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新城起雄风

雄风浩荡,大潮奔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今日之贵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集群如云汇聚、发展动力磅礴激荡! 黔中大地,青山绿水之间,一座现代化新城正飞驰电掣般崛起。

时间是一支如椽巨笔,镌刻下奋斗者坚实向前的足迹。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安新区考察,对新区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区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

时间的指针,在那一刻加速转动,奋斗热潮持续掀起。

2023年6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8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一系列精准措施,要全力推动贵安新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时间的指针转到2024年6月17日。 战鼓未歇,号角声声。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生动实践,正在贵安大地精彩上演。

一年来,贵安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扣“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四大定位,聚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以一条条大道、一栋栋建筑、一个个园区,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宽度和高度。

——聚焦全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贵安新区以做强经济功能为导向,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大干快干、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雄风尽展。 2023年,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1%,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聚焦全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贵安新区以做强开放功能为导向,推进开放通道四通八达、开放平台提升能级、开放环境引领示范。 2023年,贵安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8%,增速在全省遥遥领先,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已见雏形。

——聚焦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安新区以做强生态功能为导向,扎实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大行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一座现代国际化的宜居宜业之城跃然于眼前。 目前,贵安新区绿色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98%。

——聚焦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贵安新区以做强城市功能为导向持续发力,呈现出人口导入持续加力、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固本强基的生动场景。 2023年6月以来截至2024年6月初,新区新增人口5.9万人,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谐发展。

这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为“三年大变样”拉开帷幕,正带给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以更大鼓舞。 拥抱贵安新区,未来一定一天更比一天好!

风云激荡,豪情尽显。 贵安厚望在肩,必将一往无前。

关键词①: 加速崛起

产业集群引领

贵安新区大步奔向“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这是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重要使命。 自成立以来,贵安新区锚定目标,坚定不移为之奋斗。 特别是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来,贵安新区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产业集群规模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俯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数据显示,2023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24.1%。 今年一季度,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再次突破20%,在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位居前列,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三大基地”蔚然成势

近日,中国社科院《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据宝模式”研究》一书出版,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据宝模式”备受关注。

作为贵安新区本土大数据企业,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数据宝直连50多个国家部委、国企央企数据,实现302个场景的落地应用。 2023年,数据宝实现销售收入超3亿元。 ”该公司董事长汤寒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忙碌中的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

数据宝的发展是贵安新区数据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去年以来,贵安新区聚焦三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数字经济迎来突破: 智算从无到有,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落地建设,中国电信“东数西算”智算中心、贵州主枢纽中心“前店后厂”模式建成投运,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挂牌,网易贵安数据中心、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截至目前,贵安新区累计部署智算卡9.58万张,算力规模达到30.7Eflops,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项目的带动,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初步构建,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航发精铸等企业产能加快释放,以中车时代绿色装备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落地投产,产业生态加速形成,2023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9%……

产业集聚优势正逐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2023年,贵安新区经济增速自2018年有统计核算数据以来首次超过20%,达24.1%。 今年一季度,贵安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9亿元,增长20.2%,在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位居前列。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近年来,贵安新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平台、科技投入、科技人才“3+3”部署,让科技创新成为贵安新区融入骨子里的基因,呈现出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加快成长、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生动图景。

去年以来,华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乌江实验室、大数据国家工程中心贵安分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项目入驻贵安,科创平台、要素加快集聚; 瞄准智算中心、行业大模型和云服务,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5月24日,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举行

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 贵安新区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不断推进校地企合作。 5月24日,在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上,贵安新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等7所院校签署校地合作备忘录,多家单位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地企沟通合作的渠道越拓越宽。

贵安新区以此为新起点,加快推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贵州科学城“四城”联动,促进贵阳贵安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全省科创中心打造。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贵安新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46%,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达到83家。 2021年贵安新区成立合同登记站以来,贵安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目前已突破100亿元。 其中,2023年贵安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1.4亿元,同比增长131%,创新活力涌动。

建设招商齐头并进

6月10日,走进贵安新区上海张江软件产业园A区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挖掘机等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百余名工人正在作业,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12月底建成交付的目标,我们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几乎一天一个样。 ”贵安发展集团旗下城市置业公司项目管理部副部长孙怡雄说。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在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车间,工人正在作业。

贵安新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张江(贵安)高科技产业园、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建设项目、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筑企通(西南)建筑数字技术产业园、贵州梅园、中车贵阳贵安时代绿色装备产业基地、网易贵安数据中心、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一张张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招商引资全力推进。 2023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外出招商19次,足迹遍布上海、北京、杭州等10余个城市。 8个招商小分队“走出去”95次,考察企业325家。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头号工程”强力推进,广泛对接引进项目,全程服务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截至5月底,贵安新区共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236.49亿元。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 如今,贵安新区一家家高新科技企业落户、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园涌现、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正在转化,更具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加速构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关键词②: 对外开放

