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正在办公的毛主席突然收到一封信,这封信是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寄来的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有些疑惑,但还是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耐心读完了这封信。

谁曾想毛主席越看眉头皱得越狠,甚至在看完信后给中央办公厅批示:“共产党不需要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就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在这封信中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能让毛主席做出“永不启用”的批示?最重要的是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季英

率领红25军打下一个个胜仗

这位被毛主席批示“永不启用”的人名叫戴季英,1906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他先后在武汉启黄中学、武汉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因此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

1926年7月,年仅20岁的戴季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武汉三镇知名的学生爱国运动领袖。次年2月,戴季英作为一名进步的学生,他成功加入共产党,投身于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潮流中。

1927年6月,戴季英受到党的委派,回到家乡发动并参加农民运动,并担任中共黄安县委委员等职务。同年9月,中共黄安和麻城两县委发动了“九月暴动”,戴季英则负责领导黄安各乡暴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11月初,中共鄂东特委决定武装夺取黄安城,戴季英成为黄麻农民起义的总指挥部成员。11月13日晚上10点钟,黄麻两县3万多农民浩浩荡荡朝着黄安前进,次日凌晨4点成功突破城垣,歼灭了警备队,成功缴获100多支枪,更是活捉了县长和一大批的土豪劣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8日,大别山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黄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黄安和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不久后国民党突然袭击鄂东军,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前提下,吴光浩、戴季英等人率领大部分起义部队来到湖北黄陂县坚持游击战争,而王树声则率领少数人在黄安和麻城的北部继续坚持斗争。

1928年春天,黄麻起义武装剩下的成员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担任军长,戴季英则担任第7军的党委委员,率部开始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5月戴季英担任黄麻县委书记,并成为黄安县地方武装指挥部的总指挥,积极发动农民参加土地革命,更是发动青年农民加入红军,这一举动也为“扩红”作出十分大的贡献。

同年10月,戴季英被选为中共鄂东特委委员,次年12月,他参与领导创建和巩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泽民

1931年6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成立,沈泽民担任书记,戴季英担任省委委员,他也成为沈泽民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助手。1932年戴季英担任红四方面军25军74师的政委,率部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斗。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第四次反“围剿”战斗虽然了,但我军消耗还是很大的,因此主力部队被迫西征,而戴季英所在的第74师则继续留在鄂豫皖坚持斗争。戴季英在这一时期的战功是非常显赫的。

1933年3月4日,红25军获得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敌军马鸿逵第105旅进入河南省光山县的郭家河村,正准备和汤恩伯的第89师换防。于是我军决定趁着马鸿逵部刚到大别山,人生地不熟、尚未站稳脚跟的时候,采取快速突击战术将他们全部歼灭。

3月5日傍晚,吴焕先向全军作了紧急动员,然后趁着夜色秘密急行军30公里,在拂晓前成功抵达郭家河。随后我军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次战斗是以第74师为主力的红25军获得胜利,我军仅伤亡30多人,并全歼国民党军两个团的兵力。

除此之外第74师的战士们还击毙敌军207团的团长马兆图、副团长吕宗文,俘获敌军205团团长马鸣及以下官兵2000多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戴季英在我军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更有人说他“颇有战将之风”。于是在同年4月8日的时候,戴季英升任红25军的政委,同时也担任第74师的政治委员、鄂东北游击总司令等职务。

4月中旬,红25军和国民党军在潘家河相遇,不出所料两军再次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次战斗的结果还是我军获得胜利,不仅击退了“清剿”区指挥官卫立煌部下4个师的兵力,还歼灭了敌军一个多团的兵力,这也令他们“围歼”红军的计划破产。

“郭家河战斗”、“潘家河战斗”也纷纷载入军史,戴季英的参与决策之功也是大家无法忽略的事实。

经过这两次战斗,红25军的军威大震,也迅速发展到1.3万多人。不过红25军越来越厉害也令左倾路线的领导人有些骄傲自满,随后命令红25军强攻敌军重镇黄安七里坪。

大家都知道黄安的七里坪是国民党的军事重地,敌军不仅在此处耗费了兵力和物力,还有超强的外力,因此想要将七里坪给攻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这是上级交下来的任务,红25军也只能听从上级的命令,于是在5月2日,红25军被迫攻打黄安七里坪,和敌军对抗整整43天还未能攻下,无奈之下只好撤离。此次战役我军共伤亡6000多人,红25军的实力也大大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国民党调集14个师,10万多人的兵力向鄂东北发起第五次反“围剿”战斗,面对强劲的敌军,吴焕先和戴季英决定躲避敌军的锋芒,并率部转战皖西北。

