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点是现在朋友之道的写实,不但不能帮助他,背过来还要打击他。尤其是利害关系的朋友,政治上的朋友,像这一类作风的人特别的多,都是“莫益之,或击之”,就是这个样子。

“立心勿恒”,“立心”就是动机,“勿恒”就是没有恒久的,这就不是朋友了,最后当然是“凶”。譬如男女问题,有位学生问我,男女之间,难道没有纯粹的友谊存在吗?我说:几乎没有。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不过很难有。因为男女之间就是我爱你,如果我爱你,你不爱我,你就会“莫益之,或击之”了。很多女生要我讲恋爱哲学,我说我不懂,因为恋爱哲学就是:我爱你时就爱你,我不爱你时就不爱你,完全以“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是为“我”,为“自己”,不会真正去爱人;有时即使做到爱人,也是为了“我”的需要而爱。所以说,这个爱的逻辑都是以“我”为中心,由“我”而来。假使真做到了无“我”,那个爱不叫爱,就是仁,是慈悲。这种爱社会很少见,或者有两个人能做到,一个人已经死了,一个还没有出生。

世界上的交情不是“莫益之”,就是“或击之”。无益于自己的,便打击。由这一方面看这个社会人生,也是很痛苦的。我们过去说过用人的故事,最初是感激你,后来变成你应该,最后变成了仇人,就恨你了。所以道家的《阴符经》就说,“恩里生害”,恩太多,对他太爱了,就会成冤家。教育孩子,教育人,都是一样。现在实施所谓爱的教育,只有“恩里生害”,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对了。社会上恩爱、利害、善恶、是非本来都是相对的,但今天的人只想抓住恩爱、利益,忽略了利害相对、相生的道理。

所以益卦说:“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就是不知所立。如果这个样子,无论做人做事都不会全始全终的,所以结果是“凶”。

——《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系传别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传》上下篇,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南先生的讲解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释,语言平易而哲理深刻。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