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肥城市王庄镇的63岁的刘先生突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立即赶到到王庄镇卫生院急诊科就诊,该院胸痛救治单元值班医生接诊后,第一时间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肥城市中医医院的远程指导下,经过评估患者病情,考虑患者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且无溶栓治疗禁忌症,为不错过最佳溶栓时机,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后,患者胸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小时后心电图ST段明显回落>50%。因卫生院暂不具备支架植入条件,经与肥城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联系后,立即转送中医医院继续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王庄镇卫生院建设“急救站”和“胸痛救治单元”以来首例溶栓治疗成功的案例。据卫生院负责同志介绍,自急救站设立以来,通过与上级医院实现有效联动,让周边急性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从而为患者能有机会到上级医院接受最佳治疗赢得时间。截至目前已累计接诊急诊患者1000 余人,脑梗成功溶栓18 例,心梗溶栓4例,严重创伤病人 25 例,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近年来,肥城市卫生健康局以“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为目标,扎实推进高效有序的急诊急救救治体系,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综合考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服务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等因素,合理布局急救站点,完善急救服务网络。分别新建第二人民医院、石横镇和王庄镇卫生院3处急救站,全市急救站增至6个。配齐配强急救力量,院前急救医护人数由68人增至89人,监护救护、负压救护车由20辆增至28辆。在新城、王瓜店、边院、石横和王庄建成5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基层首诊,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救治医疗模式已基本建成,打通了基层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和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急性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黄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在肥城市中医医院住院的石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激动地说:”我的病是严重的心绞痛,疼的都晕过去了,家里人一打电话,就把我送到俺镇上的卫生院,离得近,又是吸氧,又是输液,稳定了以后又用救护车把俺送到中医院。这不在医院做的导管, 手术以后呢,也不疼了,做的很顺利,我也很高兴。要是救得晚点,就危险了。”

据肥城市卫生健康局负责同志介绍,为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诊治无缝衔接,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肥城市3家三级医院全面升级改造了救护车急救通讯信息系统,引进先进监护仪、心肺复苏机、呼吸机等急救设备,抢抓救治“黄金时间”,打造“上车即住院”急救机制。在做好患者转运急治的同时,患者病情实时传至医院急救科室,院内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实现患者救治“零等待”。同时先后开展了床旁综合康复技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人工肝”等重症医学新技术新项目,救治能力实现了新突破。最大程度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下一步,肥城市将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健全急救网络、优化急救模式、提升急救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急救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路洲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