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杏花矿矸石堆治理后的土地已经长出青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矸石治理后的哈达镇先锋村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治理前的矸石山。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文/摄 张明新 闫珊 杜俊杰 本报记者 孙伟民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记者在位于鸡东县哈达镇杏花矿的煤矸石山(堆)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现场看到,一片片绿草在煤矸石山(堆)边坡蔓延,曾经满目疮痍的煤矸石山(堆)正在披绿重生。

这块绿意盎然的草地,过去曾是一家已注销企业的煤矸石山,30多年来,该矸石山产生的扬尘等长期困扰着周边的村民。

去年10月,鸡东县开始对这座矸石山进行治理,近35万立方米的矸石被清运走,然后进行平整和覆土。春天来了,这块土地重新长出了野草以及树苗,恢复了生机。该地块位于国道331沿线,通过恢复绿色植物,为沿线增加了一处绿色景观。

从去年10月起,鸡东县打响了一个为期3年的矸石山治理攻坚战。截至目前,共治理大中型矸石山(堆)15处,清理矸石量约121.45万立方米。哈达镇东风村这座矸石山便是其中的一个。

摸底数 52座矸石山要治理

鸡东县原煤储量丰富,有着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煤炭从地下被开采出来后,作为衍生固体废物的煤矸石也被带到了地面上。年积月累,在矿区周边形成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矸石山。

这一座座矸石山不但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产生的灰尘和淋溶液对周边空气、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去年初,鸡东县决定对域内的矸石山进行治理。

要想治理,须先摸清实际情况和理清治理思路。为此,从去年1月起,鸡东县生态环境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对域内重点点位可视范围及穆棱河流域沿途存量煤矸石山(堆)开展了全面摸排。

摸排中,两部门共出动400余人次,对县域内22处地方小煤矿、4处国有大型煤矿周边进行排查,共排查出需整治矸石山点位52处,历史遗留矸石存量约1165万吨,现存煤矿每年煤矸石新产生量约100万吨。

去年6月,鸡西市生态环境局邀请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及多名专家来到鸡东县,完成了一次重点煤矸石山周边耕地土壤及水环境初步调查监测。

之后,在专家建议下,鸡东县最终确定全县煤矸石山(堆)的治理原则:原地撤土填埋,小堆清运至大堆,大堆集中治理;根据地形地貌原地撤土填埋,部分清运;靠近河流流域及耕地必须进行清运,清运半径在1至2公里范围内;对大堆集中修型、挂网、团粒喷播、覆绿治理。

去年10月,鸡东县又邀请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对域内矸石山(堆)点位进行全面的采样检测。

解难题 打响治理攻坚战

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后,去年10月,鸡东县启动煤矸石山(堆)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全部完成域内52座煤矸石山(堆)的治理。其中,2023年完成治理矸石山15处,2024年完成矸石山治理17处,2025年完成矸石山治理20处。

一些煤矿建设较早,很多煤矸石山(堆)的主人已经失联,无法追究其治理的主体责任。

另外,全县有矸石山(堆)52座,矸石存量约1165万吨,治理覆盖面广、工作量大,要在短时期内完成治理任务压力不小。

最为关键的是治理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据测算,总体资金约需7000万元。为此,鸡东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鸡西市鸡东县煤矸石堆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和《鸡东县煤矸石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让解决这些难题都有章可循。

鸡东县生态环境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派出专门人员连同乡镇政府对52座煤矸石山(堆)的归属和来源逐个进行细致调查,对每座矸石山进行明确权属。对于有主矸石山(堆),要求主体治理;对于无主矸石山(堆),则由县政府进行治理。

为了筹集治理资金,鸡东县协调企业以援建形式开展无主矸石堆治理,并积极申请国家环保督察整改债券项目资金。

对于煤矸石山(堆)治理后土地的利用,鸡东县制定了土地作为项目备选地或进行复耕的大致方向,并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确权公告,在所在乡镇张贴公示函,以确保治理工作合法有效。

从去年10月起,煤矸石山(堆)的治理工作在鸡东县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起来。一台台挖掘机把一座座矸石山(堆)削平,铲下来的矸石则由一辆辆清运车辆运到大型矸石山进行集中堆放。平整后的土地则进行覆土、复绿。大型矸石山则进行修型、挂网、覆土、播绿。

减量化 源头治理是根本

在治理存量矸石山的同时,鸡东县还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对矸石排放进行控制,实现矸石排放减量化。

去年以来,鸡东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县内洗煤企业持续加强监管,对手续不全、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一律关停、取缔。

对于技术升级改造和新建企业,该县从服务营商环境角度,提前深入企业及项目现场,及时了解企业现状,结合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及运行时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细心指导。截至目前,已指导2处洗煤企业建设雨水收集池、应急事故池、雨水导流槽、防风抑尘网等相关污染防治设施。

对于少数管理缺失的企业,故意、恶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该县坚决予以打击,让违法企业受到惩戒,通过行政处罚、生态损害赔偿的方式体现出对洗煤行业整治的决心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为促进对涉煤行业企业的有效整治,鸡东县为他们积极探索出了良性发展的新路。同时,治理了一批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投入不足的企业,为打造鸡东县百亿级煤化工产业集群目标扫清了障碍,对煤炭行业做大做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方治理,全县的矸石排放量有所降低。通过煤矸石山(堆)的治理和矸石减排,对煤炭行业较多的乡镇村屯环境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