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是政治家解决利益纠纷的手段,这话还真不是说着玩的。您看,上世纪20年代,苏联高层的大佬们内斗,打架都打到邻国了——没错,笔者说的正是发生于1919年2月的苏波战争。

表面上看,这是苏维埃俄国和波兰之间的冲突,实则根本就是苏联高层内部不同派别间的决战!

比起战场,政坛上发生的事情可热闹多了,那些风光无比的大人物们像小学生打架一样争权夺势,彼此还打急了眼。就连一向深不可测的斯大林都破了防:好好好,算你厉害行了吧?给我等着,早晚有你们好看。

通过这段往事我们不难发现:从某个角度来看,最高层的政治斗争其实跟普通人吵架斗气差不多,只不过方式更“文雅高端”,吵输了的成本大了许多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妨从头讲起。

战后,大佬们开始相互甩锅,推诿责任,斯大林在这场骂战中显得格外有底气。原因在1920年8月,他就预见性地判断了局势的走向,提前对列宁和托洛茨基等同僚作出警告:千万不能低估波兰军队,贸然做出反攻,否则将招致可怕后果。

有了这道“护身符”,斯大林提出要对失败的责任追查到底,即便必须保留决策层的体面,至少也得将军队大本营来一波“大换血”,像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古谢夫这样的蠢材,一定要毫不留情地清理掉。

值得一提的是,从1919年11月开始,斯大林就提出过这样的呼吁,只要战事不顺,他立马就要给莫斯科发声明。而他反复谴责“无能”的就那么几个名字——他们都是托洛茨基的铁杆心腹。

斯大林的意图不言而喻,托洛茨基的回击也十分猛烈。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那几个手下,像什么布琼尼、伏罗希洛夫,打仗不见有多厉害,隐瞒战损谎报战功倒是个顶个的高手。若不是他们胡说八道,让大本营错误估计了局势,至于落得这么个结果?

托洛茨基还特别强调了一句:说起来,这几位都是您斯大林同志“西南战线”的人吧?

您为了这子虚乌有的西南战线,可没少跟莫斯科对着干。

所谓“西南战线”,在当时的苏联高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名词,人们对它讳莫如深。对斯大林而言,其背后的往事非常可怕:他差点被钉死在对手精心设置的圈套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生在1918年中,苏俄内战局势紧张,物资储备即将见底,斯大林虽被派到一个名叫察里津的城市负责监督粮食征收工作。

列宁名义上赋予了极大的特权,赐称号“大本营全权代表”,必要时可便宜行事。蟒袍加身,手提“尚方宝剑”,斯大林就这么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察里津。可到了地方一看,他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这地方的人个个钢筋铁骨,尚方宝剑也斩不动啊!

如今看来,这无疑一个陷阱。

彼时,察里津上上下下,要害位置上全是托洛茨基的人,表面上对莫斯科派来的“钦差”毕恭毕敬,实则视若无睹。

斯大林什么事都办不成,随即看穿了这群人的用意,非常恼火。他深知列宁是个体面人,不想上来就撕破脸皮,先后两次写信,低声下气地讨要权力。

怎料列宁却反过来背刺了斯大林一把:他表态自己会认真考虑斯大林的请求,转手就把问题甩给了托洛茨基处理,如此一来,事情能解决才见了鬼。

插句题外话:列宁在他政治遗嘱中,对斯大林的评价并不算高,甚至叮嘱千万不要让他接班。结合上述做法,列宁怕是真的不怎么待见斯大林。

这下斯大林真的生气了,他决定下狠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