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从风云四号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我国中东部可谓晴雨分明,北方多地正处在大范围的晴空区当中,随着晴朗阳光的烘烤,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即将卷土重来。对比起来,南方则处在大范围的雨带笼罩下,这两天多地已经暴雨倾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国家级暴雨预警升级

最近,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西南季风的强盛支持,我国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一场激烈大范围暴雨的洗礼。自2024年6月16日晚起,中央气象台已将暴雨预警升级为橙色,这意味着降雨量将达到极高水平,局地还可能出现特大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雷达回波图上可以看到,长江以南几乎被密密麻麻的降雨带覆盖,目前,雨带正在逐渐北移,到今天白天,西起川西南、滇东北,向东覆盖整个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和桂北的庞大雨带将正式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暴雨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覆盖范围之广。从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暴雨橙色预警,6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江南中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27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南方局部特大暴雨!

这一预报可以看到,不仅南方地区有着大规模的暴雨,五省区有大暴雨,局部更是将出现特大暴雨。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是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极高,加之空气不稳定性增强,导致水汽凝结释放大量潜热,形成强降雨。这次南方暴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强劲的西南季风和活跃的副热带高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是我国梅雨季节的典型时期,梅雨带的稳定和强度直接影响着降雨的范围和强度。今年的梅雨带虽然不太稳定,在目前在西南季风的推动下,源源不断地将湿润的空气输送到我国南方各省,导致近期雨带的明显增强。例如刚刚过去的6月16日,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暴雨不断升级,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州北部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龙岩武平局部24小时狂泻429毫米、刷新了龙岩全市雨量观测以来的24小时降雨最高纪录,上杭、武平国家站日降雨量均逼近历史纪录,梅州北部24小时降雨一度高达375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热带高压通常在夏季活跃,它是控制南方降雨的“总指挥”。今年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导致近期雨带位置偏南,比较萎靡的副热带高压使得雨带的移动路径更加集中和固定,从而导致某些地区的降雨量异常集中和猛烈。目前,副热带高压开始有所增强,推动我国南方雨带开始向北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中期天气预报,未来10天(6月17-26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部、西南地区及西藏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120毫米,部分地区有150~200毫米,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江苏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250毫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0天降水预报上可见,一道深红色的多雨区从贵州广西延伸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一线,这意味着,未来雨带将进一步北抬,给长江流域带来更加典型的梅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雨量会很大。一些数值模式更是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两周面临非常激烈的暴雨袭击,部分地区累计雨量接近900毫米。这意味着,随着雨带开始北抬,长江流域的梅雨才正要发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说,今年的雨带虽然有些不太典型,但随着西南季风进一步活跃,使得南方暴雨过程显得尤为猛烈和广泛。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大家除了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外,还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