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七国集团宣布对俄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以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局面下,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有没有发生变化?

当地时间14日,普京表示愿意和谈,但前提条件是乌军从顿巴斯、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撤军,到时俄军会立即停火。此外,当俄乌重启和谈时,乌克兰依旧需要答应俄方提出的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等条件。从普京的言论来看,他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愿,摆出了在既定目标没有达成前战斗到底的架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如何去维持持久化的战事?6月14日,美媒报道,满载武器弹药的1万集装箱,从朝鲜经由铁路、公路运到俄罗斯,包括500万发炮弹、各式短程导弹以及其他武器弹药。这一消息得到韩方确认,韩国国防部长申元植表示,确实有大量集装箱从朝鲜运往俄罗斯,朝鲜方面可能是通过向莫斯科提供武器弹药,来换取俄罗斯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支持。

5月28日,朝鲜方面发射了“万里镜-1-1”号侦察卫星。结果,火箭第一级飞行异常,空中爆炸,发射任务失败。俄罗斯是世界航天强国,开发的火箭吨位比美国还大。俄朝可以进行利益交换,各自获得各自想要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朝鲜向俄提供军援,并非意味着俄罗斯军工业因受到西方制裁导致武器弹药产量锐减。5月25日,俄国防工业综合体企业产量显著增加。其中,弹药产量增加13倍,无人机产量增加3倍,装甲武器产量增加2.5倍。

虽然武器弹药产量暴增,但并无法满足需求。据普京称,在乌战场的俄军士兵高达70万人。70万大军需要配备的武器弹药数量不少,每天的消耗量也不少,俄军工产业24小时运转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所以需要朝鲜方面提供的武器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朝鲜提供帮助外,还有一些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俄乌冲突。据中东电视台网站报道,有来自南亚和非洲的人参与到俄乌冲突之中。报道称至少1000多名尼泊尔和800多名斯里兰卡人被部署在俄乌前线作战。

这些国家的人员到乌战场与俄军一起作战,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是为了寻找发财的机会,获得俄国防部发布的高额工资和津贴,有的人则是出于个人立场原因加入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持久化,越来越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西方国家不断蚕食俄方划设的红线,介入冲突的力度大幅增加。此外,部分西方国家还改变了兵役制度,比如德国恢复军队征兵制计划,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强制服兵役的法案。除了西方国家外,其他一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介入俄乌冲突。这种局面的形成,大有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模样。

(文/嘤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