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会宁县党家岘乡毛坪村世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酿酒作坊翻新了,乡亲们笑着说,以后,就能喝到这“巧媳妇”酿的更好的酒了。

乡亲们夸赞的这位“巧媳妇”,就是会宁县党家岘乡毛坪村滕刘家社农民、会宁县世宏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白银市十届人大代表刘燕。

她是乡亲们养殖路上的“贴心燕”

2004年,和丈夫一起在外务工的刘燕返回家乡,着手发展肉牛养殖。靠着县上的扶持政策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最初的一头发展到如今的三十多头,成为家喻户晓的“养殖达人”。她不仅牛养得好,给牛瞧病、接生、打预防针,她样样精通。

养牛,最担心的莫过于生病和难产。一家人眼巴巴就瞅着一头母牛一年能产出一个小牛犊,一旦遇到难产,一家人的日子就难过了,给牛接生一度成为养殖户的“老大难”问题。细心的刘燕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不怕自己没文化,向兽医和专家请教,自己亲自上手,一回生二回熟,现在,她不仅能解决自家养殖上的问题,乡亲们遇到母牛生产,小牛犊头疼感冒拉肚子,她都能轻松应对。村里的王永乾、张国荣、滕世军……她都帮他们的牛瞧过病、打过针,接生过小牛犊。养殖户张建国深有感触地说“今年的三月十八日半夜两点,我家的母牛生产困难,天刚好下了冻雨,路滑兽医过不来,要不是刘燕两口子帮忙,就难了……”“现在牛娃子已经这么高了,满圈跳蹦子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燕说,“别的不会,咱就会这个,也最能体会养殖户的揪心,那可是一家人一年的营生”当问及接生一次收多少钱时,她说:“乡亲们叫我帮忙就是认可我,就和村里谁家有事帮工帮忙的一样,都是小事,收啥钱呢”。乡亲们热情称呼她“燕子”,她俨然成了乡亲们发展肉牛养殖路上的“贴心燕”。

她坚持用真情酿造让“瓮稻舂”远近闻名

一方水土,酿一方美酒。刘燕家所处的党家岘乡毛坪村,地处华家岭腹地,温润的山水和气候养育了淳朴敦厚的乡亲们,更滋润了她的“瓮稻舂”。清澈的山泉融入当地绿色无污染的五谷杂粮,沐着日月光华、孕育天地灵气,满目的灵山秀水伴着五谷杂粮的芳香与甘醇凤凰涅槃,化作一杯美酒佳酿···

二十年前,她的小姑子远嫁新疆塔城,一度勤俭持家,孝敬老人,受婆家老爷子器重,给了她祖传的酿酒秘方。每逢过年,小姑子都要带着上好的原浆,来看望远在华家岭的老父亲。身为儿媳妇的刘燕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闲谈之余,小姑子意欲将自己的酿酒技术传授给她,聪明好学的刘燕很快学到了酿酒的关键技术,从此,与酿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小姑子的精心指导下,加上华家岭的天然优势和独特的秘方,当第一滴佳酿原浆顺着冷却管滴下,殷切守望与诚恳付出在那一刻收获了。小姑子品尝后说“口味纯正,比自己在新疆酿的口味更好”,乡亲们也称赞她的“瓮稻舂”是华家岭的“茅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酒,没有华丽的标签和包装,没有刻意的浮华和喧嚣,有的只是浸透心田的醇厚与悠长,就像华家岭上的乡亲们一样真诚、谦逊,坚韧不拔。她坚信只要用情酿造,用品质取胜,才能不负自己,不负乡亲,不负华家岭的好山好水。

刘燕告诉笔者,现在村子周边的红白喜事基本都用她酿的酒。村里的王伟峰说,“去年家中老人去世用了她的酒,今年孩子考上了大学,亲戚们都来道贺,我还是订了她的酒,大家都说喝着好,现在,兰州、静宁、靖远各处的亲戚朋友都托我给他们那边的朋友带酒”。

凭借独特的浓郁醇香和合理的价格定位,她的酒迅速在周边打出了品牌。刘燕说,“我是农民,我知道农民的不易,现在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市面上的酒每瓶基本都在百元以上,普通家庭还是承担不起,我酿的酒一瓶就要五六十元。”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为酿一款农民自己喝的酒。

她用自己的坚守为群众树立了巩固产业的榜样

近两年特别是去年以来,肉牛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极大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有些养殖户甚至有了整圈出售的想法。

在搞养殖上,刘燕绝对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她有自己的看法,“庄稼人自种自养,成本没有养殖公司高,现在行情不好,我们可以减小规模,但是不能就此不干,以后行情好了,咱们再从别人手里往来买牛就难了”,每次见到村里的养殖户,她都不断重复上面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一名农民代表,来自基层,扎根群众,深知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每逢参加人大视察调研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她都要为农民发声。近期,她建议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产业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帮助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提振发展信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刘燕用自己的坚守、坚韧与坚持感同身受地关注和回应着群众的急难愁事,忠诚履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工作职责,诠释着“代表是人民的代表”。她低调、踏实、勤奋、乐于奉献,用她自己的话说,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只要有机会,她依然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尽心尽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来源:会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