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6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联合大学联合主办的京博匠师——2024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举办,来自全市45个文博单位及个人,共254名竞赛选手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公布的参赛选手年龄数据看,2024年北京地区文物职业技能参赛选手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从年龄上看,选手平均年龄不到38岁,最大的59岁,最小的17岁,年龄跨度较大,老中青三代技能人才同场参与竞技。平均年龄最大的项目是木作文物修复师,平均年龄42.23岁,平均年龄最小的项目是纸质书画文物修复师,平均年龄28.74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文物职业技能人才待遇、地位提高,工作环境改善,更多年轻人有兴趣、有热情从事文物技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竞赛共产生18名优秀个人和8个优秀组织奖。五个赛项前五名可升级获得文物修复师技师等级证书,考古发掘工赛项前三名可获得高级工等级证书。

赛事升级,规格高、范围广、参赛选手多

本次竞赛正式纳入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隶属文博领域职业技能赛道,升级为市级一类竞赛,是迄今为止首都文博行业规格最高、参与范围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职业技能竞赛,是首都文物职业技能人才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互鉴的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竞赛六个赛项列入职业技能大赛行业赛项目,涵盖文物保护、博物馆、考古三大文博专业领域,分设文物修复师和考古勘探工两个专项竞赛赛事组。赛项分别为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油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书画文物修复师、考古发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标国赛,突出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

竞赛对标全国文物技能大赛各项标准,确保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首都文物行业承担过全国赛裁判任务的各方面权威专家组成19人裁判队伍,对竞赛项目进行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安排上,在2022年国赛北京选拔赛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考古探掘项目基础上,增加了油作文物修复和纸质书画文物修复。文物修复师均设置30分钟理论知识考核和6小时技能操作考核。针对工序耗时长的书画修复和油作修复,提前录制全工序修复视频及部分修复作品,采用视频资料加现场部分文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方参与,合力统筹推进赛事赛程

竞赛以“匠心育英才 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由政府主导,专业部门指导,权威专家把关,文博单位积极参与,在京高校鼎力支持,形成多方联动,协力推进的合作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竞赛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得到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等联合承办。为加强竞赛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竞赛工作,成立了北京市文物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进一步严格设置赛项规程,细化赛事流程,完善竞赛标准和赛事组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赛育才,建设文博高技能人才队伍

大赛作为人才培养、交流提升的平台,围绕北京市文物局《十四五文博人才培养规划》中“京博匠师”工程,以赛训结合的方式,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作用,推动文博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第一次举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北京市选拔赛。2022年,结合全国赛选拔针对性开展北京地区木作、瓦作文物职业技能培训,对优秀选手进行赛前专训。同年,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并选拔15名选手参加全国比赛,最终木作、瓦作、陶瓷三个项目的5名选手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北京市荣获“优秀组织奖”。2023年,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2023年京津冀青年匠师培养项目”,三地首次联合开展青年文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引领,扩大文物保护研究成果影响力

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于2023年3月9日正式挂牌,竞赛选在基地进行,是北京市文物局科研机制创新成果的具体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提高文博系统的科研水平,促进北京的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竞赛在比赛现场集中展示古建筑传统灰浆及水硬性灰浆防冻融对比、古建筑大木构件碳纤维板隐蔽式修缮加固、石质文物无损检测、唐代殿堂型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及木架构受力性能研究、长城城墙病害无损检测等基地与高校合作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让文博高技能研究成果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扩大文物保护成果影响力。

竞赛现场,北京市文物局还组织北京联合大学与在京文博行业16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座谈,校企双方围绕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培养、文化遗产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供需双方互知互通、促进文博领域产学融合搭建平台。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