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些著名富商逝世,其家族后代争夺家产的新闻总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刺激夸张程度不亚于狗血电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台湾前首富王永庆突然离世,还没来得及立下遗嘱,这样的戏码又一次上演,老爷子生前有四任妻子,共同养育了四个子女,这样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自然也注定面临一次轰轰烈烈的遗产争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老爷子坐拥3000亿身家,其中的2600亿会被转移到子女的信托基金里面,那么剩下的400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0亿遗产

原来,王永庆未雨绸缪,生前就已经将400亿的巨额财产全部存进了瑞士银行

这下,子女们就找上了瑞士银行,说明情况后希望能够取出父亲生前存入的400亿,照理说,虽然没有立下明确的遗嘱,但是银行业也应该同意其子女的继承权,至于怎么分配,那是后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银行非但不同意王永庆子女们取出400亿的申请,反而向他们索取300亿,这一回应却让这一行人目瞪口呆,本来满心期待地心顿时沉入谷底:要想取出这400亿,得先支付300亿,这是个什么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普通人将工资积蓄存进银行,都能够得到一笔利息,照理说,瑞士银行还要连本带息的把这400亿退还,现在却居然让他们倒贴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王永庆出生于还在被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台北市近郊,王家的祖辈在清朝道光年间福建泉州移居到了台北县新店直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永庆的曾祖父王永来是家族的台湾第一代移民,为了逃避饥荒,他跟随母亲乘船渡海到了台湾,后来和林谨结婚生养了6个儿子,王永庆的祖父排行第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来到台湾后,还是延续了在福建的谋生方式,依旧是种茶卖茶为生,当时中国的茶叶贸易十分受欢迎,加上王家人丁兴旺,全家人勤勤恳恳,很快就摆脱了贫困孤立的状态,生活逐渐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王家人还是和中国传统家庭一样,始终觉得商人的社会地位不如读书人,希望儿孙辈能够通过读书考学走上仕途,成为官宦大家。

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就是王家里面那个走出来的读书人,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长大后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秀才,开了一家私塾学校,靠教书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王添泉到了适婚的年龄,王天来夫妇就给儿子精心物色了一个妻子,苏家的闺女,二人成婚后,不久就生下了三男一女,其中次子王长庚就是王永庆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永庆的创业之路

王永庆是王长庚的长子,好景不长,父亲就因病在床,家里缺少劳动力赚钱,经济十分紧张,为了帮助母亲养家糊口,刚满15岁的时候,王永庆就离开家乡了,去嘉义一家米店当了学徒,可能是世世代代的经商血脉的流传,没做多久他向父亲借来的200块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的十年时间,王永庆都在卖米,但他觉得长久下去并不能使他有更大的财富创收,于是就把这十年积攒的钱全部用来在老家新店买地,成为了地主,买下的50亩地转向了木材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复苏阶段,天时地利人和,王永庆居然凭借木材赚了千万台币。

当木材生意进行了10年之后,王永庆又将商业目光聚焦到了塑料上,他在1954年成立了福懋塑料公司,主要负责生产PVC,据悉他那个时候“就像一只瘦鹅”,全然无知地被一位台湾官员怂恿,开始进军塑料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塑料在全球都还没大规模投入使用,王永庆这一举动自然免不了招来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但他的公司还是在4月开始投入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开始生产之后,首批100吨的产品最后在台销量仅仅20吨造成了大量的滞销,因为行业下游的塑料制品加工者们对于王永庆公司的产品有很大的怀疑,都不愿意投资购买。

面对这样供远远大于求的困境,王永庆却并不灰心,他坚信卖不出去并不是需求不够,而是因为价格太高,关键就要依靠提高产量来降低生产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三年之后,由于改进了生产方式,台塑的产量增长了12倍,这大大降低了成本,下游产业也因此买账,纷纷与台塑进行合作,王永庆公司开始蓬勃发展,到了1993年,台塑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王永庆又建立了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作为当时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产四种人造纤维的公司,台化成为了王永庆商业王国的支柱,70年代以后,王永庆继续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一方面他为了解决台塑原料短缺的问题,开始向外寻求帮助,在1980年并购了美国一家石化公司,又涉足了电子产业,成立了南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王永庆以68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台湾第二名,同年,92岁的王永庆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慈善事业

