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6月16日是父亲节,尽管有人说父亲节比母亲节冷清,但是朋友圈仍旧充满着温情,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都深深地被父爱感动着、支持着。

无论父亲节还是母亲节,其实都是舶来品,都是由美国人发起的洋节。

哪怕平时逢美必骂、逢美必咬的人,在父亲节、母亲节面前,大都丧失了抵制的锐气,甚至加入到温情的队伍中来,用不同方式向父母作出爱的回馈。

原因很简单,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和感恩,是普天之下包括动物在内都有的本能,是跨越种族和国界普适存在的神圣价值选择。

如果连父亲节、母亲节都抵制,那就真不是个东西了。

上敬天地,下敬父母,人需要有敬仰、有敬畏。

这阵子山东、河南等地高温大旱,有村民跪在地上向老天虔诚地求雨,这就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和感恩。

既然靠天吃饭,那就要向老天爷匍匐,谁能让天降甘霖,谁就值得顶礼膜拜。

所以当河南一些地方下起瓢泼大雨时,不少人冲进雨里泥里,奔走呼号,跪谢叩拜,喜极而泣。

这种感恩由衷而发,不带有一丝一毫的强迫。

或许有人会说,下雨也有人工降雨的功劳,并不全是老天爷的恩典。

若是如此矫情,那就没意思了。

智者不与天争功,不与民夺情。阳光雨露,四季轮回皆是天功,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尽是民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没必要自作高明地讲大道理,对他们指手画脚。

包括过任何节日,都是庶民的节日,都是老百姓的节日,公众人物应该自觉退到幕后,不去争夺和定义节日的内涵,这应是至高至厚的情操所在。

最近还有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份文件中提出,要引导网约配送员群体感恩、听话,目的是提升这一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约配送员仅仅是一个职业,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需要向谁感恩,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呢?

只要建立起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提供公平开放的竞争机会,托起完善可靠的劳动保障,靠自己的血汗劳动,赚干干净净的钱,真没必要向这个感恩、那个感恩。

如果真需要感恩,就去感恩父母亲人,去感恩自己吧。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社会理所当然应该为每个人提供相对友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应该保障每个人获得自由的发展权,不仅不需要感恩,反过来应该接受监督和约束,这是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逻辑。

有句话说的好,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同样道理,让流血流汗的人反过来感恩给他们提供流血流汗的机会,这有悖于基本的人性和逻辑。

无论政治还是法律,尊重人性和逻辑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最近公开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判决,青海有对夫妻,妻子出轨坚持要离婚,结果被丈夫拿运动鞋抽打伤重身亡,最终丈夫获刑仅10年。

之所以从轻处罚,法院认可的理由是,丈夫杀人后自首、认罪认罚、积极抢救被害人,取得部分亲属谅解、系初犯。

对于这个案例判决,法理上或许能够成立,但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则并不那么乐观。

有位读者留言,有个男子阻挠妻子离婚并扬言, “我都查过法律了,捅她几刀也就是进去蹲几年,没什么大不了。”

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一次错误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

法不能向不法妥协,人性不能向邪恶示弱,逻辑不能向混账逻辑让步。

冷暖自知,悲喜自渡。

人们感恩什么,敬畏什么,相信什么,不需要任何说教,心中自有一杆秤。

谁向谁感恩,是个根本问题,千万不能搞反了。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