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在开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汽车的前半箱油好像特别耐烧,尤其是第一格下去得特别慢。

而到了后半箱,油烧得会特别快,十分不耐烧。

同样是一箱油,为什么前半箱这么耐烧,而后半箱就不耐烧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一点,有的司机朋友认为是自己的心理因素,也有朋友认为可能是油箱里的油在放置过程中,一部分乙醇出现了分离,后半箱油的油品不如前半箱油的油品好。

后半箱的油不耐烧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有司机朋友曾经做过测试,途安1.4t满油的状态下,前半箱油跑了640多公里。

可是当油表跑到一半里程以后,剩下的半箱油只跑了300多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车主朋友发现自己的油表一共有8个格,第一格能跑将近300公里,而剩下的7个格加在一块才能跑400多公里。

还有司机朋友调侃,开到后半箱油的时候,看着油表往下掉的速度,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油箱好像漏油了一样。

看来大家都感觉到了后半箱的油,明显不如前半箱的油耐烧,而且从这些车主朋友们自己记下的里程数字来看,后半箱油不耐烧可不是玄学,而是真实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一点,中石油也亲自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想象当中,我们汽车的油箱应该长什么样呢?

大多数人会觉得它应该是一个长方体,是一个特别规矩的形状。

然而实际上的油箱,上半部分确实长得特别规矩,而下半部分的形状就比较特别,底部就跟随意放置的俄罗斯方块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油箱的上半部分要比下半部分稍微宽一些,加上油箱下半部分不规则,所以油箱的上半部分体积要远远大于下半部分的体积。

用一个更生动一些的例子,我们想象将一个鸭梨倒置,这就和汽车的油箱比较相似了。

其实汽车油箱也想设计成方方正正的形状,但问题是客观条件实在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汽车的油箱一般放在后座的下方,而汽车又不可能只有油箱和发动机,尤其是在汽车的后半部分,还要放置悬挂、排气管、传动轴等部件。

汽车里面的空间很紧张,利用率自然也要格外高。

在设计汽车时,工程师会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设计自由性和成型的加工特性,进行优先等级划分。

优先等级比较高的零部件会先布置进来,因为这些零部件的外形外观不太好改变,设计自由度受限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先等级比较低的零部件,因为更容易改变外形,所以会在后面才放置进来。

这就跟我们平常整理东西一样,先把大件的东西安排好,然后再放一些小件的东西,最后再塞进去又小又柔软的东西。

汽车的油箱在空间形状设计时的自由度很大,而且成型加工性良好,因此工程师会将周围的零部件全部安排好之后,根据剩余的空间来设计油箱的形状。

也就是说,不同型号的车子,配备的油箱形状也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每辆车的油箱,都是根据剩余的空间和缝隙综合利用后才设计出来的油箱。

既然油箱要与其他的零部件相匹配,那么油箱的下半部分,其实就是这些零部件剩下的空间组合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油箱的下半部分的实际体积,远远低于油箱的上半部分。

我们在仪表上看到的油表数据,并不是根据油箱内还剩下多少液体进行统计,而是根据油箱中的浮子位置来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浮子的质量比汽油轻,所以可以漂浮在油面之上。

根据浮子实际漂浮的位置高低,仪表盘上的油量也会随之变化。

油箱的上半部分是非常规矩的几何体,消耗的油量和浮子的位置下降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可到了油箱的中间位置以后,浮子位于中间线,仪表盘上显示也是用了一半的油。

但实际上用掉的油,早就超过了油箱容积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你以为的后半箱油,可能还不到整个油箱的1/3。

用1/3的油和2/3的油比续航里程,那肯定会觉得前半生的油更耐烧一些。

除了油箱的形状影响到实际的体积以外,后半箱油更耐烧,中石化解释和油泵的位置有关。

为了保证油泵可以正常工作,考虑到吸油的特性,工程师一般会把油泵放在油箱的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油泵的吸油口比较小,所以在使用前半箱油的时候,油流的速度较慢。