作为全台湾家喻户晓的传奇,也作为几十年来化工行业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当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在许多场合都强调了其实就在于关注成本和效率,以及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的方法,这些经验直到现在都被当作实用的教科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永庆庆生前除了对于工商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之外,他还积极地参与公益事业,他的爱心洒遍了许多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他就捐赠了3500万元,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关注耳聋患者的治疗,捐赠了近200个的耳蜗。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永庆第一时间提出了要投资帮助中国内地建立一万所小学,同时又设立了“长庚奖学金”,这些举措都使许多学生受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又投入1亿元建立了公益信托,并且效仿了美国基金会模式,要求其家族子子孙孙都能够坚持践行公益,对社会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永庆为什么要选择瑞士银行,而不是中国境内任意一家银行来保存自己的巨额财产呢?这就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了。

一方面,从这些富商本人来说,由于中国社会目前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人们尤其关注财富上不平等的问题,比如说会出现一些仇富情绪,甚至会有报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将存款转移到瑞士银行,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社会舆论压力和道德指责的手段,大名鼎鼎的瑞士银行,它被称为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银行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名鼎鼎的瑞士银行

早在1934年11月8日,瑞士银行就出台了《联邦银行法》,该法律明确规定了银行将对储户的资料进行严格保护,包括内部工作人员的一切人员都禁止对外泄露隐私,甚至是对瑞士联邦政府也无可奉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首先吸引如此多客户的,就是它面向全球客户所提供的优质金融服务,保证了客户隐私的绝对机密,如果他们的身份信息遭到泄露,内部的员工也将面临极其严重的法律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如果其他任意一家银行接受了客户如此大笔的资金,对于银行自身,尤其是该网点的行长来说,都是一个可以完美解决自己的工作任务,甚至可以凭此拿到奖金提成的好机会,但这种做法无疑会暴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瑞士银行在处理客户的存款时候,也很少追问资金的来源,这种做法,使得客户的资金再一次得到了匿名性。

其实这种做法也使得一些人得以钻了法律的空子,瑞士银行也被称为“最肮脏的银行”,许多非法黑暗的交易,洗钱行动都可以因为所谓的隐私保护得以在这里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瑞士这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公认的中立国,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它都始终坚持了中立的立场,同时它也拒绝加入各种世界性的组织,因此其他国家就很难对其进行制裁和压制,毕竟谁想要和世界为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瑞士银行金库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它建于美苏冷战期间的军事掩体上,因此具有很大的安全系数,除了核武器之外,其他攻击对其的破坏性都很小,并且在其周围都有武装力量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因素都使得瑞士银行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和青睐,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为止瑞士银行接受的来自中国的存款总额高达2万亿美金,约合7.8万亿人民币

所以王永庆选择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存进去,倒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今取不出钱,总得给一个解释吧,这就要谈到瑞士银行和普通银行的不同之处了,不是支付给客户存款的利息,而是需要客户缴纳存款需要的保管费,存的时间越久,存的金额越大,自然保管费也就越高,毕竟和风险成正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按照瑞士银行正常的计算方式,就算是存100年也只需要支付10亿左右,300亿的保管费未免也太离谱了。

原来,在王永庆之前,也有很多富商像他一样在瑞士银行存入了大量资产,也是突然一命呜呼,由于没有立下遗嘱,家属找上引发许多纠纷,瑞士银行就被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瑞士银行就颁布了一条规定,只有缴纳巨额的遗产税后,才能取走这些没有立遗嘱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下王永庆的子女们都傻了眼,也无话可说,毕竟他们不可能拿得出300亿去换父亲存在里面的400亿,这笔钱到目前为止,都依旧存在瑞士银行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场遗产税的风波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就如同面对一块美味的蛋糕,却没有叉子吃,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它逐渐过期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