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日前,现代快报记者从镇江经开区了解到,镇江大路水上机场已经建成,这是全国首个全流程审批的水上机场,也是长江流域首个水上机场、华东地区首个水陆两用大型通用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来临,长江之滨绿水盈盈。圌山脚下,长江下游扬中河段太平洲捷水道上段右岸,一条长长的飞机跑道由岸边延伸到江中,15只橙色浮标浮于江面之上。“近期飞机将在这里的水上跑道首次试飞。”距离跑道50多米的浮码头上,江苏镇江大路水上机场项目建设负责人严辉眺望江面,“历时3年多,这个水上机场终于建成了!”

从空中俯瞰,与传统机场相比,这座新落成的水上机场特点是“袖珍”。镇江大路水上机场以江堤为中轴,分陆域和水域两个部分。其中陆域面积占地仅57.6亩,目前,陆域部分的综合楼、飞机库、特种车库等主体部分全部建成;水域部分顺利交工验收。一条长1400米、宽100米的水上跑道及78米宽的滑行道,是飞机的滑行起飞路线。另一侧是架在水面上的浮码头、斜坡道和固定引桥,组成廊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水上廊桥”,便可到达飞机停靠的浮码头。“浮码头在设计上严格遵照污水不允许直排长江的规定,专门设置了收集初期雨水、污水的管道,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在水上机场竣工之际,严辉与工作人员再次检查了浮码头上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由于与长江紧密结合,水上机场在废气治理、噪声控制、固废处置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统一。

“水上机场可以说是大隐隐于‘江’。”严辉作了个比喻。在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风口的背景下,水上机场以小面积承载大功能。“投入使用后,这座机场将起降双水獭DHC-6和塞斯纳208B等水上主力机型,满足通航公司生产试飞、飞行培训及旅游观光等业务功能,同时兼顾应急救援、通航作业等方面需求,打造‘通航+救援’模式,当好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先行者。”

2024年作为“低空经济元年”,镇江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迎来了新机遇,即将试运营的镇江大路水上机场以区域优势和特色定位,不仅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以及文旅融合紧密结合,还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航空产业集聚、产业链辐射,为镇江经开区低空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通讯员 潘宇琴 唐因培 记者 曹德伟)

来源:现代快报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