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德国欧洲杯激战正酣,每场皆有进球、德西意等传统豪强高调亮剑,把这场夏日狂欢的气氛越炒越热。但在平台版权争夺方面,场面却有点“冷”。

不同于前年抖音直播卡塔尔“短视频世界杯”的盛况,今年欧洲杯赛事转播暂未见短视频参战。目前手握直播权的三家,央视(TV端版权+被分销的新媒体版权)、爱奇艺体育(新媒体版权)、咪咕视频(被前者分销的新媒体版权)的分庭抗礼,居然与四年前的上届欧洲杯别无二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仿若一切未变。如此来看,今年欧洲杯版权战压根就没打起来。究其原因,欧洲杯作为区域性赛事,其在诸平台眼里的吸睛度或吸金度还是不够,证据就是,“无视”欧洲杯的抖音、快手最近却官宣从央视拿到了一个月后巴黎奥运会的点播+短视频权益。

而综合来看,面对今日的大赛版权,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平台,表现出的热情和掏钱的魄力都远远不及早年的“烧钱时代”。2024分明是体育大年,平台版权战跑步进入“垃圾时间”的局面是何以沦落至此的?

欧洲杯版争没有新鲜事

欧洲杯在中国很难找到新买家了。

本届欧洲杯,首先是央视仍无悬念成为手握TV端直播版权的唯一机构,这也是很多年的政策惯例,且如今台端已找不到任何机构有财力购买直播版权。

本届的新媒体版权则归属爱奇艺体育,它也是从多年版权大战突围的少数几个网端平台,日常转播英超欧冠等顶级足球赛事的该平台经验与资源都够,欧洲杯对于他们来说好像只是一场“小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咪咕则从爱奇艺体育买到了新媒体版权,因背靠中国移动、成本压力相对较小、多年直播聚齐行业最顶尖解说天团,目前咪咕视频几乎成了国内足球赛事版权市场“唯一的买家”,这个分销可以说是毫无意外。

自此,今年欧洲杯的版争我们就已梳理完了,说是“争”,实际整个场面十分peace,与早些年各类型平台烧钱卷出天价转播权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因版权分销没有新鲜事,“防盗版”就成了三平台头等大事。最近咪咕体育、新爱体育都相继在官方渠道发布了《关于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版权保护的声明》,对于欲非法传播欧洲杯的个人或机构都发出了严正警告。而据犀牛君观察,目前没版权的短视频平台也对欧洲杯内容进行了明显限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赛事转播,在欧洲杯衍生节目方面,三大平台则是各有王牌在手。每逢大赛央视都会推出的《足球盛宴》最近在台端与央视频一同亮相,邵圣懿携“解说名嘴”张路孙葆洁坐镇的经典节目仍是情怀满满;央视频还紧跟媒介潮流打造了《欧洲杯AI球报》,科技感拉满的每日播报彰显出央视发力融媒的决心。

作为唯一转播欧洲杯的长视频巨鳄,爱奇艺体育则倾力打造了欧洲杯足球谈话节目《无差别看球指南》,很有综艺感的该节目惊喜邀到“30年资深球迷”腾格尔,而以“首席战术师”张路领衔的每日欧洲杯硬核战术分析的卡段最近在网上传播度很高,可见,有丰厚综艺制作底子的爱奇艺很好利用了泛娱乐基因赋能欧洲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拥足球解说天团,咪咕视频自制的欧洲杯衍生节目则更为多样化。与“国内英超解说第一人”詹俊合作的《詹前顾后》又回来了,每逢大赛必看的该系列可谓真球迷的电子榨菜;而聚拢各界足球大咖的“群口节目”《你懂球吗》如今也是知名IP了,为了给中午起床的球迷解解球瘾,特别排播在每周一、三、五中午12点的该节目成功打出了差异化!

短视频死盯奥运会

说完欧洲杯,再聊几嘴奥运会。

前文犀牛君提到,抖音、快手今年很默契地选择“无视”欧洲杯,主要原因或是看不起其受众偏窄的流量。于是,专心押宝更具“大众流量”的奥运会,成了今夏抖快体育打法的核心思路。

但这里面的门道也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抖、快都只从央视拿到了巴黎奥运会的点播+短视频权益,而并没有像卡特尔世界杯那样有权“实况直播”赛事,这是基于何种考虑?

可以说,这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吸取了早年体育版权大战很多非理性烧钱的教训,当下短视频平台算是把投体育大赛的钱花在了刀刃上。

事实上,尽管卡塔尔世界杯在抖音上的直播较为成功,但直播、解说资源欠缺的抖音当时投入了巨额成本来弥补短板。但一来,这样的高投入换来的回报似乎并不多;二来,其苦心经营仍很难拉动习惯在咪咕看直播的真·球迷来此平台,这或是抖快此次在直播奥运会方面选择观望的原因。

另一方面,不同于四年前东京奥运会的时间友好,此番巴黎奥运会的大部分赛事都在北京时间晚间乃至午夜进行,“直播”的收益似乎并不大,而抖快只要能在站内为用户提供白天点播赛事功能、短时间聚拢流量人气、借奥运流量招揽招商,这无疑才是以更低成本博得更多维度收益的好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正面来看,这一切说明短视频平台在体育大赛上花的钱更为冷静,但负面来说,竞争趋于平静的体育版权市场似乎变得更无聊了。

但无聊也未必是坏事。长视频方面,随着咪咕视频、爱奇艺体育、腾讯体育这样的长视频平台与足球五大联赛、NBA受众形成黏性的付费关系绑定,平台的业务增长越发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而短视频平台也正在形成日益健康的泛体育内容流量,当然,犀牛君更希冀他们在赛事付费玩法方面探索出更多新通路。

体育版争进入“冷静期”

是时候下一些结论了。

在两年前犀牛君旧文《这或许是最后的“体育大年”》里,我们就曾关注到重资产、长时间体育版权战争走向终结的趋向,两年后的2024,这个现象更板上钉钉了。

可以很明确地说,目前国内平台体育版争已经进入“冷静期”。它的正面效应是,体育产业终于摆脱了天价版权的恶性竞争,市面上大多赛事产品回落到理性价格,这何尝不是有体育业务发展意愿的平台重新入场的好时机?

然而,愿意进场该行业的也确实不多。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着实不易,所以犀牛君每次聊体育版权就总喜欢使用“中国ESPN”之类的表述,其实这是因为潜意识里我们很希望国内体育平台发展能逼近国际市场的水准。

但这非常不容易。

核心原因是,尽管社媒体感上国人对欧洲杯、奥运会这类国际体育大赛的关注度很高,但实则有恒长兴趣钻研体育赛事并愿意为此付费的用户仍然很稀少。别说ESPN了,看着咪咕视频解说员经常要在英超比赛中场“卖力吆喝”卖会员,你就知道体育付费这受众体量还是太小了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欧洲杯西班牙16岁的天才球员亚马尔闪耀全场,而很多队诸如他这样的“超新星”都在崭露头角,为世界足坛输送很多新鲜血液。

所以说,尽管当下平台体育版争可能进入了“垃圾时间”,犀牛君还是很希望该产业可以诞生更多“超新星”,给产业带来更多有增量潜质的新模式、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