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IBF艺术书展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专题展之一,集中展示书籍艺术的独特面貌。首届BIBF艺术书展“光合作用”是探索、是创新;第二届艺术书展将以“Paper Road”为主题开启全新的篇章,在这条以纸的艺术为线索的道路上持续生长,在与艺术、书籍、纸张、油墨的邂逅中,从国际知名艺术出版社到独立艺术出版工作室,从书籍装帧艺术到艺术家手制书……BIBF艺术书展将呈现书籍作为艺术创作媒介的丰富面貌,强调书籍对于艺术内容的传播特性,并以“纸之路”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景,建立艺术出版国际创作与版贸交流的一流平台。

展期:2024.6.19-23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4层

扫码购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 BIBF艺术书展 展区地图

BIBF艺术书展 ZONE 1

主题展区 FEATURE EXHIBITION

主题展 FEATURE ——纸之路 Paper Road

溯源书籍的历史不得不回到其物质性的媒介——纸。植物纤维纸及其精湛的制造技术,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向西流传。这条昔日以丝绸命名的商道,如今亦是承载着文化传播与文明交融的“纸之路”。“纸” 强调的是书的媒介,“路”则意味着书的旅行、知识的流动。书展以纸为路,让全球的艺术出版重新交汇于“纸”的发源地;于此同时,由这条艺术书籍铺就的“纸之路”重新出发,我们得以去关注更多全球及地方的知识与经验。由大陆向海洋,不断探索并建立书籍艺术的共同体。

纸的研究:莎草,结香,构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Umberto Eco(翁贝托·艾柯)《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中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浪漫的比喻:“纸是植物的记忆”。纸张起初由植物碎屑制成,原料演变成为木浆——纸质书渐渐变成了我们记忆的载体:这就是植物的记忆。在“纸”成为一本“书”抵达读者之前,人类从自然界中取得了植物的馈赠,我们借助植物进行手工制作和工业生产,构筑了文明的载体;那么承载文字的植物是否也在漫长的遗传中保留着成为一本书的记忆?

本届艺术书展的“主题展”将以植物的视角开启一段艺术、历史与文化的旅行,结合自然研究、植物景观、文献读本、艺术家书、摄影及绘画,与读者一起“在纸上种树,在书中寻纸”

P01

翻动艺术家的书

Rolling Pages of Artists' Book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滑查看更多)

图1:蒋志 《字》 2018

图2:常羽辰 《珊瑚词典》 2019-2022

图3:大卫·霍维茨 《携书潜逃的N种方式》系列 2020

图4:丹尼尔·克诺 《艺术家的书》 2018

本届BIBF艺术书展中,将呈现多位艺术家以“书”作为媒介的丰富创作,它们是充满想象力的样本,为勇于冒险的读者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

在漫长的书籍出版历史中,常有创作者探究“书”的创造性表达,从纸张、工艺等出发,“书”的一系列物理属性被发掘、研究和讨论;作者的理念与书的内容经由真实的触觉与视觉抵达读者。艺术家们赋予“书”以艺术品的属性,也通过出版,让艺术突破“白盒子”模式,触及更广泛的读者。这些艺术书如分散在书籍大陆中的隐秘小岛,不拘泥于“书”的传统形态,形式多样,只有亲自踏足才可领略其风采。

P02

坦途交叉口:作为结构、空间与边界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royuki Arikawa (WORKSHOP™)将为本届BIBF艺术书展设计搭建小型建筑物,以展现书籍艺术与空间结构间的互动关系。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中国、瑞士和日本的七家书籍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参展商,他们将聚焦于“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议题来呈现其各自的出版项目。通过他们的作品,让我们在观念内核上形成共振,用书作为桥梁,将彼此相互连接

P03

十六分之一页Un Sedicesimo

(2007-2024)

