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来聊聊啥是“期权合约”。说白了啊,期权合约就是一张让你在未来有特定权利的纸。你付点钱,也就是“权利金”,然后你就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用一个之前约定好的价格,买或卖某个东西。有点像预定,你先交点定金,到时候就能以优惠价买东西或者卖东西。

认购、认沽期权是啥?

认购期权呢,就是你付了权利金之后,未来能以某个价格买东西的权利。比如说,你觉得某个股票未来会涨价,那你就可以先买个认购期权,锁定一个低价买入的机会。

认沽期权则相反,是你未来能以某个价格卖东西的权利。如果你觉得某个资产未来会跌价,认沽期权就能帮你锁定一个高价卖出的机会。

期权合约的五大要素

每张期权合约都包含以下五个基本要素,如图就是50ETF期权合约的交易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合约标的:期权合约所指向的具体资产,比如某只股票或ETF。

2.行权价格:你行使期权时,买入或卖出资产的固定价格。

3.到期日:期权合约有效的最后一天,之后期权就失效了。

4.合约单位:一张合约代表的资产数量。

5.合约类型:期权是认购还是认沽。

举个例子,如果小明买了一张行权价格为1.700元、合约单位为10000、6月26日到期的50ETF认购期权,这意味着小明可以在6月26日以每份1.700元的价格买入10000份50ETF。

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

期权的行使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规则:

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当天行使权利,就像电影票,只能在指定时间入场。

美式期权: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交易日行使权利,包括到期日当天,就像月饼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随时兑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权合约那么多,如何选择一张合适的?

50ETF期权合约它们分为当月、下月、季月和隔季月合约,每种合约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1.近月与远月合约的区别

近月合约(当月和下月)通常流动性更好,成交量更大,因此更受投资者青睐。而远月合约(季月和隔季月)虽然可能提供更长的时间来等待市场变化,但它们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交易成本可能更高。

2.流动性的变化

随着期权合约到期日的临近,其流动性会发生变化。当月合约的流动性会逐渐降低,而下月合约的流动性则会提升。特别是在行权日前一周,期权的时间价值损耗会加快,这时候选择下月合约通常更为合适。

3.杠杆效应

期权的杠杆效应是指通过支付较少的权利金来控制较大价值的资产。近月合约由于价格较低,其杠杆效应通常比远月合约要大。但随着当月合约临近行权日,其杠杆率会进一步增加,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4.实值、平值和虚值合约

实值合约:当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或高于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时,期权具有内在价值。实值合约的价格变动主要受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波动率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平值合约:行权价格与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相近。平值合约受标的资产价格和波动率的双重影响。

虚值合约:行权价格远离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期权没有内在价值,只有时间价值。虚值合约的价格受波动率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在股价大幅波动时,其价格可能会有显著的涨幅。

投资者策略建议

对于希望快速进出市场的投资者,下月合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和适中的杠杆效应。

对于愿意承担更高风险以追求更大收益的投资者,当月合约在临近行权日时可能提供更高的杠杆率。

对于波段投资者,需要注意合约到期的风险,并适时移仓到下月合约以避免损失。

期权相关的知识、开户、个股询价、股指期货交易来源:期权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