而到了后半箱油,油流的速度会加快,所以到了后半箱油会烧得更快一些。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地方都遇到了高温。

油箱里的汽油遇到油箱温度升高的情况以后,会有一部分变成汽油蒸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浮子的正常工作,导致数据显示不正常。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油量传感器一共分三种,电热式、电磁式、电子集成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哪一种传感器,运用什么样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尤其是到了夏天,室外温度普遍较高,传感器的数据会存在不准确的情况。

油箱温度升高后产生的汽油蒸汽,会使得油表显示的油量比实际油量要高一些,这个时候你在仪表盘上看到的后半箱油,显示数据要高于实际数据。

有些车主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奇怪情况,前一天开车的时候明明还剩下不少油,结果等到第2天早上去开车,就发现自己的油表比前一天少了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因为油箱温度升高后的汽油蒸汽在捣乱。

综合来看,前半箱的油不如后半箱的油耐烧,跟油箱的形状、油表显示的非线性、油泵吸油特性都有关系。

但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后半箱的油特别不耐用,是因为大家太焦虑了。

油箱过半之后,大家会格外关注剩下的油量,生怕自己的油撑不到加油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这样想,就越担心剩下的油不够用,在心理上反复暗示以后,车主朋友就会觉得后半生的油特别不耐烧。

这就跟我们平常用手机一样,当你感觉手机电量不多之后,就会觉得电池电量掉的特别快。

这其实都跟我们的心理因素有关,越害怕失去什么,往往会失去什么。

在开头我们提到了一位网友的评论,他总觉得自己的第1格油,比后面的7格油都要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道理来说,油箱的上半部分是比较规矩的几何体,那么汽油的水平线应该是均衡下降。

为什么第1格的油反而会更耐用呢?

这是因为油箱可以显示出来的容量,低于实际的容量。

在油箱的顶部存在一些预留空间,油箱的安全容积,其实是浮子可以显示的最高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这就好像我们买的水杯,虽然带有500毫升的刻度线,但在500毫升的上面,还会有一部分的空间。

我们在接水的时候,要想把整个杯子接满,实际接的水肯定要超过500毫升。

但刻度线只显示到500毫升,如果把刻度线理解成浮子的最高线,也就是油箱的最高数值的话,我们喝水就好像车子在用油。

从满杯状态喝到400毫升的线,从刻度表上看是下去了100毫升,但实际上你喝的水可不止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汽油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感觉自己现在一直用的是第一格的油,但实际上油箱里的汽油还没到浮子可以测量的最高线。

只有等浮子可以测量后,实际使用的油量才会在仪表盘上呈现正相关。

所以大家在平常开车的时候,不要过度依赖于仪表盘上的数据,还是要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及时加油,仪表盘上的油量数字只能作为一个大概的参考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说到了夏季高温和汽油蒸汽,那么大家肯定会好奇,夏天什么时候加油更划算?

毕竟我们加油的时候是按照体积来算的钱,如果汽油蒸汽过多,那我们实际加到油箱里的汽油会变少。

从理论上来讲,这样解释确实没问题。如果真的介意这一点,尽量避开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加油,选择夜间和清晨加油。

但其实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建议早晨和晚上降温后再来加油,并不是因为这样加出来的油更划算,而是因为这样的汽油不容易起泡和挥发,质量会更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什么时间段加油更便宜,那当然是选择油价下调的时候。

因为加油站的油储存在地下的储油罐中,并没有直接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之下,所以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很小,各位车主朋友不用担心夏季高温时加的油里面会有很多汽油蒸汽。

不过夏天加油还是要注意一点,最好别加的太满。

因为汽油从油箱里出来到你油箱里的时候,虽然都是液体,但夏天的气温普遍比较高,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油箱的温度也会上升,自然会有一些汽油蒸汽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加油加的太满,多给这部分汽油蒸汽留空间,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油箱里面的压力会变得多大?

所以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夏天加油,记得不要加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