由Corraini Editions 联合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Un Sedicesimo》 是由 Corraini Edizioni 出版社创办的艺术月刊。在意大利语中意为 “十六开”。自 2007 年创刊以来,每期杂志都委托给不同的作者完成。杂志由胶版印刷机使用的纸张(100×70 厘米)折叠和切割而成的16页(17×24 厘米)组成。在不浪费一毫米纸张的情况下,这份只有16页纸的小册子以统一的版式,展示了超过79位全球艺术家的独特作品,其中既有插画家、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也有摄影师和设计师。这份无需排版和编辑加工的小册子,成功展现了书籍的最简单朴素的力量

P04

微观叙事下的时代漫画

策展人:赵梦莎

参展艺术家: 烟囱,智海,gt,陆冉,孙白,我是白,象牙塔,池塘子,小武,pigao,勾食,刘允,热热,misaki,拟泥nin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象牙塔,《蚂蚁洞》

图2:孙白,《北方最美的海滩》

图3:我是白,《影子》

本届艺术书展的漫画展区以“时代”为题,漫画家邀请读者以微观叙事角度切入,释放想象力与观察力,重塑自身对于书和生活的体验

在进入屏幕阅读时代之前,纸质书一直是漫画的天然载体。翻阅时,书页间形成缓慢的节奏,故事经由一幅幅图片娓娓道来,引领读者进入漫画家构筑的奇幻世界。书籍在这里不仅是故事的容器,更是创作者们对于日常生活细微的观察和体验的记录,通过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将生活的点滴放大,构成漫画故事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情感。

特别展出:

文献:张光宇《漫画骑士》《这是一个漫画时代》

漫画合集:《SC5》、后浪漫《私人体验》、单读《小地方》、《地上的人》。漫编室的《九故事》、《下一个春天》等。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漫画专业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作为国内开设漫画专业最早的高等艺术学院,一直深耕以培养漫画人才为主,兼顾能为故事电影、动画电影、游戏等视听艺术领域做概念设计、美术设计、分镜设计等前期工作的“一专多能”人才。

从2018年起,漫画专业创刊的《漫语》双语杂志,每年两期,刊登漫画专业的优秀联合作业和毕业作品。外文名“Murmure”,源自法语单词,有低声细语的意思,正好与中文“漫语”契合。引申而言也指刚刚毕业的学生或在校生的作品初涉社会的内秀之感。

本次BIBF艺术书展特别展出了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

参展作品(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韩璐阳《布谷国》、李欣洋《小流星》、刘卓锐《一千年流星雨》、卢静妍《当我们离太阳更近》、陆雯《海味》、罗泾予《何苦自由自在》、宁琦言《纸墙》、平雁《竹节虫》、任芷蕙《灯火阑珊处》、沙奕含《春风从不入睡》、孙沐晨《没有人看的作品》、谭小棠《乌鸦梦》、王丹妮《黑金鱼》、王梓轩《智齿》、肖雨桐《像花虽未红》、喻斯琪《化蝶》、张汇聆《残响》、周鹏《弦月曲》、第10期《漫语》-24节气的故事、第11期《漫语》-我和我的祖辈

P06

纸上的探索 —— 手制书艺术展

“artist's book”在中国常译作“艺术家手制书”,相较英文格外多了一份“手工”参与的味道。书是纸上的空间,可以供人游历探索,除了字体排版、印刷工艺,书籍的结构、材质、装帧方式也都是独属于书籍这一艺术媒介值得被玩味的部分,其独特的魅力也正在吸引着更多青年创作者。BIBF艺术书展自首展开始就特别关注这一内容形式,并以自身平台优势,力图为这些以书为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学习的平台。

探索

中国版协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选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BIBF艺术书展将展出“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的部分“探索类”手制书优秀作品。

“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创立于1959年,是中国图书领域最权威、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展事,旨在建立汉语出版物设计的评价体系,并按学科分类设立奖项,以激励不同领域的书籍艺术创作。

匠心

雅昌创作中心手制书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雅昌创作中心选送的手制书作品,均由工匠手工精心打造,它们以各异的形制,展现了不同媒介在书籍制作上的运用。制作者通过镶嵌、烫印、贴纸、挖镶、拼图等工艺,使真丝、麻、皮革、纸等材料在封面的艺术表达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格;其内页则充分利用了手工纸、宣纸、无酸纸,毛边纸、书写纸等每种纸张独特的纤维质感和肌理,为读者带来了一翻难忘的美好体验。

