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明朝的封爵制度,清朝建立后对宗室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宗室成员分成了若干个等级,其中最高一级的就是和硕亲王,而且和硕亲王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和降等世袭的普通王爷。而且在清朝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能被封为亲王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朝的和硕亲王们(本文只讲述生前被封为亲王的人,死后追封的不算)。

1、清太祖努尔哈赤儿子

作为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在清朝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努尔哈赤自25岁起兵,经过40多年的征战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他一共生育了16个儿子,其中有四个被封为和硕亲王,亲王比例为25%。

次子代善骁勇善战,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努尔哈赤去世后拥立皇太极继位,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乾隆时期,乾隆帝将其定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十二子阿济格是努尔哈赤最后一任大妃阿巴亥所生,在清朝入关后被封为和硕英亲王,不过阿济格为人骄横,顺治八年(1651年)被顺治帝赐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

十四子多尔衮也是阿巴亥所生,他的事迹就不需要多说了,他堪称是清朝开国最大的功臣。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和硕睿亲王,顺治七年(1650年)外出打猎时突然去世。

十五子多铎也是阿巴亥所生,努尔哈赤生前非常喜欢他,很早就跟随皇太极上了战场,乾隆帝称他是“开国诸王战功之最”,崇德元年被封为和硕豫亲王,顺治六年得天花去世。

2、清太宗皇太极儿子

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最为被低估的一个皇帝,在清朝12帝中他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崇德元年他将国号从大金改为大清,清朝正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皇太极一共有11个儿子,其中三人被封为亲王,占比为27%。

长子豪格是正蓝旗旗主,很早就上了战场,立下了很多战功,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封豪格为和硕肃亲王,不过豪格在顺治年间被多尔衮陷害致死,媳妇儿也被多尔衮霸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豪格

五子硕塞在清朝入关后先后跟随多铎、阿济格南下平定各地,立下了赫赫战功,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四年后去世,年仅27岁。

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最小的儿子,顺治十二年(1655年)被顺治帝册封为和硕襄亲王,次年就去世了,年仅15岁。

3、顺治帝福临儿子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他在多尔衮与豪格的皇位争夺战中渔翁得利,继位为帝,在其期间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各地,不过他英年早逝,年仅24岁就去世了。在顺治帝短暂的一生中他一共生育了8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在生前被封为亲王,占比为37.5%。

次子福全在康熙六年(1667年)被封为和硕裕亲王,五子常宁在康熙十年(1671年)被封为和硕恭亲王,七子隆禧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封为和硕纯亲王,他们三人都在康熙之前去世。

4、康熙帝玄烨儿子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他一生生育35个儿子,续齿的有24位,而且个个都很有才能,其中10人生前被封为和硕亲王,占比为28.5%。

三子胤祉文学方面造诣很深,曾参与康熙晚年的夺嫡事件,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和硕诚亲王,雍正帝继位后被夺爵,获罪囚禁于景山,在禁所中去世。

四子胤禛有“冷面王”之称,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参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帝去世后继位为帝,是为雍正帝。

五子胤祺为人敦厚,没有参与夺嫡事件,在康熙四十八年与胤祉、胤禛一同被封为亲王,封号为和硕恒亲王。雍正十年病逝。

七子胤祐在雍正元年被晋封为和硕淳亲王,雍正八年去世。

八子胤禩有“贤王”之名,是雍正帝最大的对手,雍正继位后封其为和硕廉亲王,不过等雍正帝坐稳皇位后,就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将其下狱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胤禩

十二子胤裪是康熙帝诸子中寿命最高的一位,他与世无争,乾隆继位不久就封其为和硕履亲王,胤裪去世后乾隆帝还把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他为嗣孙。

十三子胤祥是雍正帝的铁杆小弟,雍正刚一继位就晋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胤祥竭力为雍正办差,最终在雍正八年积劳成疾病逝,年仅44岁,乾隆帝继位后下诏封其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十六子胤禄出继为庄亲王博果铎为后,继承庄亲王爵位,成为铁帽子王之一。

十七子胤礼在雍正六年被晋封为和硕果亲王,雍正临终之际还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不过他在乾隆三年就病逝了,年仅42岁。

