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烈江姐的独子彭云早已定居美国,获终身教授,妻子是毛主席夫人的亲戚,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的回答令人难以理解。

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原型江竹筠同志收到敌人的拷打折磨,最终在狱中牺牲。

临终前,她用最后的力气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家书,希望让他以后能够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江姐的儿子彭云却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选择。

江竹筠出生在重庆一个穷苦的家庭中,在舅舅的照顾下,他们姐弟才得以来到学堂学习,接受教育。

在学校中的经历,让年幼的江竹筠对于爱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小小年纪的她,那时候就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受到进步书籍和思想的影响,时机成熟后,她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的事业。

在工作期间,江竹筠和另一个同志彭咏梧假扮夫妻,逐渐萌生了真挚的情感,两人结为夫妻,一起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在撤离之前,决定狠心将狱中被捕的江竹筠杀害。

这位拥有铮铮铁骨的女战士,直到死亡将至都没有露出一丝惧色,留下一封家书便慷慨就义。

她与彭咏梧的儿子彭云那时候才3岁,尚未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连接,亲生父母就相继成为了烈士。

在养母谭正伦的悉心教导和养育下,彭云健康地长大了。

懂事之后,彭云便清楚了自己的身世。尽管对父母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但是作为烈士之后,彭云不曾给父母丢脸。

他继承了父母二人的聪慧才智,在学校中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最终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其实这样的成就背后也少不了养母谭正伦的严格管教。

她对待彭云如同亲生儿子,既关心他的生活,又希望他能够成才,这样才不辜负江竹筠对自己的临终嘱托。

好在彭云确实如谭妈妈希望的那样,逐渐拥有了更优秀的成绩。

彭云早年接受公派前往外国留学,回国之后,他便来到了中科院做研究工作。

不过一年之后,彭云受邀前往了美国进行工作,自此之后就一直定居在国外。

“烈士之后”的身份让彭云始终备受瞩目,尤其是他在学成之后选择定居国外,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决定。

其实关于这点彭云本人做过解释,他坦言自己就是一个想要专心做学问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从研究内容来说,当时国内比较看重两头,不是纯理论就是完全应用,而美国则是注重中间段。

对彭云来说,当时美国的研究内容更加适合自己,于是便选择了前往国外工作。

另外,提到母亲江姐的遗愿,彭云表示自己只做到了一半,这确实是留有遗憾的事情。

母亲希望他能够堂堂正正做人,认真做学问这部分他的确完成了,但是为中国建设事业出力这方面做的太少。

不过他明确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做对不起祖国的事情,母亲在天之灵看到自己做这样的选择,应该也不会责怪。

最后,彭云对于回到祖国做出了肯定的回应。他表示退休之后还是会回到中国,因为亲人朋友们都在这里,他看到国内的发展也感到很兴奋。

资料来源:

烈士江姐唯一儿子定居美国 坦承难圆母亲遗愿——北京青年报

江姐之子在美国:母亲的遗愿我只做了一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