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体验过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交流时的那种窒息感;

父母要么凭借他们多吃了很多年盐的经历,来摆布和控制你,让你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打断了你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机会,赶跑了你成功的可能。

父母要么各自,向你倾诉着对对方的不满,吐槽自己多年来在婚姻里的委屈和心酸,你说有什么大事吧,还真没有,你不爱听,显得你不孝顺;

你要是听了吧,又真的闹心,就是那些生活中被我们不以为意的小问题,会在父母这里被无限地放大,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争执,才真的折磨人。

要么是父母在外人面前,显得体面仗义光鲜,关起门来对你则是忽视和冷漠,打压和挖苦,让你吃苦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甚者,已经是公司里的领导,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到了60、70岁,依然夸赞自家儿子、女儿,用的是“听话”这样的词;

“听话”的具体表现,就是不违背父母的命令做事,听从父母的管教,不乱花一分钱;

天知道,一个一旦花钱,就会对父母产生愧疚感的孩子,是成长在一个多么不健康的原生家庭里啊!

真的,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年轻人,得抑郁症?

就是因为家里有至少一个顽固不化,控制欲强,不尊重子女意志,不顾忌孩子感受的自私的家长。

有些子女,道德观念过重,与父母相处,总是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和负罪感,只要他们对自己好一点,给自己买件好看的衣服,偶尔出门来一次短途游,努力工作后奖赏自己吃一顿丰盛的大餐,他们都会觉得自己不配,觉得对不起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父母常年和他们唠叨的,就是要省着花钱,要尽孝;

所以这些子女,精神始终紧绷着不放松,一直严格恪守着父母的“教诲”,不配得感重;

联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就觉得自己没资格享受任何好的东西,更是应该加倍学习工作赚钱,宁愿身体支撑不住,也要勉强自己,病态节俭,最终累出一身病,要么就是被折磨得患有抑郁症。

真的,不要去试图拯救你的父母,也不要去讨好你的父母!

父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遭遇和隐痛,我们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伤和挣扎。

他们经历的苦难,已经反复被他们“咀嚼”过无数次了,已经融化成为他们的血液,成为了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的一部分,你根本撼动不了,你也根本点不醒他们。

你如果想着去疗愈父母,拯救父母,你会被摧残得毫无生气。

因为你做的事情,就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并且无济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是你的课题,不需要你去硬做。

你硬做,是破坏了老天的安排,也是阻碍了父母靠自己成长的机会。

你深度参与进去,去拯救和疗愈父母,是与他们建立了一种“病态共生关系”。

在这场“斗争”中,你们都会身心俱疲,而且矛盾会逐渐升级。

你是在破坏自己内心的秩序,放任自己的能量被消耗。

为什么有人建议,那些真的无法和父母正常沟通的子女,那些总是受父母操纵约束的子女,那些和父母在一起就会被蚕食能量,被压榨和剥削的子女——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是和父母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同时避免和他们分享自己的事情,还要掌握自己的经济大权,避免他们干涉自己的决定。

一来,很多父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他们看问题的眼光迂腐陈旧跑偏不科学,你和他们分享任何快乐和悲伤,多数时候都是给自己心里填堵,你们总会意见不一致,想法犯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来,父母对你操心太多,会造成你的逆反心理,本来你能轻松搞定的事,在父母那里就成了危险和麻烦的存在。

三来,有些父母,就是靠吸食孩子的能量,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力的,你越是和父母接近,受父母负面的影响越深。

当然,不是说不孝敬父母,而是说与父母相处,要有自己的主见。

你认为的拯救父母,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向下俯视逐渐老去的父母,或者同情生活得不够好的父母;

其实,你也有自己的控制欲;

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父母的命运,尊重父母的意志,同时过好自己的生活。

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