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来得非常及时啊!”种粮大户卢家祥望着出水管中的汩汩水流,脸上满是欣喜。

6月13日下午,在固始县分水亭镇盘龙村,一群“红马甲”正顶着炎炎烈日,热火朝天地帮助农户从斗渠向农田灌入插秧用水。

盘龙村位于梅山灌区中分干渠的最下游,卢家祥家的小麦收割较迟,错过了正常灌溉时间,梅山灌区黎集事务中心主动作为,成立党员突击队,实行点对点精准灌溉,把水及时送到了田间地头。

当下正值“三夏”关键时期,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固始县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多措并举、聚合发力,强化水源调度、多途径取水供水,扎实做好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确保全域农业灌溉用水充沛有保障,为全年农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整个夏种期间,该县水利部门持续关注全县水情旱情,抓实抓细农业生产、水利保障各项措施落实。于5月16日上午鲇鱼山总干和灌河输水洞同时开闸,25日结束灌河引水,恢复鲇鱼山总干一渠引水,在一个星期的大流量灌溉时间中,全灌区引水4000万立方米,栽插水稻40万亩,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灌区旱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截至6月13日,固始县梅山、鲇鱼山两大灌区累计灌溉供水约3.2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82.6万亩,把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位于该县北部的杨集乡属于传统农业乡镇,全乡现有耕地11万亩,水稻种植面积8万余亩,主要灌溉用水来源为鲇鱼山水库供水。夏种开始之前,乡党委政府组织农水、应急(气象)、各村党支部书记、部分种粮大户召开座谈会,初步预测全乡用水量并积极同上级水管部门接洽,提前做好灌溉用水申请。与此同时,对全乡30余公里干渠及支渠、毛渠进行提前疏浚,确保行水流畅,供水及时。组织成立抗旱应急小分队,对有抗旱困难的种粮大户、困难户等进行帮扶,协调解决他们的个性化问题,确保抗旱保供水工作出真招、出实效。

田湖村范家埠村民组800余亩花生、玉米因干旱缺水严重,该乡第一时间组织农业、应急、电力等部门一道在该村民组现场办公,下拨资金15000元购买电线、抽水机等设备,由电管所技术支撑,解决该村民组群众架线保灌溉问题。

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下,河流水位持续走低,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赖河水提灌的丰港乡付寨村结合自身地形优势,组织村民抗旱志愿队在提灌站引水处拦河筑坝,抬高水位,方便水泵从河道中抽水,抗旱队员灌沙袋、扛沙包、筑河坝,与提灌站抽水机相互配合,顺利完成截流提水,缓解群众燃眉之急。

洪埠乡任营村潘加金包地1100亩地种植旱稻,因近期干旱缺水,急需灌溉浇水,于6月14日9时到国网固始县供电公司李店中心供电所申请抽水灌溉用电装表,供电所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通过抗旱用电业务“绿色通道”,简化业扩报装流程,于当日中午12时由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完成装表送电。

为确保广大农业用户灌溉用电安全无忧,国网固始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为抗旱保苗提供“满格电”。开辟农业抗旱用电“绿色通道”,简化业扩报装流程,优先办理抽水用电业务,提质提速,当日送电;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帮助检查灌溉抽水设备,消除用电安全隐患,确保农户抽水用电安全;实行24小时保电抢修值班制度,按照“先复电、后抢修”原则,最大限度提升农时用电可靠性;新建10千伏线路4.4千米,低压线路5.7千米,新建改造配变15台,为全县提灌站、机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抓好当前抗旱抢种保苗工作,对于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至关重要。固始县农业农村部门和水利部门派出技术指导组,分赴各乡镇开展抗旱抢种保苗工作督促指导,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抗旱播种和引水灌溉。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联盟的作用,对旱情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县掀起抗旱抢种热潮,确保全县秋粮面积稳定。(信阳固始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何婷 姚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