内联外畅

贵安新区锚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不放松

省委、省政府去年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来,贵安新区围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在拓展开放通道、建强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上持续发力,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贵安新区外贸进出口额达107.93亿元,占全省比重的14.2%; 今年一季度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4.46亿元,同比增长52%。 2023年,贵安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8%,增速远高于全省和贵阳市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贵安综合保税区一角

开放通道内联外畅

6月4日,一批200多万美元的电子产品从贵安综合保税区(马场产业新城、深贵产业园)围网内的贵州安芯电子有限公司发出,经贵阳飞往香港。 “截至6月初,公司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6844.46万美元。 ”安芯电子总经理洪释怀说。

作为一家从事电子元件封装的企业,安芯电子于2022年7月投产。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在开放通道建设上进一步发力,助推区内“贵安造”产品远涉重洋。 洪释怀说,去年,公司进出口总额达18.2亿元人民币,实现飞跃发展。

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成渝主轴、沪昆走廊的重要节点及连接成渝、长三角、珠三角和东盟的十字交通枢纽。在开放通道建设上,贵安新区已构建起内联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 高铁方面,2小时畅联川滇渝经济圈、4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7小时覆盖长三角、京津冀;

  • 公路方面,新区重点打造的黔粤物流通道公路卡班,通过整车运输等方式,到今年5月初已累计运输货物1.8万吨;

  • 出口方面,贵安新区开通连接广西凭祥、越南等进出口开放通道,连接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跨境物流通道;

  • 物流方面,依托车夫网,积极布局越南、泰国、印尼3个海外仓和凭祥中转仓,依托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大与成渝地区、北部湾港口的合作力度; 通过贵港直飞、成渝联飞、“经珠港飞”等方式,开辟开放新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贵安新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开放平台提档升级

翻开贵安综保区2023年成绩单,一组耀眼的数据展示了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的亮眼业绩: 2023年,在全国整体外贸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贵安综保区逆势上扬,实现“双百亿园区”新突破,成为全省首个外贸进出口额和工业总产值均实现100亿元以上的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今年一季度,贵安综保区开放型经济继续积极稳健发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73亿元、同比增长38.9%,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4.46亿元,同比增长52%。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在开放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构建“一区两城三园”开放平台,实现平台提档升级

  • 一区即聚焦产业基地型综合保税区的核心定位,推动贵安综保区与马场产业新城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桥头堡”,辐射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际市场。

  • 两城即依托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聚焦数字产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跨境数据存储服务中心,围绕华为云生态圈已落地大数据企业800余家; 依托花溪大学城,聚焦人才和研发,打造科创及人才高地。

  • 三园即张江、深贵、苏贵三个产业园,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开发园区,采取“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产品+市场”“企业+资源”模式,面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度产业合作,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的示范园区。

此外,贵安新区还聚焦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市场需求,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加强与非洲等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越来越多新区企业、产品正走出贵州、走向国际市场。

开放环境全面优化

贵安综保区在海关卡口处设立企业服务全响应中心,是优化开放环境、提升“贵人服务”的务实之举。 2023年,贵安综保区加快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强化企业“十要素”服务保障,共完成帮办代办服务事项500余项,经营主体办事更为便利、舒心。

聚焦新区涉外企业开启“绿色通道”; 为新区4626家活跃企业提供网格化包保服务; 提供“不见面、网上办”“即到即办”等便利服务举措。 一项项新举措、一个个新进展,是贵安新区做好开放要素保障、优化开放环境的具体实践。

“选择落户贵安综保区,既看中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以及对外开放的通道优势,更看好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所带来的政策效应。 ”贵州安广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高管陈新志说,贵安综保区派专人对接服务,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要提出来,立即就能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相关部门给了我们不少政策,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拓宽赛道。 ”洪释怀说。

“贵安综保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在融资、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发展。 ”贵州双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长钟勇军说,去年,公司实现总营收7.003亿元。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始终是贵安新区追求的目标。 贵安新区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五个一办”,审批承诺时限整体压缩4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94.5%。 目前,贵安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上线运行,实现税务、海关、银行之间的横向税费缴付支付,同时,采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先出区后报关”等通关便利化举措,不断优化开放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③: 绿色发展

凝心聚力

贵安新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作为肩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任务的国家级新区,自成立以来,贵安新区始终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工程、发展工程、环境工程和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聚焦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大行动”,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绿色发展的成色更加显著。

