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月

福州传统手工糕粿热销旺季

清晨4点

林忠平开始了手工制作的一天

从第一道泡米工序到最后一步成品完成

往往常要持续到次日凌晨12点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工作模式

林忠平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在他看来

制作手工糕粿不仅是个人的喜好

更是守护传统的福州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小店 手工糕粿年销10万斤

林忠平在晋安区寿山乡岭头村

经营着一家福州传统特色手工糕粿店

这里已成为当地游客打卡的网红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一走进店里

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

门店虽小,产量却不低

每年售出的传统手工糕粿

可达10万斤

开店缘起 只因爱吃手工糕粿

作为一个龙岩人,林忠平为什会喜欢上福州传统手工糕粿?

1999年,林忠平初次来榕,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制作福州传统糕点的食品厂上班。其间,他尝到了福州特色菜海鲜炒白粿,十分喜欢。此后,他彻底喜欢上了福州手工糕粿。

结婚后,林忠平选择在爱人的娘家——寿山乡开了一家传统手工糕粿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辗转多地 学习糕粿制作技艺

在林忠平的制作车间里,磨米浆常见的石墨、捣打用的石臼、挤压米浆水要用的大石块等传统工具随处可见。

“虽然福州传统手工糕粿在市面上随处可见,但品质却良莠不齐,比如容易粘牙,或是烫火锅以及翻炒下就容易烂。”林忠平说。

为了做出地道的福州传统糕粿,他花了几年时间辗转于连江、永泰、闽清、南平等地,向数十位制作糕粿的老前辈请教,只为习得更为正宗的传统制作技艺。

目前,他已经熟练掌握着包括年糕、九层糕、白粿、芋粿、萝卜粿等十多种福州传统手工糕粿的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传统白粿工艺讲究

就拿福州市民最常吃的白粿来说,传统制作技艺就非常讲究。

先将淘洗好的粳米用山泉水浸泡数小时,待其略有发酵后,再倒入木桶起火蒸米。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火候,以保证大米的熟度和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关键的步骤则是捣制,需要用石臼反复捣打,直到米团变成光滑细腻的粿条。

紧接着,通过不断碾压,增加白粿的韧性和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再用模具将手工切好的粿条按压出喜庆吉祥的图案,这样做出的白粿Q弹有嚼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忠平说,秉持着传统工艺,自己制作出的白粿就算在火锅内长时间烫煮都不会变烂,吃起来仍香醇温润、充满韧性。

自创品牌 小有名气

一开始,林忠平制作的零添加传统手工糕粿主要靠着门店自卖,以及他骑电摩沿村叫卖来销售。

后来靠顾客口口相传的口碑,他的传统手工糕粿有了许多回头客,在当地愈发小有名气。不少当地回国省亲的美日华侨,还特指定购买他家的糕粿并带出国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忠平自创了品牌“臻品味”,让自家的传统手工糕粿更有辨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臻品味”北峰手工糕粿已成为一村一品的明星产品,吸引了不少商家主动关注和接洽。

在福州永辉超市的十多家门店,均能买到“臻品味”北峰手工糕粿。林忠平成为了老福洲等市区多个餐饮店、以及许多北峰农家乐餐馆的糕粿供应商。

坚持手工制作 只为留住老味道

近年来,随着订单的剧增,不少人劝林忠平改为机械化生产,牟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他始终认为,手工制作糕粿虽费时费力,却能确保每一块糕粿的品质和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年糕制作费时费力

以年糕制作为例,若是使用使用糯米粉与粘米粉按比例进行调和,再利用机器拿去搅拌,只需半小时就可以蒸了。

但若是手工制作,就必须先泡米5个小时,再用水磨出米浆并装入布袋,最后用石块挤压8个小时后才能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忠平希望自己

在保证老味道的同时

还秉持着对传统作技艺敬畏之心

如今,乡村振兴大力发展

岭头村焕发出乡村文旅发展的新姿态

林忠平也计划带动更多人传承家乡味

记者 陈木易 /文 石美祥 /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媒体编辑 陈翔茹

监制 管慧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