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是脑叔,一个爱聊脑的家伙。

什么是思维?冒出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形式?是图像、声音,还是两者都有?当你思考时,你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回忆发生过的事情,比如拿出一张照片来看?或者你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或者你记得什么?

我最近发现我的一个大家庭成员没有视觉想象力。如果我让他想象自己家的后院,或者在婚礼上和妻子跳舞的场景,他会告诉我他做不到。他没有可以拉回来审视的视觉形象。这种无法在脑海中想象事物的能力被称为"幻觉症"。这个词来自希腊语中的phantasia,意思是外观或图像,前缀“a”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在1880年首次描述了用视觉意象进行想象的能力,这种能力显然是有范围的,有的人可以在他们的“心灵之眼”中描述生动、丰富多彩和详细的图像,有的人说他们在试图想象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根本没有体验到图像。幻觉症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医学或心理疾病。这只是人类可以拥有的各种内心体验的另一个例子。高尔顿自己的结论是,也许能够“看到”清晰的心理图像可能会使抽象思维变得更加困难,而那些看不到内心图像的人可能会在思考中使用其他感官模式。他说:"我认为这主要与运动感觉有关,那些宣称自己完全没有能力看到心理图像的人,却可以对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栩栩如生的描述,而且还能以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像他们具有生动的视觉想象力一样。

如果你问我的家人"你在婚礼上与你的妻子跳过舞吗?",他会如实告诉你他跳过舞(有照片可以证明他记忆是准确的)。但是,他没有这个的印象。但是,他说如果我让他勾勒出婚宴大厅的布局或婚礼蛋糕的设计,他毫不费力就能完成。

想象事件的能力还有另一个不同之处,这在文献中有所描述。根据Nedergaard 和 Lupyan的研究,"anendophasia "指的是一个人的 "心灵之耳 "缺乏内在声音或内在言语。该名称来源于几个希腊词根:"an"意为"没有","endo"意为"内部或来自自身内部","phasia"意为"语言或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部讲话。自言自语。

Source: © Nevit Dilmen,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许多人报告说,当他们思考的时候,他们会听到一个内心的声音,通常是他们自己的声音。事实上,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它有多个名称:“言语思维、内心说话、隐蔽的自言自语、内心独白和内心对话”,其认知功能同样众多,包括思维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以及语言技能的发展。

Nedergaard和Lupyan对内心声音缺失的认知和行为后果很感兴趣。他们要求参与者完成内部表征问卷或IRQ,该问卷评估听觉、视觉和orthographic imagery。Nedergaard和Lupyan在将参与者分成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内心声音后,评估了他们在四种不同行为任务中的表现。这四个任务是:(1)言语工作记忆的测试, 要求受试者按照呈现的顺序回忆刚刚看到的五个单词;(2) 押韵能力测量,要求受试者判断两个单词是否押韵;(3) 任务切换,要求受试者对呈现给他们的一系列数字进行加减 3 的切换;(4) 要求受试者判断两个短暂呈现的图像是相同还是不同的任务。从理论上讲,这四项指标的表现会因内心言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正如预测的那样,内心言语较多的参与者在言语记忆任务中能正确回忆出更多的单词。与内心言语较少的人相比,他们在完成押韵任务时也更快更准确。然而,在需要进行任务切换的任务中,即使在任务中提示切换,两组被试在速度和准确性上也没有差异;在判断相同/不同任务时,两组被试在速度和准确性上也没有差异。

当被试者被问及他们是如何完成每项任务时,在使用"大声说话"作为完成任务的策略方面几乎没有统计学差异。没有报告内心言语的参与者与"高"内心言语参与者一样,都有可能将大声说话作为一种策略。

那么,我们知道思想的形式了吗?是,也不是。一些似乎缺乏内在声音和视觉意象的人报告说,他们使用Hurlburt等人所说的“非符号化思维”进行“概念性”思考。非符号化思维究竟是什么样子很难描述,因此也很难研究。但Nedergaard和Lupyan推测,这可能“对应于一种真正不同的体验形式,在这种体验中,人们会接受更抽象的概念性表征,而这些表征对于拥有更高层次内在言语和意象的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

我们大多数人在思考时都会使用意象、内心声音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显而易见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做。

About the author:Barbara Blatchley, Ph.D., is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at Agnes Scott College in Georgia. She researches sensor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erceptual processing.

参考文献:

Alderson-Day, B., & Fernyhough, C. (2015). Inner speech: Development, cognitive functions, phenomenology, and neurobiolog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5), 931–965

Galton, F. (1880) Statistics of mental imagery, Mind: A Quarterly Review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19, 301-318, doi: 10.1093/mind/os-V.19.301

Hurlburt R.T., and Akhter, S.A. (2008). Unsymbolized think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7, 1364–1374.

Nedergaard, J.S.K., and Lupyan, G. (2024). Not everybody has an inner voic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Anendophasia. Psychological Scienc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177/09567976241243004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