绿色发展成绩斐然

走进位于贵安新区的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工厂生产车间,一瓶瓶可口可乐系列产品从自动生产线上下线,检测后装箱运往仓库。 每一瓶饮品瓶身上均印有“回收我”的可持续包装标志,承载着企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建厂之初,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工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生产线,从设备到技术,力求实现能耗最低、物耗最少、水耗最省,发力绿色生产。

去年12月,该公司获评“2023年省级绿色工厂”,进一步扩大贵安新区绿色工厂“朋友圈”。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4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

近年来,贵安新区坚持以绿色为底色,着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推进节能、降碳、减污、扩绿,取得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宁德时代贵州基地获得国家“零碳工厂”认证; 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绿色低能耗技术改造工作,晶泰科二期智能显示模组、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电池制造基地等技改项目深入推进; 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以马场科技新城、大学城为先行区,规划建设“地热+”可再生能源站,逐步将贵安新区打造成贵州省区域级绿色低碳新型城市地热能示范区。

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贵安新区大力改革探索,在全国绿色金融试验区5年终期评估中,评分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

数据显示,2023年贵安新区绿色经济占比达42.9%,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既能把资源合理回收利用,又督促大家爱护环境,还可获得日常生活用品,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每周,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定期举行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总能引来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

花溪大学城大学生每逢周三便骑行共享电瓶车前往党武集市“打卡”; 马场镇、高峰镇居民出行乘坐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从垃圾分类到低碳出行,从环保购物到健康饮食,贵安新区广大市民正积极践行绿色生活。

2023年,贵安新区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倡导绿色生活的引领性工作,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全民在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目前,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成区达39.2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70.07%。

同时,贵安新区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环城水系,打造月亮湖、星月湖、车田湖“三湖绿色生态走廊”,打好供水污水管网建设攻坚战,进一步擦亮生态文明的城市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2023年,贵安新区还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商场和商务楼宇、绿色学校、绿色酒店、绿色家庭创建试点,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并以实施绿色消费促进工程、绿色文旅融合工程、绿色物流提升工程“三大工程”为抓手,举办贵安新区“黔货出山·乐享贵安”“畅享樱花·乐享贵安”等系列促销活动,发放绿色消费券4.45万张。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日,在贵安新区从事商品房销售的黄先生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一条关于月亮湖的短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阅读量达30多万人次,评论量达2000多人次。

“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太好了”“去过贵安好几次,环境真的没得说”“突然有了在贵安买房的冲动”……网友好评如潮。

贵安新区生态环境之美,除了“天生丽质”外,还与后天的“锦上添花”分不开。

近年来,贵安新区对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印发《贵安新区“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及污染防治工作,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围绕实施绿色文明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贵安新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落实和强化大气污染各项防治措施,科学防控污染天气。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利用,实现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6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

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等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管理。

《2023年贵安新区直管区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贵安新区直管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境内甘河、车田河、麻线河、马场河、思丫河水体水质为“良好”。

关键词④: 区域协调发展

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贵安新区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重要使命。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持续做强城市功能,加快吸引人口导入、集聚高端人才,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人口导入持续加力

6月,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现场,学校两栋教学楼已封顶,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国学教室等多功能教室也配备齐全; 在贵安新区尚义路小学项目建设现场,足球场已铺上天然草皮,田径场的塑胶跑道也已铺设完毕。 两所学校都将于今年9月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持续推动机构迁入,上海师范大学、贵阳市尚义路小学等一批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地新区合作办学。 省属四所高校(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15家省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创平台落户新区。

一年来,贵安新区紧盯政策、机构、住房、人才,围绕“卡、钱、户、房、岗”,实施人口人才集聚行动,出台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户籍限制全面放开、“一网通办”,强化就业服务等系列支持政策,加快吸引人口导入、高端人才集聚,积极争取符合新区定位的省、市单位和国有企业迁入,投用各类人才住房1.97万套,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建成贵阳贵安大数据产教联合体等实训基地6个,培养技能型人才8000余人,引进各类人才3.6万人、同比增长71.4%。

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以来,贵安新区新增人口5.9万人,现有常住人口43.29万人。

产城融合加快推进

目前,贵安新区累计落地数据中心20个、枢纽配套项目3个,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一年来,贵安新区在产业导入方面持续发力。 今年一季度,贵阳贵安数字应用场景发布会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举行,发布数字应用场景51个,其中开放场景21个、建设场景30个; 花溪大学城重点发展科教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培育市场主体2600余家; 马场产业新城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全省首个“双百亿园区”。 如今,随着华为、腾讯、苹果、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地,贵安新区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竞相追逐的崭新舞台。

