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才是持久的自驱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过5天,也就是6月22日,姜萍就要参加“阿里数赛”决赛,与来自全球的高手过招。姜萍的老师王闰秋表示,决赛难度要远大于初赛难度,“希望姜萍能够享受比赛。”

6月13日,17岁中专生姜萍击败众多世界名校的选手,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闯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她是入围名单上前三十名里的唯一女生。其实,无论姜萍最后的决赛成绩如何,她已经成功地“被看见”,凭借着她对数学持久的热爱与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赛中,姜萍的排名。

在人们普遍看重学历、资历的当下,姜萍事例带来了对当代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启示。

从姜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兴趣才是持久的自驱力,只有足够的热爱和专注才能走得更远。”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长久以来,姜萍和她的数学老师是在没有明确数学目标牵引、未来不可预知的状态下摸索前进。这份纯粹的学术劲头,令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截图。

在中专学习服装设计的她凭着对数学的热爱,在她的数学老师指导下,靠借助一本小小的英语词典自学数学教材。有题目想不出来,会一直去做;会换不同思路解决问题,像玩一样沉醉在解题过程中。姜萍在各种资源皆相对薄弱的条件下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她的优秀远胜那些名校的高学历学生。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被姜萍折服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截图。

“从某种角度来说,真正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而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赵炬明表示。姜萍的经历也说明,筛选人才不能用一把尺子,不能用刻板模式来设限。过去,可能有些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掐断了很多原本可以吐露芳香的花;而通过统一标准筛选出来的人难免显得千篇一律,少了些个性和创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意味着,人才不是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物件,不需要一样粗细,因此也不能指望用同一种“筛子”筛选人才。

“不能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破”与“立”。樊秀娣认为,“破”,就是打破机械化、公式化的评价标准,淡化固有标签。“立”,就是尊重科学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分类建立体现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对特殊人才敞开绿色通道,“姜萍们”才会都有机会“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截图。

姜萍的经历也说明,学生应被公平公正对待,而这需要一个包容宽松的社会生态。不能因为对某一个、某一类学校的等级刻板印象,用固化的观点去评价这些学校老师和学生。教育等级化,本身就是教育最大的问题,这会挫伤一部分“隐性冠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姜萍的成功也能说明,如果把中职生定性为落榜的一类人,也有失公允,有时候“迟开的花朵,开得更红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