而他们在转战皖西北的途中,敌军又派出3个师扼守住要道,并用2个师再加上5个旅的重兵合围,令红25军受到重创,最终全军只剩下3000多人……

在那个飘忽不定的游击战争中,戴季英所带的部队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就会亲自召开座谈会议,并和一些基层战士谈心,讲革命道理。

在作战的时候,戴季英总是身先士卒,亲自历经险境,和战士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当时部队的食物不够,于是戴季英和战士们一起挨饿受冻,从不行使一点特殊的权力。

当警卫员看到戴季英蜡黄的脸后,便悄悄找来一点大米给他熬上一碗稀饭,戴季英看到这碗稀饭,摇了摇头,说:“我还能坚持,现在伤病员才是最重要的,你将这碗饭送给伤病员吧……”

在戴季英的心中,伤病员的情况要比自己严重得多,他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将伤病员照顾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期间奋勇杀敌

1934年12月10日,红25军进入山西洛南县境内,随后在此处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经过商讨后决定,在鄂豫陕边区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将之前的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

红25军抓住时机广泛发动群众,很快就在鄂陕边区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在此期间戴季英曾担任特委书记等职务,并参与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5年1月,蒋介石聚集11多万人向鄂豫陕边区发起“围剿”,红25军在吴焕先和戴季英等人的率领下扫除附近的民团,这也很快打开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局面。

3月10日,吴焕先和戴季英指挥红25军在陕西洋县附近设下埋伏,截取敌军警备第2旅两个团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敌军5个营被击溃,200多人被毙伤,俘获敌团长以下400多人。

4月中旬,蒋介石再次调集30多个团的兵力向鄂豫陕根据地发起第二次“围剿”,戴季英知道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方针,他每天率部行军上百里,日夜和敌军周旋,将敌军绕得团团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红25军北上商洛,直奔古镇荆紫关,7月份的时候又在山阳县伏击敌警备1旅,成功歼灭敌军300多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而敌军第二次“围剿”也宣布失败。

就在这个时候红25军从缴获来的敌军的报纸上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经在川西会师了,他们很有可能北上。而当时蒋介石又调集大军向川陕甘边区集结,企图将红军的主力部队围歼。

此时红25军究竟是该向川西方向转移,还是应该继续坚持北上呢?这一问题令戴季英等人十分困扰。

某天晚上,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吴焕先和戴季英等人做出了最终的决定:“郑位三等人继续留在带领部分武装战斗,红25军主力则向甘肃进发,以此来牵制陕甘边界的敌军,策应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北上。”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主力部队离开了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8月初,红25军成功占领甘肃两地的县城,随后翻山越岭,攻占胡宗南部后方的基地天水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知道这件事后急忙调部队回去支援,然而此时红25军正在大胆向敌军纵深挺进,从天水新阳镇强渡渭河,成功占领了秦安县城,也切断了横贯陕甘两省的西兰公路。

蒋介石气急败坏,连忙从成都行营发出数道命令,围追堵截红25军,就这样红25军吸引和调动了国民党兵力高达20万人,有效地策应了红军主力部队在川西的行动。

1935年8月21日,红25军军部机关直属队在王村突然遭到敌35师的袭击,由于我军仓惶迎战,再加上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太大,导致吴焕先不幸牺牲。

戴季英失去战友是十分伤心的,更何况对方还是和他并肩作战多年的吴焕先。不过此时并不是伤心的时候,戴季英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继续带领部队长征。

9月15日,红25军抵达陕北,和刘志丹带领的红25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季英被中央派往大别山,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副司令员。1939年6月戴季英从副司令员升任为司令员,在之后的两年中,戴季英带领第四支队和日军战斗上百次。

在此期间戴季英勇闯险境,擅长打硬仗,面对危机情况临危不惧,无数次重创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解放战争中,戴季英曾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委员、中原军区副政委等职务,他和第一纵队的司令员王树声曾率部和兄弟部队一起,扼守住中原战略要地,从而牵制住国民党不少兵力,为我军在东北、华北以及华东的战略展开赢得了十分宝贵的时间。

1946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将我中原军区6万多人形成包围之势,这也是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

在突围过程中,戴季英、李先念等人率部集战略转移、战略牵制的重任于一身,以机动灵活的行动方针将敌军的阴谋所粉碎,以十分小的伤亡给敌军重大创伤,也赢得解放战争首战的重大胜利。

中原军区各部队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精神当年就曾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46年5月上旬,周恩来在视察宣化店的时候就曾说过:

“同志们能够在敌人围困进攻和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在此处战斗,拖住了几十万的敌军,毛主席也曾多次表扬过你们。
大家可千万不能小看了你们坚持斗争的意义,你们怎么做对蒋介石可是有很大影响的,只要你们还守在这里,蒋介石心里就会不舒服,甚至连饭也吃不下。你们支援了东北战场,也大大配合了华北战场。在这次斗争中,你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你们每个人都立下了大功!”

