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为新质生产力,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强有力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算力是指计算能力,是通过计算机设备或数据中心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目标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绿色算力是具备节能、环保、低功耗等特点的算力。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绿色算力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光伏电站。

位于祖国西部的青海,发展绿色算力有着独特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丰富的清洁电力供给加上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的电价供应,为青海绿色电力、绿色算力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随着3月29日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位于三江源头的大美青海以清洁能源资源自然禀赋优势和绿色算力政策优势,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增添了全新注脚,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效协同起来,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从资源禀赋看,“水丰、光富、风好、地广”,青海清洁能源资源十分富集,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2.8%,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84.5%,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冷凉的气候、洁净的空气和干燥的环境,是人工智能及绿色算力发展的“天然良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

根据青海省“十四五”整体规划,到“十四五”末期,我省机架规模将达到10万架,预计将就近消纳全省绿电总量35亿千瓦时,占全省清洁能源的4%,减排二氧化碳372.56万吨,间接和直接拉动青海数字经济增长748亿元,探索出一条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跨界融合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绿色算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视频来源:青海新闻网

当前,青海省在用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标PUE值保持在1.2以下,同等技术条件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源源不断的绿电输送,让算力更加低碳和高效。青海气候干燥、冷凉、洁净,常年干燥度2.38,年平均气温低于4摄氏度,数据中心可实现全年314天自然冷却,同时通过先进冷却技术,数据中心PUE值(电能利用效率)达到1.2以下。

大数据中心两个创新打造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标杆及全国首个大数据中心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慧供应系统示范样板,重新定义了绿色大数据中心新标准以及绿色能源显性化消费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智慧运营平台。

在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展厅的大屏上,每两小时更新一次的数据,显示着数据中心的实时用电情况,水电供能、光伏供能、风电供能的千瓦时和占比都清晰显示。

大数据中心在设计规划、科学选址、绿能引入、节能技术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理念,最大化发挥青海清洁能源优势,成为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跨界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前期规划中,充分采用低碳的建设技术,利用水体、绿化等自然资源以及门窗、墙体等围护结构进行多方位的节能设计。在科学选址方面,整个场地规划结合青海气候特色,因地制宜,使整个园区利于自然通风。在绿能引入方面,通过国家电网百分之百的清洁能源引入,真正实现清洁能源利用,并结合自建光伏,解决园区内日常用电问题,做到源网荷储智慧调度。在节能技术方面,数据中心运行中采用更高效的空调节能技术,大大降低机房能耗,并通过建立PUEAI计算模型,将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推理运算,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效最优的制冷参数组合,与传统技术相比,PUE可以下降0.3,空调能耗降低20%。

中国电信青海公司绿色发展办公室主任赵金胜介绍,一期建设数据中心和动力中心,数据中心共有14间机房,机架容量3000余架。大楼内一期部署了700多个传感器传送实时数据,通过对数据中心运行的机房、电力、环境、网络各项数据的采集,AI算法建模实现了对数据中心实时环境、设备运行、突发状况的态势感知,助力数据中心整体智慧化运营。

赵金胜说:“青海电信积极打造绿色融合的新型算力能力,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和‘东数西算’,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为数字经济的绿色发展赋能,为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年4月,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通过权威机构“碳中和”认证,成为截至目前全国最早、唯一通过自身储备碳汇实现“碳中和”的数据中心,也成为国内首个真正实现零碳排放的“零碳大数据中心”,年减碳量近3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机房。

据悉,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4.3万标准机架,较2022年同期增长34.4%。新增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80PFLOPS。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重庆亿众“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青海昆仑智能算力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网络基础不断夯实,西北地区首个根镜像服务器部署上线,西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投运,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投运。

按照《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到2025年,基于清洁能源的通算、智算、超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绿色算力供给体系全面形成,数据中心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初步建成。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规模超过10万架,上架率达到65%以上,算力规模稳步扩张,总规模超过2.06EFLOPS。到2030年,绿色低碳、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全面建成,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重要节点,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算力碳效水平全国领先。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包拓业 张小千

编辑:赵旭 责编:谢青玉 监制: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