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召开的和平峰会,带着解决俄乌冲突的期望,却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落幕。

当初为筹备这峰会,泽连斯基可是下了血本,全球160多个国家都收到了邀请函,这阵势,比过年还热闹。可到了开会那天,情况有点尴尬,只有92个国家和9个地区组织真来了,还有不少是“观察员”身份,说白了就是来看看热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的这些人里,有的国家的代表级别可不低,但也有不少是第二甚至第三级别的代表。这事也反映出,虽然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但对这峰会能出啥成果,心里还是打着鼓。

峰会开到最后,大家坐下来,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个联合声明。但这声明,跟预期的比起来,明显“缩水”了。原本想着能搞出个大新闻,结果却像是个小广告。还有13个国家拒绝签署瑞士和会联合公报。

这联合声明里,对俄罗斯提了三个要求,听着挺硬气。首先,要把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管理权还给乌克兰,这关系到乌克兰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是个大事。其次,要求黑海和亚速海的港口得完全开放,别再对乌克兰的民用港口搞小动作,也别拿核武器吓唬人。最后,得把那些被俄罗斯抓的战俘和被赶出去的乌克兰儿童给放了。这三个要求,听着挺合理,但能不能实现,还得看俄罗斯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峰会上,金砖五国中的巴西、印度、南非、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一个都没来。这就好比一个大型派对,结果发现最有钱的那几个大佬都没来,这派对的档次和影响力自然就下降了。这些国家的缺席,不仅减少了峰会的代表性,也让外界对峰会的成果和影响力产生了质疑。

而且,在峰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些西方领导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提前离场了。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些人本来应该是峰会的主角,结果呢,他们提前离场了。哈里斯16号晚上就飞回美国了,朔尔茨第二天上午就回德国了,岸田文雄在会议上呆了2.5小时就回日本了。他们来峰会,就是打个酱油,露个脸,然后就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提前离场的行为,无疑是给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些国家对峰会的成果并不买账,他们可能认为峰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这次峰会可是寄予了厚望,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峰会,为乌克兰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但现实却是,峰会的成果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这种落差,无疑是对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的一个打击。

国际社会的中立立场,却让峰会的局限性暴露无遗。除了欧美那几个国家,其他大部分国家对俄乌这事儿都保持中立,他们没打算站队,两边都不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在这次瑞士峰会上的立场,可以说是明摆着的。他们充满了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和对俄罗斯的指责。他们认为,这场冲突是俄罗斯对西方制定的规则的挑战,如果乌克兰输了,那就等于西方输了。

在西方看来,和平的先决条件是基辅不能投降,也就是说,乌克兰得坚持住,不能让步。但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俄罗斯能接受吗?显然,这给和平谈判设置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西方的这种立场,无疑给峰会的和平进程带来了难度。

而且泽连斯基召开这次峰会,他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和平,更像是为了在战场上获得优势。乌克兰希望通过这次峰会,能够拿到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然后拿着这份成绩单去向俄罗斯施压。但现实是,这份成绩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乌克兰的策略并没有完全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他们说,如果乌克兰军队从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四个地区撤军,并且宣布不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就愿意停火并开始谈判。俄罗斯的这个条件,显然是和乌克兰以及西方的期望有冲突的。这就像是两个不肯让步的对手,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平的桥梁很难搭建起来。

峰会虽然结束了,但事儿还没完。泽连斯基说了,签署国得根据公报里提到的那些问题,分组讨论,拿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来。他希望这个准备工作得快,别拖拖拉拉的,得是“数月”而不是“数年”。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也说了,没参加峰会的国家,以后还能签这个公报。

比较意思的时,印度这次在瑞士和平峰会上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派出了驻俄罗斯大使去参加,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大使,代表了印度的立场和声音,但同时也暗示了印度可能不想在这场纷争中站队,而是想保持一定的中立和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错,他们可能不想因为这场峰会而影响到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这种“特殊”的参与方式,也让外界对印度的意图充满了好奇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