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营商环境整体取得新成效、展现出新气象。

6月14日,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最直观的感受者,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营商环境高度重视,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从市场主体切身需要出发,制定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实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1465.9万户,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216万户,均居全国第二位。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连续4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青岛入选位列前十的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淄博入选位列前十的地级市,山东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优化政务服务,切实降低制度成本。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各梳理发布10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较改革前均大幅压减;率先在全国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

山东淄博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聚焦行政审批系统涉及验资的26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山东省率先系统推进验资便利化改革试点,推动政务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山东优化政务服务,持续为企业和群众减负,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此次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直面问题,承认与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求全省上下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山东将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