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快报每周一准时更新

追踪科研热点、分享行业资讯

热点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抢救患者致上课迟到被处罚,校方回应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抢救患者致上课迟到被通报处罚事件引发热议。

这份通报提到:根据规定,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 15 分钟至 30 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

俞莉老师当日迟到时长为 29 分钟,但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俞莉老师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

经研究决定,对俞莉老师做出以下处理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老师 5 月奖金 2000 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俞莉老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浪热点

该通报文件引起网友热议:「人命重要还是上课重要?南方医科大学:上课最重要。」「教条主义,在尊重生命护佑生命面前,显得可笑可恶可憎。」

不少网友表示教师迟到原因是治病救人,校方不应进行处分,有的网友还对校方规定产生质疑。

根据澎湃新闻的调查显示,2020 年 1 月南方医科大学曾在微信公号「南医大教学」公布了《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根据该规定的第二条,由于不可抗力和突发事件影响教学秩序、教学进程的,不被认定为教学事故。

该规定还显示,教学事故责任人如果认为教学事故认定与事实不符,可在教学事故决定公布次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向委员会提出申诉。

南方医科大学很快就此事件做出了回应,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称,学校已关注到有关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

作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优先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

学校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南方医科大官方微信公众号

6 月 17 日,新浪新闻在场查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官方预约挂号平台发现,救人迟到儿科俞莉医师已停诊。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门诊工作人员回应称,「是有事情停诊了,停诊的话是门诊那边安排的,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至于什么时候恢复接诊,工作人员则回复称 「 目前没有接到通知。」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新浪新闻、南方医科大公众号

高校新闻:

上海交大、武大、华科等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

近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渐次落幕,报志愿、选专业很快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据悉,上海交大将从 2024 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更为灵活的转专业政策, 提出转专业的申请,是面向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所有学生。

除了约定批次以外,比如强基计划、保送生录取或者艺术类批次录取的专项的一些同学(以外),其他的全部是放开的,都可以参加到转专业的申请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

华中科技大学则在本科生入校后提供 4 次转专业的机会,从大一覆盖至大三。

武汉大学此前也曾宣布 2024 年起本科新生转专业能够做到「 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 」

而从相关介绍中不难发现,学校在不同程度上放松了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限制,一些学校甚至允许学生在读期间多次申请转换专业。

这对许多正在陷入选择焦虑的考生和家长,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安慰。而对于更多在读大学生来说,更加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对他们无疑更是利好。

信息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

学术新闻:

延期毕业的学生将被罚款 2.35 万元,引发学生抗议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消息,荷兰最近组成的极右翼联合政府近日正在推动一项新联盟协议。

计划自 2026 年开始,对延期毕业超过一年的学生处以高达 3000 欧元(约合人民币 2.35 万元)的罚款,引发了该国学生和青年组织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估计,该政策每年可能会令 9400 名学生被迫支付罚金。(据悉,该新政也将增收外籍学生的学费)

目前,已有荷兰学生联合会、全国学生协会等 40 余个组织联合签署抗议信,认为这一罚款政策将给学生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限制高等教育的普及,并可能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呼吁政府慎重对待延毕罚款政策,确保高等教育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和可及的。他们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此事,并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维护学生的权益。

信息来源:《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学术动态:

2024 年首篇 Nature,张锋团队基因编辑领域再创新高近日,张锋团队与东京大学 Osamu Nureki 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期刊上发表研究,揭示了关于先导编辑系统中 pegRNA 指导的逆转录过程的结构基础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揭示了先导编辑器复合物的结构,为优化先导编辑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揭示 pegRNA 指导的逆转录的结构基础。基于结构见解,张锋团队设计了新的 pegRNA 变体和先导编辑变体,旨在提高先导编辑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设计为开发多功能先导编辑工具箱铺平了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Nature

该研究主要包括结构基础、功能分析、结构设计三个部分。为先导编辑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随着先导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其在基因治疗、疾病模型构建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不仅推动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

信息来源:丁香学术

行业新闻:

动物实验成果最终转化为获批疗法的比例仅为 5%

近期发表在 PLOS Biology 上的一项分析显示,经过动物测试的疗法中仅有 5% 最终获得用于人类的监管批准。

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领导的新研究,对 122 项系统评价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评价评估了生物医学疗法从动物到人类的转化。

研究者对动物研究成果进入人体研究、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和监管部门批准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并比较了动物和人类研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结果发现,在针对 54 种人类疾病的 367 种治疗性干预措施中,50% 从动物研究推进至人类实验,中位过渡时间为 5 年;40% 进展到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中位过渡时间为 7 年;只有 5% 进展到监管批准,中位过渡时间为 10 年。

不过,动物研究的阳性结果和人类临床研究之间的一致性很高(86%),并且从动物研究推进至人类试验的成功率可能高于此前的结论。最终批准率较低说明动物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存在潜在缺陷。

信息来源:PLoS Biology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

如需进群

可以先加实验菌企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