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座在风雨中飘摇的城市终于迎来了解放,鲜艳的红旗在街头迎风飘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后,身为20军参谋处长的蔡群帆,终于可以短暂卸下身上背负的职责,起身回家看望9年未见的老母亲。

怀着无比激动和即将见到母亲的喜悦,蔡群帆踏上回家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市民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解放)

然而,还没等蔡群帆进到自家院子,就被门前锈迹斑斑的锁拦住去路。这把锁并不坚固,蔡群帆捡起地上的砖头轻轻一敲便砸开了锁。

可见,已经很久没有人打开过这把锁了。

等蔡群帆走进院子,眼前尽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的院子让他确定,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因为在自己的记忆里,只要有母亲在,这个不大的小院总是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蔡群帆心里一紧,不祥的预兆在心底油然而生。他急忙转身,快步走到邻居大婶的家门口,叩开了大门,问道:“婶儿,我娘去哪了?”

大婶看着多年没回过家的蔡群帆,摇了摇头说道:

“不晓得呀,你娘和你前后脚离开家的,我还以为她去找你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野战军第一纵队20军参谋处长蔡群帆)

蔡群帆一听,母亲竟已经失踪9年了!

在战争年代,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太太该怎么独自生活9年之久啊?所以蔡群帆猜测,母亲很有可能被自己牵连,早已遭遇不测。

在外铁骨铮铮的战士,如今面对母亲因自己而死的猜测,却痛哭到不能自已。

还没等蔡群帆从悲伤中走出来,就接到军区专线电话:

“蔡处长,你娘在陈毅老总办公室等你呢!”

蔡群帆带着满腹的疑问和不解,回到军区后竟真的看到自己的母亲在陈老总办公室中!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蔡群帆母亲神秘失踪的9年里,她都去了哪?又为何会出现在陈老总的办公室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子重逢,悲喜交加

原来,蔡群帆的母亲不仅没有遇害,在解放军的帮助下,还靠着自己的缝纫本领,被安排在四野被服厂工作,并担任连级干部!

蔡群帆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没有人知道,当他站在老家荒芜的小院里时,心里有多凄凉。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穿着军装,精神饱满的老太竟真是自己的母亲!

还没等蔡群帆有所动作,一旁的刘飞军长说话了:

“小蔡,还愣着干什么?见到母亲激动得说不出话了,还不快问候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中将刘飞)

蔡群帆这才如梦初醒,快步上前拥抱住眼前的人,叫了一声:“妈!”

杨凤珠看着眼前已经9年未见的儿子,扑到儿子怀中泣不成声:“儿啊!”

她一边哭一边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母子俩9年未见的空白时光,都化作了岁月沧桑的痕迹,深深印在了二人的面庞中……

一旁的陈老总和刘飞军长看着眼前母子重逢的画面,心中感慨万分的同时,默默退出办公室,将空间留给9年未见的革命母子。

“娘,我回老家之后,问了林大婶才知道,你也整整9年没回过家了,这几年里你都去哪了?

还有,娘身上怎么穿着军装?”

分别数载,刚刚与母亲重逢的蔡群帆,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母亲这些年的情况。

正如蔡群帆所担心的那样,当年上海被日寇占领后,便开始大肆搜捕当地的新四军及其家属。

当时,远在前线的蔡群帆受战事所迫,来不及回到老家安顿母亲。

好在当地游击队负责人正是蔡群帆儿时的伙伴,他知道蔡群帆参加革命离家,但家中还有一位老母亲,将会面临日寇的迫害。

于是,悄悄地将杨凤珠接到了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凤珠刚到山东,便受到了组织上极好的待遇。可作为一名八路军的母亲,她总觉得自己该为了革命、为了抗战胜利,做些什么。

当时的杨凤珠四十多岁,到达根据地后,她靠着自己早年维持生计的缝纫本领,主动承担起了后勤工作,给八路军战士做军服、军鞋、军帽。

于是,杨凤珠以服装工人的身份正式成为军队中的一员,被安排在根据地被服厂工作。

抗战胜利后,她又跟随部队进去东北,被分配到东北民主联军被服厂。

四野大军南下时,身为连级干部的杨凤珠在得知上海解放的消息后,立刻向组织请假,赶到上海军管会寻找儿子蔡和民。

很快,“一名身着军装的老太千里寻子”的消息,就传到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的耳朵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市长(右二))

他赶忙命令手下将这名老太接到办公室中,并详细地询问老太有关其儿子的细节。

“老大嫂,听说您要找儿子,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陈毅说罢就要上前去搀扶杨凤珠。

不料老太太一摆手:“首长,您不用扶我,我也是个当兵的。”

陈毅收回手,心里不禁对眼前的老太多了一丝敬畏。

“我儿子叫蔡和民,1938年参加新四军,40年外出执行任务,到现在已经9年了,我们娘俩已经9年没见了。”

杨凤珠将儿子参军的具体时间,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老总。

但奈何母子俩多年未见,所以有关儿子的很多细节,杨凤珠知道得并不多。

正如“蔡和民”是蔡群帆参加革命之前的名字,加入新四军后,他就在刘飞军长的建议下,改了名字。

所以陈毅命人前去调查时,并未发现军中有“蔡和民”这号人。

就在杨凤珠即将失望而归时,刘飞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群帆原名蔡子香,学名蔡和民)

