们要安排好休息时间,保持耐心和恒心,不要过度焦虑。

预留充足的时间,交替安排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23级本科生胡晓慧,绩点4.25,位列专业第一。

预留充足的时间,交替安排复习,这是胡晓慧的秘诀。回顾上学期的考试,她提到:“由于考试内容较多,考前20天我便开始了复习。”按照她的规划,20天内她以两天一个章节的进度,交替翻阅学科课本、标记习题进行复习。

面对公选课繁多的复习资料,胡晓慧会跟舍友组队归纳大题提纲。遇到编程代码等需要做题积累经验的习题,她会及时记录自己不敏感的知识点,把不熟悉的操作的对应函数和代码进行简单记录。

胡晓慧的高等数学曾取得4.9的高绩点,她分享:“我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复习。”即便如此,胡晓慧在课上也会有没听懂的部分,这时候她会选择通过互联网二次学习,譬如看宋浩老师的网课进行查漏补缺等。到了期末,她会立足于自己的课堂笔记,根据章节进行题型的归纳,及时总结解题的方法。

无法长期保持高专注度是许多同学们复习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此胡晓慧提到,复习久了想要放松是正常的,我们要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可以通过限定时间的娱乐来放松,比如刷短视频,打羽毛球等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即将来临的期末,胡晓慧提到,我们无需惧怕失败,只要抱有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让自己不后悔就好。

项目作业数量多

心态平和是关键

保持冷静 合理安排

定能逐一突破

工科

合理安排,逐个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邹锐城,绩点4.02,位列专业第一。

邹锐城认为计算机考试课程的难点在于期末大作业多、考试科目繁多、知识点学习数量多且难度大。因此邹锐城会合理规划期末复习与期末大作业的时间,依据截止日期安排优先级,逐一突破。

期末大作业常以小组合作形式,邹锐城通常会选择担任组长,合理分工,高效推进项目进程,避免其侵占过多复习时间。复习考试科目时,他会优先复习学分高的科目、把大题会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整理好,做出一套有着自己理解的模板去解题。“因为考试科目知识点很多,仅凭一个人是很难搞定的,我建议可以拉上2-3个队友一起合作复习整理,同时也可以互相督促,高效复习。”

对于复杂概念与定理,邹锐城会反复阅读和思考,有疑问就去询问同学和老师,大致掌握之后,便进行相关练习。他建议多刷题,知识点是有限的,但是题型是不断变换的,“我们要多刷题付诸实践,这样见到新题时也可以沉着冷静应对。”邹锐城还会经常帮助身边同学解答疑惑,同时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不是很重点的、琐碎的知识点,他会单独整理出来,用临近考试前的一点时间快速学习速通,追求总体分值高。

压力大的时候,邹锐城一般会进行自我暗示,鼓励自己。邹锐城也对正在备战期末考试的学弟学妹们鼓励道,“记住你的优势,相信自己,其余的就会随之而来。”

拉长战线,打有准备的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中外联合培养)专业2022级本科生孙瑜妤,绩点排名前列,综测位列专业第一。

孙瑜妤认为期末复习需要把战线拉长,留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她习惯提前两个星期以上开始整理复习资料,每天复习一点内容。她会提前找往届的复习提纲并结合平时上课的笔记进行整理,若是后期老师有划重点,她便会在原有的复习大纲基础上进行调整。

孙瑜妤有多元化的记笔记方法,她会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来进行调整,比如高数她会上课时在书本上记笔记,其他的一些专业课由于知识点繁杂,她习惯在软件obsidian上整理复习资料,把每一门课的大纲列好后,再根据知识点进行关联、延伸,在软件中,她点击链接便可跳转到具体内容,版面清晰明了。

在复习过程中,孙瑜妤很看重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她会问老师同学,在理解过后寻找练习类似的题以巩固知识。“若是复习不到位,我上考场便会很焦虑,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来复习,尽量将问题都解决。”孙瑜妤建议工科类学科要努力理解透彻每一个知识点,上考场才会更安心。

精心筹划复习蓝图

步步为营 节奏稳健

不让焦虑占据心房

正能量满满 笑对挑战

艺术

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22级本科生陈梓钰,绩点3.96,位列专业第一。

陈梓钰通过有效的策略实现设计创作与理论复习的平衡。针对理论知识,陈梓钰建议要提前开始复习,明确每门课程的考试形式、重点与评分标准。她会根据课程内容和难度、个人学习习惯和效率制定计划,优先处理重要而紧急的任务,同时根据考试日期安排复习,确保全面覆盖。她倾向于使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和闹钟帮助管理复习任务。

实践作品设计方面,陈梓钰会通过用户研究、日常观察与浏览设计网站、社交媒体等在线资源寻找灵感。遇到设计瓶颈或技术难题时,她会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查找相关资料逐一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便寻求老师或师兄师姐的专业意见。“适时的休息和放松,暂时离开问题,改变工作环境或进行户外活动,往往能获得新思路。”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各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是关键。”在复习的同时,陈梓钰认为要保持积极心态,确保足够的休息和锻炼,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设定小目标给予自己奖励等方式来有效缓解压力。“期末考试只是检验一学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保持冷静和自信。祝你好运!”

保持积极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李嘉慧,绩点 3.80,位列专业第一。

作为艺术类学生,李嘉慧既要钻研专业课,又不可轻视文化课,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

她建议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逐步积累知识,使复习过程有序且高效。每门课程的老师都会在学期初明确复习要求,学生应紧跟老师步伐,按要求练习,为期末复习打好基础。她还注意到,许多同学过于注重专业课而忽视公共课和理论课的复习。李嘉慧认为,所有课程都是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均衡分配复习时间,并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复习策略。

谈及如何面对复习压力,李嘉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吃好一点”。身心健康是复习的关键,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压力。除此之外,她建议与同学合作学习,互相鼓励以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她强调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在复习过程中,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这种自信和乐观的精神也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们,让整个复习氛围更加轻松和愉悦。

学霸复习方法倾情献上

方法可以借鉴

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祝大家期末考试高分通过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采写丨郭蕾 吴淑菁 乔梁 付杭

章子璇 叶华 黄靖茹 宋欣陶

摄影丨沈依一 潘宣而 林小琦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执行编辑丨段卜文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