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26日傍晚,位于人民大会堂的小宴会厅内人群窜动,早已布置好的三张桌子旁围坐得水泄不通。

在场的人中,除了周恩来等几位中央领导人之外,还包括钱学森、王进喜、陈永贵、董加耕等在各自行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代表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已是深冬,屋外凛冽的北风呼呼作响,刺骨的寒气笼罩在街头,呈现出一片寂寥之色。但小宴会厅内却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一边热烈地交谈着,一边时不时将目光投向不远处半掩着的房门上。

没过多久,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房门应声而开,众人的心情瞬间激动了起来。

“主席,您来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

由于手头上的工作太多,他先是批示了一些比较紧急的文件之后,才匆匆朝着宴会厅这边赶来。

这一天,正是毛主席71岁生日,而这位伟大的领袖,也借着这样一个机会,将这些代表们聚集在一起,以表达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谢。

看到众人纷纷站起身形迎接,毛主席笑着摆了摆手,亲切地说道:“大家不要拘束,都坐嘛”。

众人缓缓坐下之后,他再次幽默地说道:“今天把你们请来,可不只是为了吃一顿饭,毕竟这次用来招待的也都是些平常菜,可能还比不上你们在家里吃得可口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听此言,大家不禁露出笑容,气氛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毛主席向来平易近人,大家也都是有所感受的,所以也不再拘束,纷纷开口闲谈了起来。

突然,毛主席像是想到了什么,赶紧伸出手摸着身上的几个口袋,紧接着手中便多出了一盒香烟。

看着钱学森、王进喜等人不解的目光,毛主席笑了起来:“我平时抽烟多一些,大家莫要见怪,会抽的也点一支吧”。

话音刚落,毛主席便站起身来,将香烟一一分发给众人。

钱学森本是不抽烟的,但当他看到毛主席望向了自己,也赶紧伸出双手准备去接。

然而就在这时,毛主席却并没有将香烟递给他,而是停滞下来,脸上原本的笑意也被严肃所取代。

就在钱学森一头雾水,准备询问之际,毛主席却早已将香烟收了回去、并率先开口道:“这支烟可不能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钱学森原本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级教授,当他听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当即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

就凭这份功绩和爱国情怀,钱学森先生受到何种嘉奖也不为过,为何毛主席却不愿将手中的香烟给他?

毛主席的这番做法、和他对钱学森先生说的那番话,究竟有何深意呢?

要想了解背后的苦衷,还要从钱老漫漫归国路说起。

1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这是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儿曾说过的话,可以看出,对于钱学森回国这件事,美国政府是极力反对的。

1950年9月,美国司法部移民规划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非法拘留,并关押在特米洛岛拘留所里长达两周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段时间里,钱学森遭受了非人般的折磨。

为了从精神上击垮钱学森,拘留所的人员将一盏探照灯安装在他的监舍,每隔十几分钟就会有人前来敲击门窗,就是为了不让他睡觉。

好在不久之后,老师和同事们凑了1.5万美元才将他保释出来。

当然,这只是美国政府阻挠钱学森回国诸多恶行的冰山一角,从1950年9月到1955年6月,钱学森几乎没有人身自由可言。

直到中美两国大使会谈之后,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经过5年时间的与世隔绝,钱学森手中掌握的科研技术以及信息早已失去价值之后,才同意了他回国的申请。

1955年10月8日,在万众瞩目之下,钱学森带着家人辗转香港、终于回到了向往已久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身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大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无比激动,他当即找到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老总,言真意切地说道:“老总,我想邀请钱学森先生到哈军工看一看,向这位著名的火箭专家取取经”。

这一想法与彭老总不谋而合,在请示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之后,便果断向钱学森发出了邀请。

同年11月,钱学森便赶赴东北,在经过20多天的实地考察之后,他便得出了一个令人颇感失望的结论:新中国的工业底子太薄了!

其实不只是钱学森,就算是陈赓、彭老总,乃至于毛主席都明白,中国刚刚经历过近百年战火的洗礼,如今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自然要比西方国家落后不少。

对此,陈赓将军颇有些不甘地询问道:“钱先生,按照现有的条件,您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自己搞导弹呢?”

话音刚落,钱学森便紧紧地盯着他,看着对方期待的眼神,钱老这才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后肯定地回应道:“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也能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无疑是给陈赓将军吃了一剂定心丸。

2

1956年2月16日,周恩来总理与陈毅点名要见钱学森,这也让他的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

在前往西花厅的路上,钱学森就已经猜到,组织上必定是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自己。

果不其然,当三人见面的那一刻,周总理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新中国要搞出自己的导弹,这个担子不轻,而你又是火箭专家,这个重任非你莫属”。

对此,钱学森欣然接受,并在不久之后便起草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这份意见书写成之后,周总理第一时间呈交给了毛主席,而毛主席多次翻阅,对其中的内容也是大加赞扬。

仅仅过了几天,钱学森就被邀请到了丰泽园菊香书屋,这里是毛主席的寓所,也是他平日里会见重要客人的地点。

刚走到门口,周恩来便迫不及待地大喊道:“毛主席,您盼了多时的贵宾登门了”。

话音刚落,毛主席便满面笑容地迎了出来,对此钱学森极为感动,不禁吐露了心声。

“毛主席、周总理,我在美国的时候,哪怕是拘留所的狱警对我都不屑一顾,您二位却对我礼遇有加,回国这条路我是选对了!”

而毛主席则紧紧握着他的手,同样说道:“钱学森先生,你的遭遇我听说了,你受苦了”。

“美国人说你比得上5个师,我看远远不止,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得多!”

此次会见,正式确立了钱学森作为我国导弹研发技术牵头人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概半年时间过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也就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正式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为了更好、更快地研究出实用性的导弹,钱学森带领着众多科研人员来到大西北,扎根于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

后来,在苏联撤走所有专家以及技术援助的情况下,钱学森依旧不气馁,在巨大的压力下,他带领众人将难题一一攻破。

1960年底,酒泉发射场终于成功试射了一枚近程导弹。

随着一声轰鸣划破云霄、滚滚沙尘漫天飞扬的那一刻,身在发射场的所有人无不欢呼雀跃。

不多一会儿,等到对讲机内传来一声“导弹准确落入预定弹着区”之后,欢呼声变得更加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成功意味着我国军备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导弹。

而当身为总负责人的聂荣臻元帅强忍着激动,向毛主席汇报这一情况的时候,话筒里却沉默了许久。

起初,聂帅以为自己没有说清楚,连忙又复述道:“主席,我们的导弹发射成功了……”

话刚说到一半,话筒那边终于传来了声音。

“好、好、好,很好!代我向每一位参与到此次工作中的同志们问好、致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防事业才能一路向前推进!”

其实,在聂帅第一遍汇报的时候,毛主席就已经听清楚了。

只是因为他的心中太多欣喜,以至于忘记做出回应。

而在之后的日子里,钱学森带领科研工作者们不断踏上新征程,相继克服了中近程导弹、探空火箭、原子弹与中近程导弹实现“两弹结合”、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导弹的难题,使我国从原本落后贫穷的农业国、一跃成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钱学森为国防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劳,毛主席为何不愿把香烟分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