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延安

202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他的一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先后有许多地方留下他的光辉足迹。延安,是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延安十三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毛泽东不仅是延安精神的缔造者,也是延安精神的实践者,更是延安精神的杰出代表。

一、毛泽东积极倡导和培育延安精神

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党中央奠基陕北为延安精神的产生搭建了历史平台;党中央在延安指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抗战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为延安精神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为培育形成延安精神擘画蓝图。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要自觉地造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的标准是“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有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同年10月23日,他给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从这些精辟的论述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毛泽东为培育一代延安精神新人作的最初蓝图和计划。

(二)科学论述了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1939年5月他又说“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中明确提出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毛泽东不仅揭示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与中国民族精神的承继关系,而且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有机结合,科学地解决了民族精神的政治方向问题,使延安精神不论在政治取向与阶级属性方面,还是在理论基础与致力趋向方面,都大大升华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会上讲话

(三)提出了延安精神的概念及本质内涵。194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说:“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利。”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报告,在延安精神历史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延安时期,毛泽东有目的、有计划地倡导培育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如“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等,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揭示了延安精神的本质,大大地推动了延安精神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

(四)领导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推动了延安精神走向成熟。延安整风是全党范围的一次空前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普遍形成,从而使延安精神在其主体上由少数扩展到全党,在范围上由局部遍及全局,在内容上由零散臻于系统。大生产运动使延安精神中最具特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得到了最充分、最广泛、最集中的体现。这样,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不仅从理论与实践上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延安精神的内容,而且成为延安精神臻于成熟的主要标志。

(五)毛泽东思想为延安精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能够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变革现实的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它是在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形成的。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这些著作中也处处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辉。延安精神的许多基本内容,如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毛泽东曾多次作过论述,在理论上明确,并为全党所接受。这就使延安广大军民干部在实践这些精神时去掉了盲目性,达到了高度的自觉性。可见,成熟的毛泽东思想为形成成熟的延安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延安精神注入了永不泯灭的思想灵魂。

二、毛泽东科学揭示延安精神的内涵实质

毛泽东不仅亲自倡导和培育了延安精神,科学地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而且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始终强调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必须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该任务的有效途径,并使自己的政治主张有效地转化为亿万群众的行动纲领。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才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呢?那就是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忠实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35年12月,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指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他强调“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1937年10月19日,陕北公学举行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毛泽东在《论鲁迅》的演讲中说“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1938年4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要求学员“首先要学一个政治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这里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时,毛泽东做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以中国古代愚公移山这个神话故事鼓励全国人团结起来,坚定信仰、坚定信心为党确立的目标而奋斗。激励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七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延安时期,毛泽东成功解决了由什么人来确保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关键问题,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和专门人才。毛泽东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二)牢固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在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相结合而提出来的,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揭露经验主义、特别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而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6年至1937年,毛泽东连续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不朽的哲学著作,系统的论证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全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奠定了哲学基础。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并全面进行了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不仅从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而且从党的思想作风和党性高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做《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改造全党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任务,“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1942年2月,毛泽东还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从此,实事求是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会议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并写入新党章,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纳入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贡献。延安精神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氛围中培育起来的,而实事求是本身也就成为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之一。

(三)明确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时期,毛泽东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阐述了共产党人应具备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和形态,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对爱民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国民党也需要老百姓,也讲‘爱民’。……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在1944年9月《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又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不难想象,作为人民最崇敬的伟大领袖的这些精辟思想论述,必然广泛地渗透在延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中,从而使为人民服务成为延安精神的主体和根本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与延安农民交谈

(四)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安时期,毛泽东把艰苦奋斗与崇高的革命理想、科学的理论、自力更生的方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党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成为全党全军在战斗、工作和生活中的优良作风。

1939年5月,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执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统一关系,号召全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来自三方面的巨大困难几乎同时向中国共产党压来:一是遭遇天灾,二是遭到封锁,三是遭受围攻。毛泽东曾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面对如此严峻困境,毛泽东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向全党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他的领导下,全党和边区军民从1941年春开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八路军120师359旅在旅长王震带领下,率先进入南泥湾开荒生产。三年后,原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1943年10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兴奋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大生产运动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边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度过了前所未有的难关,支撑了艰苦的抗日民族战争,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成了延安精神的代名词,成为了共产党人引以自豪的传家宝。

三、毛泽东躬行塑造延安精神的光辉形象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因而我们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也是延安精神的人格化身。

(一)他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一面旗帜。毛泽东同志始终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撰写了一篇篇光辉著作,照耀了中国革命的前程。据统计,《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四卷共收录毛泽东著作159篇,其中延安时期写的多达112篇。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政治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二)他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标杆。毛泽东从投身革命起,就“踏着人生的实际讲话”,注重调查研究,重视考察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与俄国革命相反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延安时期,毛泽东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他说“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毛泽东调查研究随时随地,多种多样。1941年秋,在边区政府办的农业展览会上,毛泽东找到延安南川吴家枣园的劳动模范郝光华,向他了解农村的情况,后来又写信把郝光华请到家里,进一步了解吴家枣园的情况,同时毛泽东还对陕甘宁边区关于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军队的生产事业、发展机关学校的生产问题等等问题进行调查。正因为这些调查研究,毛泽东找到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规律,制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以及公私兼顾等一整套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和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的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开展和实行的精兵简政与“三三制”等,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无一不闪耀着实事求是的光芒。

(三)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毛泽东在陕北13年,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何时何地都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1941年6月,有位农民因为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征购公粮过多、自己负担过重,说了一些对毛泽东表示不满的话。边区保卫部门的同志听到后,非常生气,主张将这位农民抓起来法办。毛泽东制止这样的行为,对群众的意见进行了认真反思,从这些不满的言论中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减轻征粮任务的要求。在毛泽东同志的言传身教下,无论是党政工作人员,还是干部、战士,都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办好事,培养了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记者斯蒂尔在谈到延安之行的感受时说:“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人民给毛泽东敬献“人民救星”牌匾

(四)他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延安时期,毛泽东和军民一样住窑洞,吃小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凤凰山时他先住在李家窑院,由于石洞内十分阴暗潮湿,墙壁上水迹斑斑,身边的工作人员几次劝他换个地方,他总是说:能有这么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要再去麻烦老乡了。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实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他在杨家岭的河边开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获得丰硕的果实。他穿着缝有补丁的衣服去讲课,去会接到访客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人民群众更加崇敬这位生活朴素的伟人。在毛泽东同志的影响和带动下,延安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战胜困难,实现了生产自给自足。

四、新时代纪念毛泽东就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新时代,我们对毛泽东同志最好地缅怀和纪念,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承担的使命,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号召:“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贡献。实事求是同样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它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新征程上,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刻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指引。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一如既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践行党的宗旨,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延安时期,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号召,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继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重重包围,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边区政府财政和边区军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与边区群众不低头不退缩,敢于战天斗地,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重重困难。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以引领历史和时代潮流的雄才大略,以战略家的非凡思维和远见卓识,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飞跃和升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将万世不灭,永放光芒。

声明:文章未署名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来源:延安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制|高延平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 辑|崔春娥 高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延州 | 毛泽东与延安精神

延州 | 毛泽东与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