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是贵安新区推进产城融合的又一个重要抓手。 围绕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等配套,贵安新区不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

一年来,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省,让新区群众更有“医”靠,贵安新区通过做实村卫生室、做优镇卫生院、做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多措并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全力构建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就覆盖全区百姓的健康平安网。 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评贵州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马场镇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此外,贵安新区还围绕“三城两组团”布局,全力构建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为核心,以云漫湖、红枫湖、克酬水库等文旅休闲商业带为串联,马场产业新城、大学城两大区域级商业中心和多个社区商圈为支撑的商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大学城等9个成熟社区商圈,思雅美食工厂等12条特色商业街区,城市“烟火气”日益浓厚。

城乡融合固本强基

龙宝大坝的1261亩现代农业示范田,是贵安新区端牢粮食饭碗、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田”。 去年,这片示范田喜获丰收,水稻亩均产量达到652.11千克,较2022年增产6.9%。 在龙宝种粮过程中,贵安新区总结出在优种上作示范、在农机上作示范、在组织方式上作示范、在改革创新上作示范、在实际成效上作示范的“龙宝种粮”模式。

一年来,贵安新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增质增效,推进农村“五治”工作,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收入、亩均收入“三大收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目前,贵安新区已建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8000亩、智慧设施渔业基地2个; 引进种业企业3家,建成林卡辣椒等种繁基地3个,党武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定; 获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 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00户,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无厕户、旱厕户基本清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建设为载体,坚定不移强“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季度,贵安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6.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增速全省第四。 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2年四季度的2.6比1缩小到今年一季度的2.11比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益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贵安新区“六月六”风情街、车田村、瑞士风情小镇等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 各乡镇、街道的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康养避暑等业态也呈现向上趋势,越来越多具有贵安特色的农业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 随着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的深入推进,目前贵安新区已完成8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并衔接城市规划,让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事记

2023年——

6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

6月17日,贵阳市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举行签约仪式。

6月17日,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开工。

6月21日,《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日,贵安站开通沪昆高铁跨市跨线动车,融入国家铁路网。

7月3日,西南地区首个建筑数字技术服务供应链平台——筑企通(西南)建筑数字技术产业园开园。

7月21日,贵安新区管委会与茅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9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与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月1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苏贵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

8月31日,上海张江(贵安)高科技产业园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揭牌。

9月8日,贵安新区首条220kV电力管廊建成投用。

9月22日,贵安新区渲染智算中心暨数字文化内容制作基地揭牌仪式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举行。

9月28日,贵安新区上海张江产业园大模型行业开发应用示范基地等五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10月18日,贵安新区管委会与上海师范大学在贵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7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产仪式举行。

10月27日,奇瑞集团、宁德时代项目产业链对接会举行,12个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相关项目签约。

11月16日,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四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11月20日,贵安新区管委会与燧原科技签订合作协议。

12月19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东数西算”工程算力保障报告 (2023)》(绿皮书)和“东数西算”工程算力保障指数,贵安数据中心集群算力保障指数居全国10个数据中心集群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21日,19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28日,贵安新区引进贵阳市优质教育资源签约仪式举行。 贵安新区将与贵阳市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办学2所、设立分校11所、组建教育集团18个的方式开展合作。

2024年——

1月4日,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5日,共建贵州智能产业新生态论坛暨贵安发展集团东数西算项目成果合作发布会在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云上屯)举行。

1月15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授牌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

1月16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入选贵州省软件名园。

1月20日,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普马村的贵州梅园正式开园迎客。

1月26日,贵安新区与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月22日,贵阳贵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贵阳贵安微星超智融合算力中心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3月15日,贵安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1日,美的集团首个自主建设数据中心——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开园。

3月22日,贵安新区2024年樱花季产业对接招商推介会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9日,2024年一季度贵阳贵安数字应用场景发布会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举行,共发布30个建设场景、21个开放场景。

3月29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人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3月30日,贵安新区管委会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华为云智算基地将落地贵安新区,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智算中心。

4月16日,贵安新区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洽接会在上海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7日,中车贵阳贵安时代绿色装备产业基地在贵安新区中车绿色产业园正式投产。

4月23日,贵安综保区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贵阳海关举行三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4月25日,西南(贵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在贵安新区龙山工业园开工。

5月10日,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场地平整及边坡支护工程开工。

5月13日,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医院(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举行揭牌仪式。

5月16日,深圳中电智方舟贵安青创分中心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揭牌。

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

5月18日,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在花溪大学城贵州民族大学举行。

6月5日,贵安新区2024年数据中心服务推介交流会举行。

来源|贵阳网

编辑|赵子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