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陕西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县行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组织动员全省性社会组织赴市县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困难,充分发挥全省性社会组织资源、技术、人才优势,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和产业发展,实现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互促共赢,以实际行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方案强调

活动聚焦建圈强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特色产业等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明确了全省性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六个服务”。服务科技创新,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社会组织、智库类社会组织要注重动员、链接、整合社会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供智力支撑,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市县构建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市县经济市场竞争力。服务现代化产业,全省性行业协会学会、网信领域社会组织要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重点围绕提升34条产业链专业化能力和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省性社会组织要着眼提升城市能级、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积极参与关中地区科技赋能创新升级、陕北地区能源革命转型升级、陕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等政策落地实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服务文化建设,全省性文化领域社会组织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革命文化、都市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情特质,积极参与秦岭文化、黄河文化研究阐释和品牌打造,助力构建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文旅板块。服务生态保障,全省性环境保护类社会组织要聚集社会力量、优质资源,助力双碳战略、建设美丽陕西,当好生态卫士,积极推进秦岭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生态脆弱区保护、渭北山地生态修复等,开展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活动。服务对外开放,全省性社会组织要发挥公益性、民间性、专业性等特点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具有影响力的全省性社会组织“走出去”,促进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方案指出

开展全省性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县行活动,“五要”是关键。

一要强化动员引领。要动员引导全省性社会组织走进市县、融入乡村,本着“主动参与、自愿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组织在资源对接、服务引领和专业协调方面的优势,重点推进举办区域经济主题交流、推介招商引资、参与或组织博览会展等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二要搭建供需平台。依托“智慧民政”陕西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系统,搭建全省性社会组织市县行活动信息供需对接平台,适时举办资源对接会、座谈会等,加强全省性社会组织与市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与联系。

三要开展主题活动。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行”活动,动员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及其会员企业、智库类社会组织提供招商引资项目、服务项目、招聘岗位,组织部分全省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会员企业代表赴当地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开展实地考察,促成项目合作。

四要建立联动机制。全省性社会组织要加强调研、筛选,掌握项目需求;市县要做好工作衔接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解读、环境营造等工作。要建立便捷的信息反馈渠道,提高供需对接成功率、成果转化率。

五要密切苏陕协作。省民政厅积极对接江苏省民政厅,动员引导更多江苏省社会组织来陕参与经贸合作、专业论坛、招商推介、产业对接等市县行活动,促进苏陕社会组织领域协作提质增效。各地民政部门要策划一批适合本地与江苏省社会组织人才、市场、服务等优势资源对接的项目,促成项目签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杜雪

校稿:胡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社会组织

电话:029-8520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