中原突围胜利后,戴季英担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副书记、中原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戴季英向毛主席要官,被开除党籍、永不录用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而戴季英也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和开封市委书记。

尽管如此,但戴季英对组织给自己安排的职务并不满意。按理说戴季英的职务并不低,开封在当时可是河南的省会,开封市委书记也是一个不低的职务,然而他对这一职务却是十分不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戴季英认为自己从20年代就开始参加共产党,是共产党的省级干部了,又参加了长征,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参与了的。他认为自己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是河南区的书记了,如今的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应该属于自己才对。

于是戴季英倚老卖老,骄傲自满,更是在1951年年底给中央和毛主席写去一封信,他在信中说自己是一个对革命有功的功臣,要求自己做中央委员和河南省委书记。

可是戴季英不知道的是,在此时期曾有两类人伸手向主席要过官或者工作,毛主席都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持反对意见,或严肃处理,或明确拒绝,或严厉批评,从而为我们树立了选人用人上的典范。

毛主席看了戴季英的要官信后大为震惊,随后大骂道:“戴季英已经无药可救了!”

毛主席当即给中央办公厅批示:“共产党是不需要像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的,这种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2月12日,戴季英被开除党籍,回家反省。除此之外还在22日的《人民日报》上全文刊登了这一决定,这个决定在肯定戴季英“几个革命时期,对党和人民曾经做了不少工作,有过相当贡献”的前提下,重点将他的错误分为四点。

身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凭借着自己的资历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这样既违背了党的组织和纪律,还辜负了毛主席和人民对他的信任。

而戴季英的错误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楚,还体现在他对于利益的索取上。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向崇尚清廉的作风,因此他决不允许党内出现要官、贪权的现象。

可能其他人对毛主席这一决定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怨言,但戴季英却没有,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评,他欣然接受。虽然毛主席将他的党籍都给开除了,但他内心还是十分尊重和敬爱毛主席的。

此后戴季英一直在郑州定居,没过多久就有中央的工作人员找到他,希望寻求他的帮助。原来工作人员要撰写红25军的军史,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戴季英很有发言权。因此工作人员曾来郑州找到他,想要他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季英虽然在中央没有官职,但他对这些事情也是十分关心的,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文稿进行了修改,同时他还说:“你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能够写成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从这里足以看出戴季英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是没有怨恨的,相反还是一如既往地当成“一家人”。

就在戴季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3年后,毛主席曾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说:

“人活在这个世上,怎么可能不犯一点错误呢?不管是谁都会犯错的,只不过有大有小罢了。
不可救药的人是非常少的,比如说陈独秀、戴季英等人,这些都是犯错严重且不知悔改的。除了他们之外,大多数人都是能够通过同志们的帮助去改正错误的。”

1997年10月28日,戴季英在郑州病逝,享年9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对部下要求严格,不允许他们贪权,更不允许自己的亲友向自己要官。毛主席处理亲友关系始终坚持“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会因为旧情给他们牟利;救济亲戚但不会为他们撑腰。

毛主席有8个表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多次给他们写信,不仅给他们寄去钱,还会寄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并接他们上京游玩。

然而当这些亲友提出要毛主席推荐介绍他们到北京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却从未答应过,他说:“我不会给任何人开后门,如果这样做的话,‘人民是会说话的’!”

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给毛主席写信,希望能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毛主席则回复到:“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照正常规矩办事,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对待子女,毛主席则要求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不允许他们使用任何特权,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女呢?”不管是对待毛岸英的婚姻问题,还是对待李讷上学往返、吃住等问题,毛主席都是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是很看重故友和学友之情的,他早年曾在湘乡读了一年的书。新中国成立后却有十多位湘乡农村的同窗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毛主席对有困难的同学会给予经济帮助,但当同学提出请他出面找一份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却拒绝了。

在毛主席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宗旨,那种利用个人身份和地位中饱私囊,享受特权的做法是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

因此对于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也是不能手下留情的。毛主席做出“开除党籍,永不启用”的决定,既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也能让戴季英永远记住这件事,让他不敢再犯。

作为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始终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谋取任何私利。毛主席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永远还念公正、公平的伟大领袖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