特别项目

SPECIAL PRESENT

S01

Thames&Hudson 出版社成立75周年特展

由 Thames & Hudson 联合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5年前,沃尔特·诺伊拉斯和伊娃·诺伊拉斯(Walter and Eva Neurath )创立了Thames & Hudson出版社,他们以大胆独立的出版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和学术,秉持冒险精神走向时代前沿,始终怀揣着创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Museum Without Walls”的愿景,让大众能以阅读的方式走进艺术世界。除了与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作家、博物馆、文化机构和时尚品牌合作出版设计精美、制作精良的图书外,Thames & Hudson出版社还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正值Thames & Hudson 出版社建社75周年,本届BIBF艺术书展上,Thames&Hudson 将带来“World of Art” 系列图书的珍贵原始版本。该系列自1958年推出以来,便以实惠的价格、专业的知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60余年以来,World of Art 系列已经出版了300余本图书。以时间刻度追溯其杰出艺术出版物,回顾其出版社发展的辉煌历程。

S02

陈琦:时间简谱到巨川

策展人:桑霖梓

展览顾问:段少锋

展览执行:李强 武江涛 马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琦是一位专注于中国水印木刻这一独特艺术语言的艺术家,从水印木刻出发形成了自己多元媒介和全球视野的艺术体系。陈琦与书极为密切的联系,集中体现于他的《时间简谱》系列中,他认为,时间是物质的,这种物质性体现在生活的细微处。“虫洞”是陈琦艺术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源自于他在伦敦看到的满页虫眼交织的中国古籍善本,图画中细腻如丝的线条和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虫眼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时空错构比对,启发了陈琦对虫洞无限的想象,并据此形成了宇宙的意义,《时间简谱》系列由此而生。随着创作的深入,艺术家又创作出书籍、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式的《时间简谱》。

此外陈琦先生还致力于写作出版,并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图书和出版物。本次展览全面展现了这位极具中国特质的艺术家与书籍的深厚渊源,以其图像符号的起源到手制书创作,再到他的出版系列作品,呈现陈琦艺术实践的全貌

S03

国内艺术图书精选

由BIBF艺术书展团队呈现

(下滑查看更多)

化学工业出版社:《千古霓裳——汉服穿着文化》《天空大图鉴:中国观云赏天者指南书》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A Line Which Forms A Volume 7

中信出版:《解码当代艺术:泰特美术馆的视觉密码》《岸萤》《做:中国2021》《逝物录》《拒绝所有的岸》《马王堆考古手记》《长安三万里艺术画集》《安居长城:我的记忆,设计与梦想》《永远的敦煌:常书鸿、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中国美术五千年》《敦煌艺术通识课》《离家的国宝》《艺术史》《人体解剖手稿》《故宫纹样》《中华霓裳》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北桥船拳》《心帆飞扬 :杨明义的江河湖海》《孙子兵法全球传播录》《周庄身世》《中国古代女性书法研究》《一曲满庭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童谣翻翻乐》

人民邮电出版社:《纸匠》

海豚出版社:《漫游诗歌花园》《冷冰川墨刻》《呼吸》

湖北美术学院 七仔:《 <七仔的小世界> 个人作品集》《生命之路》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再见吧,速写》《大桥记忆》《说戏》《乐舞敦煌》《设计之外》

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建筑文化研究 第10辑:皮拉内西的世界》《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乌有园 第五辑:技艺与记忆》《建筑文化研究 第9辑:历史与批判》《拼贴城市》《阿科米星2009—2019》《止园梦寻:再造纸上桃花源》《平衡即是多》《设计之问:从观看到观察》《建筑的另一种尺度》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中心:《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百年大前门》《不大不大不太大》《风的味道》《画家马一边》

