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此次一共有1048人被授予将帅军衔,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次盛会,然而在1965年却取消了军衔制,此后20多年再也没有授过军衔。直到1988年,我军再次实行军衔制,这一次有17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10位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及以上军衔,7位在1955年是校级军官,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7位曾经的校级军官。

1、徐信上将

徐信将军在1988年授衔时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徐信将军是河北石家庄灵寿人,1937年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徐信将军长期在华北地区作战,到抗战后期他已经是冀中军区第32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徐信将军仍然在华北地区作战,先后担任过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8旅23团团长,第63军188师563团团长、187师副师长、代师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信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徐信将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五次战役中,他率部突破临津江,勇猛穿插,攻占雪马里,抢占绀岳山,使敌十几公里的防线崩溃,重创英军29旅,全歼格罗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一个坦克连。受到兵团和志愿军总部的嘉奖。

1954年,徐信将军被送到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后徐信将军先后担任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第一副主任、63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

1955年徐信将军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1980年,徐信将军被上调进入到总参谋部工作,先后担任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1988年,徐信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2005年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2、刘振华上将

刘振华将军时任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刘振华将军是山东泰安人,1938年参军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将军在山东地区作战,到抗战后期他已经是团级军官。抗战胜利后,刘振华将军随军到东北参加工作,跟随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

攻打锦州时,刘振华将军亲自到前线做政治工作,总攻开始15分钟就见成效了。解放海南岛时,负责解放海南岛作战指挥的40军军长韩先楚却将登陆重担交给了刘振华,刘振华带领3000名解放军驾驶帆船渡过琼州海峡,此战刘振华居功至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振华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刘振华又到外交部工作过一段时间,担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回到军队后,刘振华将军担任过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1988年刘振华被授予上将军衔,2018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3、万海峰上将

万海峰将军时任成都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

万海峰将军是河南光山人,1933年加入红军,当时他才13岁,是一名红小鬼,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万海峰将军在新四军任职,先后担任过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警卫员、新四军一师一旅作战科副科长、一师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在黄桥决战中,将军勇猛无比,一度被战友们视为榜样。

解放战争时期,万海峰将军在华东地区作战,先后担任过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8师54团副团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216团团长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保卫战和莱芜、孟良崮等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海峰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万海峰将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此后他相继担任过24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成都军区政委等职。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万海峰请缨到震区救援,他在唐山日夜辛劳了100个日夜,率部从废墟中救出了无数生命。

1955年将军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如今万海峰将军已经是103岁高龄,这里祝愿老将军建康长寿。

4、杨白冰上将

杨白冰将军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校军衔。

杨白冰将军是重庆潼南人,他的四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刘伯承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杨闇公,五哥是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1938年,18岁的杨白冰到延安参加了革命。

抗战时期,杨白冰曾在八路军129师任职,担任过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干事、129师延安留守处政治协理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行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白冰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杨白冰仍在刘邓麾下任职,参加了淮海、渡江、西南等诸多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杨白冰担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等职。

自1979年之后,将军又先后担任了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13年杨白冰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5、迟浩田上将

迟浩田将军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校军衔。

迟浩田将军是山东招远人,1944年参军入伍,解放战争时期迟浩田在华东地区作战,新中国成立后,迟浩田随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时,迟浩田和营长带着部队到处迂回穿插敌人,击毙了大量的韩军和美军士兵,立下了累累战功。这一战志愿军冻死冻伤了大量人员,迟浩田将军成为他们连队唯一的幸存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浩田将军

从朝鲜回国后,迟浩田将军先后担任过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1977年迟浩田被邓公看中,上调总参任职,担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后又担任过济南军区政委。

1987年迟浩田将军升任总参谋长,总参党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如今迟浩田将军已经是94岁高龄,在这里我们祝愿老将军健康长寿。

6、王海上将

王海将军时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校军衔。

王海将军是山东烟台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1950年毕业后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海入朝参加了空战,他个人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他所率领的“王海大队”取得了大队里人人击落敌机的骄人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海将军

在朝鲜战场上,他先后荣立过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率领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

1955年王海被授予中校军衔,此后他长期在空军任职,先后担任过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他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2020年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7、赵南起上将

赵南起将军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校军衔。

赵南起是吉林永吉人,朝鲜族,1945年入伍,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任职,担任的都是一些基层职位。新中国成立后,赵南起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志愿军提供后勤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南起将军

从朝鲜回国后,赵南起将军到吉林省工作,此后他在吉林工作长达20多年,1985年3月,赵南起同志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党委副书记(1985年4月起)。1987年11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党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8年,赵南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上述7人在1955年都是校级军官,经过30多年的成长到1988年时他们都是我军的栋梁,地位关键,因而被授予上将军衔。除了他们。还有10位在1955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军官被授予上将军衔,分别是:

洪学智,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震,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秦基伟,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华清,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德生,时任国防大学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郭林祥,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尤太忠,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时任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向守志,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耀文,时任海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