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天禄将军

魏天禄将军,曾用名魏乾贵。1908年2月16日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干驿区十二乡魏老垱村(今天门市卢市镇徐台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父亲病故,靠母亲和大哥大嫂拉扯长大。

1926年,魏天禄参加当地农民协会,加入“反帝大同盟”青年团活动,任少先队队长。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秘密交通员,往返于杨林口、干驿、大板、卢家口,把上级指示信传递于各地秘密联络站。1929年春,魏天禄参加天门地方游击队。1931年夏,任红三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一连班长。攻打张家场战斗中,魏天禄腿部重伤,不省人事。在洪湖养伤一个多月,成了终身残废的瘸子。此后,参加了红三军襄北独立师。

1933年2月,襄北独立师与红三军主力会师后,魏天禄任红七师第十九团一连班长、排长。随部开始转战湘鄂川黔根据地。在黔东一次行军中,第十九团一连担任前卫,走到财神沟碰到敌正规军,魏天禄带领的一排奉令发起进攻,经几个回合的战斗,将敌人火力压住,经山上山下的包抄,将敌一营部队全歼。战斗结束后,师首长传达贺龙军长的指示,表扬魏天禄仗打得好。

魏天禄后任红二军团第二十团政委。第二、六军团会师后,任红四师第十二团三营营长,红二军团第十八团政委。参加板栗园、忠堡、陈家河、后坪等战斗。又几次负伤,但经过抢救包扎继续参与指挥战斗,受到贺龙军长的当面表扬。魏天禄参加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后转入抗大第二期第三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时身着军装的魏天禄将军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魏天禄任平江嘉义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组织部长,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三营副营长(政委)。1938年2月,随部开往皖南前线,挺进江南,参与开创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小丹阳战斗后,魏天禄任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9年6月,由陈毅亲自谈话,魏天禄任新四军第一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他按照陈毅指示,到该部后从恢复基层党组织开始,建立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大胆慎重发展党员,使所有连队建立了党组织,成立党的支部。同时,经常在部队进行形势任务和政策教育,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团结进步阶层(包括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和地方实力派人物等),在党的民族统战政策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这些政治工作使纵队司令员管文尉十分高兴,称赞他是一位善于作政治工作的得力儒将。后在一次穿越封锁线时,魏天禄被日军一个点射击中两腿,打断了几节,幸而军部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指示没让截肢。1940年冬皖南军部北移前,袁国平主任找魏天禄谈话,调他到上海搞地下工作,一方面养病,一方面侦察敌情。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魏天禄回到苏北新四军部队。1942年,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参加指挥了长兴、天园山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魏天禄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后方办事处主任兼政委,华东野战军徐州办事处主任兼政委。参加了苏中、鲁南、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魏天禄在徐州拍的第一张全家福。

新中国成立后,魏天禄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政委,吴淞要塞区副政委,海军松沪基地政委,海军工程部政委。

1955年,魏天禄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1年5月21日,魏天禄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文章来自赵连军、童来喜等编著《金星璀璨——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下)》)