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结束已经快两个周了,有些考完的孩子直接“格式化”一觉睡上十几个小时叫都叫不醒;有的孩子放飞自我,去往全国各地游山玩水;还有的孩子正在挑选自己的心仪大学

然而,一位同样刚结束高考的孩子在网上发了一则帖子,让人看了辛酸又无奈。

孩子名叫小昭,她说自己现在特别伤心难过,因为高考前妈妈答应了她一件事,但是现在妈妈却拿“哭穷式”教育来让她内心备受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月前小昭跟妈妈请示,说她高考完想跟同学一起去县城里吃个饭看个电影玩一天,当天妈妈同意了,于是小昭就一直很期待这天的到来。

可就在小昭和朋友约定好的时间的前一天,小昭妈妈突然告诉小昭,她身上就剩下两百块钱了,小昭听完首先感受到一阵难过,好在小昭挺懂事,理解了妈妈。

小昭把事情告诉给了朋友们,说自己可能要失约,还跟朋友们道了歉,可谁知又过了一会儿,小昭的支付宝上突然多了一百块钱,钱的来源是妈妈的花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小昭已经愣住了,刚刚还说没钱,现在又拿花呗给她转钱是什么意思,做女儿的哪里看的下去这种事情,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没理解妈妈的用意,小昭转头就去找妈妈问询,小昭告诉妈妈,她已经和同学说好了不去,而且之前妈妈告诉她只剩200块钱,这不也是不能支持小昭去玩的原由吗?

妈妈直接来了一句:为什么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苦难言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如果答应小昭支持她出去玩,又何必非得说自己只剩200元,多说这一句话是只为了增加小昭的负罪感吗,再说了,小昭也挺懂事的,听完妈妈的话,就拒绝了朋友,妈妈问为什么不去,这属实让人听了难受。

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小昭理应多为家里省点钱,即使是妈妈给她转了花呗,但是小昭总不能拿着花呗出去跟朋友玩,这有一种为了跟朋友玩,而去借钱的感觉

到时候钱花的一干二净,再挣回来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如果这件事搁在其他人身上,我相信大家也都不会理解母亲的做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小昭就没怎么跟朋友出去玩过,说是出去玩,实际上就是相约在一起花钱买情绪价值,现在出门逛街谁不买个奶茶买根烤肠的。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妈妈的用意是怎样的,她可能是真的为了女儿在着想,把家里的经济条件给女儿说明后,但又不想让女儿感觉憋屈,所以才转给她花呗。

这件事还是让小昭感觉到崩溃,一场自己期待已久的游玩,被妈妈这两下操作给毁掉了,不仅小昭没出去玩成,而且还带上了深深的负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昭家的房子车子都还有贷款要还,父母每个月的工资压力也不小,每次还完贷款也不剩什么了。

那天晚上小昭还在跟妈妈商量去看电影的事情,小昭说一张电影票40元,结果妈妈直接把账单记录给小昭甩了出来。

这个账单,让小昭在朋友面前充满了自责,也同样让小昭看到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能支持她上外边玩,小昭把自己的情绪倾诉给了妈妈,妈妈是这样回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劝小昭不要有负罪感,要有负罪感也是做家长的有,孩子的零花钱都掏不出来,挣不着钱的家长还是太无能,并且妈妈不是不让小昭出去玩,只是在思考是给小昭发150还是200,毕竟自己也所剩无几,想着一会儿回家跟小昭商量一下而已。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如果有能力,每位父母肯定都会想给自己孩子买最好的最贵的东西,但是往往现实不同于理想,父母挣的不多,也只能尽己所能的给与孩子更好的生活,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呢。

针对这件事情,网友们的观点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做家长既然说到不做到,那干嘛还要说;另一派的网友则认为是小昭不懂事,高考完就可以去打暑假工了,真想去玩就先去打一个月暑假工,自己有工资后想去哪去哪,而不是在这责怪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根本,孩子和父母都没有错,说穷人不要生孩子的网友太过偏激,小昭的妈妈也解释了,只是想和她在一起商量,毕竟剩下的钱真的没多少了。

说小昭为什么不自己打工的网友也草率,小昭写了,一个月前就与妈妈商量好了这件事,结果妈妈的行为被小昭误会,母女两人发生了隔阂。

但又不可否认的是,这件事里唯一错的就是“穷”,要不是因为没钱,妈妈也不会吝啬给女儿零花钱,女儿也不会因为家里的经济情况变得负罪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每年高考几乎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大部分网友的呼声也都是“养不起就别生”。

去年高考,同样一位考生发帖,说高考完才知道被家里人骗了,考前吃什么有什么,家人还答应买苹果14最高配、衣服首饰2000块、平板电脑、旅游等。

结果考完后,同学妈妈把不用的苹果13给了她,护肤品、平板电脑、旅游经费等,不是降资就是老款,但这些都是妈妈之前答应她的,无论是不是一本都给买,可是现在却要先等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要的不是孩子要了什么,而是父母给孩子允诺了什么。

如果是父母主动提的,那么父母出尔反尔就是非常不对的,在大人眼里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可现在刚高考完的孩子,内心还是纯良的,这种骗人的话对他们的伤害依然很大,跟父母的关系也会产生裂痕,做不到就不要骗着孩子答应。

合理给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才是王道,现在就让孩子吃父母画的大饼,那以后工作了孩子再去吃领导画的大饼,结婚后吃另一半画的大饼,这样被欺骗的人生,有谁愿意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家庭条件本来就很普通,孩子就要求这些条件,父母因为害怕影响孩子高考状态,便违心答应,事后也要跟孩子正确的沟通,而不是拿长辈的头衔去压迫孩子接受现实。

钱江晚报上也发了一则类似新闻,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女儿,高考结束后提出三个要求,直接要了老母亲的“命”,问大家为什么家长为了孩子好好学习给她报了很多补习班,每年的学费都是靠父母省吃俭用出来的,为什么女儿不能体谅父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读高中这么多年,夫妻俩连像样的衣服都不敢买,但又抵不住女儿一直哭爹喊娘,最后妈妈在闹声中妥协了,又给女儿发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和孩子的爱应该是双向的,孩子理解父母的痛楚,父母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一家人才能和睦。

父母一定不要说到做不到,哪怕跟孩子表明自己家经济条件不好,也不要一直骗着孩子。

做孩子的也得认清自己的处境,高中毕业差不多就快成年了,是时候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考虑了,一味的靠父母那也只是一个巨婴啃老族。

高考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付出,可以说很多家庭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孩子高考而服务,不过家长们可以不反对所有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约束孩子行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