二十四子胤袐在雍正十一年被封为和硕諴亲王,他被封为亲王的理由与别人不同,仅仅是因为雍正帝的喜爱就被封为亲王。

5、雍正帝胤禛的儿子

雍正帝一共有10个儿子,其中六个早夭,剩下的四个儿子中老三被雍正过继给政敌胤禩并削除宗籍,抑郁而死。老四弘历先是被封为宝亲王,后来继位为帝,是为乾隆帝。老五弘昼与弘历在同一天被封为亲王,封号为和硕和亲王,幼子弘曕被过继给果亲王胤礼降等承袭果郡王爵位。

6、乾隆帝弘历的儿子

乾隆帝应该是历史上名气最大的皇帝了,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高的皇帝,更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处处以他的爷爷康熙帝为榜样,不过在生育子嗣这方面却稍逊一筹。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其中6人生前被封为亲王,占比为35%。

五子永琪曾经是乾隆钟意的继承人,乾隆三十一年被封为和硕荣亲王,不过次年他就病逝了,年仅25岁。

六子永瑢被出继慎靖郡王允禧为后,封贝勒爵位,后来在乾隆三十七年被封为质郡王,乾隆五十四年被晋封为和硕质亲王

八子永璇不为乾隆所喜爱,但是他却是乾隆所有儿子中最高寿的一位,活了87岁。嘉庆四年,嘉庆帝亲政后晋封永璇为和硕仪亲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璇

十一子永瑆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和硕成亲王,道光三年去世,终年72岁。

十五子颙琰在乾隆多次立储无果后被秘密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和硕嘉亲王。乾隆帝60年皇帝期限满了以后将皇位禅让给颙琰,不过乾隆仍然把持朝政,颙琰夹着尾巴当了三年多的二皇帝,甚至还不如和珅。

十七子永璘不喜欢皇位,但却钟意和珅的府邸,在和珅被清算后嘉庆帝将和珅的府邸赏赐给了永璘,嘉庆二十五年永璘被封为庆亲王,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孙子奕劻亲手终结了大清。

7、嘉庆帝颙琰的儿子

颙琰子嗣很少,一生仅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早逝以外,其余的四个儿子在生前都被封为亲王,其中次子旻宁在嘉庆十八年被封为和硕智亲王,后来继位为帝,是为道光帝;三子绵恺在道光帝继位后被封为和硕惇亲王;四子绵忻在嘉庆二十四年被封为和硕瑞亲王;五子绵愉在道光十九年被封为惠亲王,亲王占比为80%。

8、道光帝旻宁的儿子

道光帝是清朝历史上非常中规中矩的一位皇帝,清朝也是在他执政时期被打开国门,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也是从他开始,他一共生育9个儿子,其中三人被封为亲王,占比为33.3%。

五子奕誴被过继给给惇恪亲王绵恺(奕誴的三叔)为嗣,继承惇亲王爵位,他为人虽有点混,但却是慈禧太后最为忌惮的一个人,现在清华大学驻地就是原来奕誴的王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子奕是道光帝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个,道光帝曾经在他和奕詝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下定决心立奕詝为太子,封奕为亲王。咸丰帝奕詝继位后,封奕为和硕恭亲王

其子奕譞是光绪帝的生父,同治年间协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逐渐受到慈禧的重用,同治十一年被封为醇亲王,光绪帝登基后,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小结:

咸丰帝仅有的两个儿子,次子早夭,长子被封为太子,所以他的后代中没有出现亲王,同治、光绪、宣统三帝无后,所以后代中更不可能出现亲王了。总结下来清朝前8帝中一共生育11位皇子,其中生前被封为和硕亲王的一共有35人,占比为31.5%。

除了皇子以外,清朝的宗室之中也出现了一部分和硕亲王,如努尔哈赤之地舒尔哈齐的六子被封为和硕郑亲王,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第四子岳乐被封为安亲王,代善的孙子杰书被封为康亲王,永璘的孙子奕劻被封为庆亲王等。总的来说清朝亲王的数量是明显少于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