“大娘,您是不是要找蔡和民啊?他现在已经改了名字,叫蔡群帆。”

刘飞的一番话,让陈老总恍然大悟。

原因无他,蔡群帆正是前些天刚向组织请假,申请回家看望母亲的“20军参谋处长”。

陈老总当即命令手下联系蔡群帆,让他马上来与自己的母亲团聚。

这就有了蔡群帆与身着军装的母亲在陈毅办公室重逢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经历,母子相依

陈毅和刘飞退出办公室后,走在路上,纷纷感叹起这对革命母子。

在了解完杨凤珠的早年经历后,二人更是对母子俩充满敬佩。

1915年,杨凤珠在上海生下了小儿子蔡和民。彼时,她与丈夫蔡熊年刚从老家浙江勤县来到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时,夫妻俩感情和睦,两个儿子每天生龙活虎,日子过得好不红火。

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蔡群帆的哥哥7岁那年,患上一种在当时较为罕见的疾病。

家里为给孩子治病,花光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可最后大儿子还是夭折了。

夫妻俩为了还清债务,不得不多打一些工。可苦难并未放过他们,蔡群帆七岁那年,父亲蔡熊年因劳累过度,猝死家中。

就这样,家里的重担一夜之间就落在杨凤珠的身上。

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思想很开放,没有因为封建思想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同时,杨凤珠性格非常坚韧,她怕儿子受委屈,于是拒绝了家中为她介绍的再婚对象。

单亲母亲抚养孩子读书是非常艰难的,但杨凤珠坚持要送儿子去上学,她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为此她不得不节衣缩食,每天要做工直到深夜。

蔡群帆非常懂事,他十分体谅母亲的不容易,在校努力学习,尽管条件艰苦,但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蔡群帆因参加校内组织的抗日游行活动,被勒令退学。

杨凤珠知道后,不仅没有责怪他,还鼓励他积极参加革命工作。

就这样,蔡群帆在母亲的鼓励下,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益友社”,任常务理事。

1940年,蔡群帆接到调令,又再次出任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第三支队作战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杨凤珠在儿子临行前,嘱咐他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要多帮助组织、百姓干实事。

而蔡群帆也没有辜负母亲的嘱托,他到达新四军部队后,从排长做起。

一路升任至第四支队支队长兼教导员、浦东工委委员兼军委书记,浦东第五支队政委。

并开辟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他率领的金萧支队与日伪军作战达百余次,歼敌达2000余人,自身亦发展壮大,成为浙东人民抗日的一面旗帜!

陈老总知道这一切后,对杨凤珠蔡群帆这对革命母子更是赞叹有加:

“都说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我看是母亲英雄儿好汉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人团聚,不辱使命

蔡群帆与母亲重逢后,还告诉了母亲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您的儿媳妇王芳菲有了身孕,您马上就要当奶奶了!”

杨凤珠一听,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刻就要儿子带她去见儿媳。

至此,一家人终于在战争胜利后重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群帆与妻子王芳菲)

可蔡群帆还没来得及感受重逢的喜悦,就收到党中央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命令,随时待命出征。

当时,蔡群帆作为20军60师参谋长,必然要随时准备出发。而妻子王芳菲刚生下孩子不久,也要跟随20军到朝鲜。

蔡群帆无奈打算将几个月大的孩子送往上海市政府幼儿园。杨凤珠得知此事,立刻拦下即将出发的蔡群帆,让他把孙子放在自己身边照顾。

蔡群帆夫妻不愿让年迈,还生着病的母亲独自照顾儿子,杨凤珠却说:

“我们一家人,当年都打过日本侵略者,后来又赶跑了蒋匪军,如今要打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而我却病倒了。

但你要记住,自己是一名解放军,这次咱家可不要落后了!”

“娘,儿子一定不辱使命,争取早日打了胜仗,回来看您!”蔡群帆与刚刚重逢不满一年的母亲,再一次分开了。

只是,他不曾想到,这一次的分开竟是永远……

一直到1952年,王苏菲随军回国,便急匆匆地奔赴上海,没想到听到的却是噩耗,婆婆杨凤珠已经去世一年之久。

而王芳菲的儿子在杨凤珠去世前被送到了上海市政府幼儿园,据接管孩子的老师所说:

“杨老太把孙子养得很好,生龙活虎,白白胖胖的!”

对于母亲的去世,蔡群帆始终不知情,他在朝鲜参战,其间曾奉令回国筹建20军坦克部队,竟也没能回家去探望一下母亲。

直至1954年春,蔡群帆归国后,才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

他看着墙上挂着母亲的照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崩溃痛哭。无论身旁的妻子如何劝说,也不愿起身……

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蔡群帆与母亲分离9年,却依旧能再次重逢,这说明,命运是善待英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群帆(右二)与妻子王芳菲以及三个儿女)

可蔡群帆不仅是母亲儿子,他更是中国的解放军战士,他身上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担当。

这些使命与担当让他错过了与母亲相处的9年时光,让他错过了母亲病重的最后时刻,也让他错过了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

或许在他人看来,蔡群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儿子”,但他绝对称得上一名人民的“好战士”!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远值得歌颂。

如果蔡群帆的英雄母亲,杨凤珠同志在天有灵的话,她一定会因为儿子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