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震频发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比如今年日本就发生了一次7.6级的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同样频繁,几十年大大小小的地震同样发生了很多,其中就有1976年发生的唐山地震,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地震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而且根据事后的调查研究,在这次地震发生之前其实有过很多预兆,那么地震究竟能不能做到预报呢?

一、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震是地壳运动产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极有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而且它所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破坏电力线路或煤气管道,这就容易引发火灾,而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就很难控制,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地震破坏的是大坝或堤坝时,又容易引发水灾,同样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更多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滑坡也是地震后常见的灾害之一,地震会破坏地表的稳定性,导致山体滑坡,这不仅给下方的居民和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威胁,危及到山区居民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当海底地震发生时,巨大的能量会导致海浪形成并冲向海岸,甚至还可能引发海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巨大的海浪造成的破坏同样不容小觑,沿海地区的建筑物和居民都可能受到影响。

而地震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危害之一,就是会导致人员出现大量的伤亡!

我国境内发生过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就是汶川大地震,它直接导致接近七万人死亡,一万七千多人失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人员伤亡的背后,不但让他们的家庭破碎,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而唐山大地震的伤亡人数更是超过二十四万人,唐山整个市的建筑基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整个城市的功能完全瘫痪,就连周围的地形地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样一个威胁巨大的自然灾害,人们自然会希望能够做到对地震的预测和预报,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而且有资料显示,唐山地震之前其实有一些地震的前兆现象被人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唐山地震前曾有前兆被发现

在2005年张庆洲出版的《唐山警世录》中,对这场灾难发生之前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了披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1998年的时候,开始了对这件事情的采访与调查,他的调查对象都承认即便是唐山地震,也有不少地震监测的观测站,发现了各种异常情况。

其中,马家沟矿地震台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站。

马希融作为该观测站的工作人员,不仅与其他台站进行交流,还特别关注地下水和动物变化的观察,他通过长期的观测和分析,始终确定自己的结果并没有出现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的防震工作人员也有些发现了唐山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并且在地震发生几天前,向有关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

这些发现和预报,本应该为减轻唐山地震的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那个时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即便有人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也很难得出准确的预测结果,这导致即便有一些预报被提出,也被认为是是干扰引起的。

但唐山地震后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些预报的准确性。

据统计当时有许多地方出现了动物异常行为,在地震前3天,抚宁县的一些农民发现很多黄鼠狼在向村内大规模转移,之后两天同样在不断的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滦南县城一位农民,在地震前一天的时候,发现了一大圈老鼠拖家带口的在跑动。

对于这些奇怪的现象,地震专家也进行了解释,地震前的动物行为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前兆现象,也是地震前发生的一种特定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事后对唐山地区以及周边县城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并搜集了大量动物出现异常的情况。

然而这些信号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山市民对地震发生毫无准备,而与唐山相隔一百多公里的青龙县却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成民回忆,在这次地震之前,国家地震局内部,存在着对于唐山及滦县地区,是否会发生大地震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出既要预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风险的决策,在评估地震风险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采取的地震预防措施,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汪成民作出了一次冒险的决定,也正是这次决定,使青龙县成功地避免了地震的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风险,他们让地震专家和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基于发现的这些前兆,青龙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宣传地震相关的知识和一些防震的方法。

并且为了及时通知每个人,近百名干部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进行信息的传达和工作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新华社报道了青龙县没有发生人员死亡这一些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说明了及时发现地震并进行防范的重要性。

三、预警与预测的区别

地震预警一直是地震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的预测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预警预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几秒钟到几分钟的时间内,通过监测到的地震信号,向人们发出警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逃生等应急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地震预测或者说预报则是通过科学方法,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规模,通常是提前几小时或几天发布。

但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是预测地震却一直是一个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实现像天气预报一样精确和准确地预测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地震预警依赖于现有的地震监测设备和技术,通过对地震波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处理,确定地震的发生。

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地震预警系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人们发送警报,提供逃生的时间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现有的预警是在地震发生时才能向周围提供信息,但这对于发生于震中的人来说没有用,因为地震的到来往往极其突然,从人们感觉到震动到地震出现可能只有十多秒的时间

换句话说,地震预警信息还没来得及发送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能感受到强烈的震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人们需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抉择,并尽快采取逃生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身处室外应尽量远离高楼大厦以及其他建筑,最好是在空旷的地方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住在较高的楼房中,绝对不能选择跳楼的方式来逃生,而是应该立即切断电闸,关闭煤气,暂时躲在洗手间、墙角等地方,或是选择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来保护自己,并且在地震结束后迅速撤离现场,以防止发生强余震的可能。

地震停止后,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会有余震,它同样可能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时不应该轻率地返回还未倒塌的建筑物内,而是保持警惕,远离潜在的危险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通过这些行动,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地震是由地层中断层的突然破裂或移动导致的,整个地球地表被划分为了15个主要板块,以及其他次要的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些板块漂浮在地幔物质之上,就像是漂浮在水面的木板,会随着水流波动一样,它们也会随着地幔物质的运动而出现移动。

而板块之间的运动会导致相互碰撞或分离,无论是碰撞还是分离,都会对板块边界处施加巨大的压力或拉力,这股力一般被称为应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应力会传导到板块的内部,使得板块边界或板块内部的岩层受到破裂,形成断层,而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这些由多个断层组成的断裂带上。

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地震科学研究的投入,并且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预警系统,不过准确的地震预报,依旧是一个非常难以完成艰巨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这个系统由地震监测、数据分析、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等多个环节组成,旨在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以便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但科学家们也并没有放弃对地震预测的研究和探索,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地震预测的相关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地震前,地下水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比如发浑冒泡等,这可能是由于地震波传播到地下水中产生的振动所致。

不过要实现对慢地震的准确预测,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现有地震仪难以识别慢地震的问题,与传统地震相比,“慢地震”具有较长的周期和较小的振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地震通常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这种缓慢而持久的地震运动,如果可以通过仪器进行观测和记录,那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可以研究出地下岩石的变形和移动,并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这些工作复杂且耗费财力,但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希望通过不断地努力,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对地震的准确预测,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