中信童书:《千里江山图》《琵琶行》《楚辞·山鬼(绘本版)》《大运河:从北京出发,下江南!》《马马虎虎镇》

善本文化:《寻幻乐园——佛兰德斯大师》《花木兰 英雄女孩》 《夏加尔》《马蒂斯》《葛饰北斋》《慕夏》《哈林》《伦勃朗》《表现主义》《波提切利》《象征主义》

BIBF艺术书展 ZONE 2

国际展区 INTERNATIONAL

E01

“瑞士最美的书” (Most Beautiful Swiss Books)

2021 - 2022 中国巡展

由 瑞士文化基金会 联合呈现

艺术指导 / 视觉设计:邵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届BIBF艺术书展将展出 2021年度 “瑞士最美的书”(于2022年颁布)及 2022年度(于2023年颁布)的获奖作品及奖项图录。

E02

打开热带 Tropical Opening

策展人:刘兆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泰国艺术家Pam Virada,《与回憶之物的对话》(Dialogues with Memory Objects)

右:菲律宾艺术家 Czar Kristoff ,《显影,定影》(Develop, Fix)

本次展览基于策展人自2019年发起的阅读东南亚计划(Reading SEA),以跳岛的方式进行田调访谈,《热带岛读》最终收集了来自东南亚八国十城的影像出版。“打开热带”带来了东南亚的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书籍,也涵盖了一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东南亚相关的出版物,邀请读者在这个漂浮在艺术书展上的书摊上,打开一页页温暖潮湿的热带岛屿。

E03

漂流图书馆

由 假杂志 联合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杂志,创办于2007年,透过图片、影像、文本、声音等介质关心本地和世界。生产劳动按先后次序包括线上、出版、杂志、艺术书店、活动策划等。以实践表立场示在场。

在BIBF艺术书展的展览现场,作为国内重要摄影艺术出版机构,JIAZAZHI将自己的工作浓缩为一块映照编辑部工作的棱镜,呈现假杂志在艺术书表达上的多重面貌

以摄影出版为主线工作的「JIAZAZHI PRESS」将带来最新出炉的出版物——来自史阳琨的《怀旧之邦》;假杂志图书馆(JIAZAZHI BOOKS)则以艺术写作为主题精选了包含MACK、Sternberg Press、FW Books 等多家国际艺术出版社的近二十余本书籍;耕植本地文化的《The PO Journal》将在展览期间发布创刊号分享并呈现“回望海洋”小展;同时在展位现场,还将特别展出塔可、214、朱宝蕾等摄影师的特别版作品。所有展出内容都源于假杂志编辑部的工作和兴趣,对于自身、艺术书和土壤环境的思考。与此同时,它更关乎于出版的可能,如何跳脱出固化的范式,以寻找更多的联结。

E04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以貌取书 —— 艺术出版中的书籍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部分中,设计师夺回了主体性,创造出了许多充满个性与先锋精神的艺术书籍,书籍设计师往往与内容提供者势均力敌,他们用视觉传达将艺术家的作品成功转译为一本实体的作品

参展单位:

Typo-D / 邵年@公共劳动 Pubilc Labour / 有关设计部门 RELATED DEPARTMENT / PAY2PLAY / 立入禁止 / 何翩翩与麦石工作室 / 高晗 HAN GAO / BHKM 雨田事务所

BIBF艺术书展依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平台优势,借助国际一线艺术出版品牌的影响力、海内外艺术院校的学术支持、文化艺术机构的市场运作经验,力争向从业者展示艺术品牌的版贸活力,向公众呈现艺术书籍的多样性。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书展现场,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书籍的温暖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灵感和阅读乐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图书盛会,共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扫码购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 BIBF艺术书展

BIBF艺术书展(BIBF Art Book Fair)创办于2023年,每年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同期、同地举办。作为国内首个与国际图书博览会相结合的艺术书展,主办方致力于搭建起一个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为艺术出版提供专业支持,展开前沿对话。以书为媒,探寻书籍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邀请读者在书页间感受艺术的力量。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Beijing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创办于1986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委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已成为国际第二大书展,是我国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书展平台,也是亚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书展。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家海内外展商参展,致力于中外出版物及数字多媒体出版物的版权交易、实物进出口贸易与阅读推广,已成为涵盖图书、数字、动漫等行业的大型国际出版交流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